【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0185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通用习题(13份)-通用1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项30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考试内容考试规定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规定加试规定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的含义(2)荒漠化形成的因素()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分析某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的概念和类型()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在开发运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及保护措施bc分析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国内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发明条件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助于荒漠化的发展。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冬春

2、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发明了有利条件。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助于克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3)荒漠化的防治合理运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口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派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2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因素导致

3、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重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入手。自然因素湿地减少自身是一种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布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因此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人为因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灭的过程,湿地消灭的人为因素见下表所示: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成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导致入湖营养物质增长,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

4、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湖泊萎缩的因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性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因素也各不相似,具体分析如下:外流湖萎缩的因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内流湖萎缩的因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b、c级知识归纳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重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修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重要侧重目的不同。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重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重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避免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

5、大河上游(如国内三江源湿地)重要目的是保护本地水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重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真题预测设问1.(1月浙江选考)为避免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用的措施是2(4月浙江选考)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图中、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考向和规律1.考向:多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多种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2命题规律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是本专项内容考察的重要形式,非选择题中以填空的形式最为多见。材料特性:材料多以区域图或区域简图的形式呈既有关信息,信息的呈现形式相对

6、比较单一。设问特性:其设问多是以因素或措施为主,其中因素考察多是选择题的形式,而措施类考察多是非选择题的形式。选项或答案特性:环绕材料,结合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区域特点进行设立选项或组织答案。例题(月浙江选考)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毕(1)(2)题。(1)乌梁素海湿地的重要作用是(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为避免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用的措施是( ).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长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答案(1)D (2)B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

7、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的下游位置,重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其作用不是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第(2)题,河套平原是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为避免土壤盐碱化,宜采用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把盐排走;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避免盐碱化;增长灌溉水量易导致盐碱化。(浙江天台检测)读“非洲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示意图”,完毕1题。1非洲荒漠化加剧的主线因素是( )A人口增长过快B.土地生产力下降C.过垦过牧贫困饥荒.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C.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食物

8、短缺问题D扩大热带草原载畜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答案 1.A D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饥荒,农民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放牧更多的牲口来解决粮食问题,于是浮现了过垦过牧的现象,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收成不好、粮食局限性,再次导致贫困饥荒,又不得但是垦过牧,土地荒漠化加剧。因此非洲荒漠化加剧的主线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2题,扩大热带草原载畜量,会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加剧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收成不好、粮食局限性,也许导致贫困加剧。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连年超载放牧,浑善达克沙地严重退化,流动沙丘比重已经达到%。中国科学院在浑

9、善达克沙地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验研究,采用自然恢复模式,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此完毕35题。3.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4加剧该环境问题的重要人为因素是()A.发展旅游.气候干旱C.过度放牧D乱砍滥伐5为改善生态环境,本地应采用的措施是().开垦耕地B植树造林C退耕还草D.自然恢复答案 3. 4.C 5解析 第题,根据题干中材料可知,该地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严重破坏,故该地区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故本地土地荒漠化形成的重要人为因素为过度放牧。第题,根据题干

10、材料“中国科学院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验研究,采用自然恢复模式”可知,该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的措施应是自然恢复。6.(浙江绿色联盟10月联考)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国内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图示期间( )A.湖泊湿地退缩的面积最大B各类湿地面积均逐年减少C排湿放牧为湿地锐减主因.围湿造田为湿地锐减主因答案C解析 注意图示两个纵坐标的差别,虽然从图形来看湖泊湿地退缩的面积最大,但是从单位的差别可以明显看出是沼泽湿地退缩的面积最大,故A错;河流湿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而不是逐年减少,故B错;青藏高原重要发展畜牧业,故若

11、尔盖湿地变化的因素重要是排湿放牧,故项对的;青藏高原热量局限性,种植业不发达,围湿造田规模较小,故D错。(11月浙江选考)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解决目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近几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明显。完毕78题。7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论述,对的的是( )A沿海地区治污水压力较小B.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C.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较小D沿海岛屿供水压力较小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重要有( )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增进分散的工业公司集聚发展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ABC答案7.B .A解析 第7

12、题,浙江省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水污染较重,故治污压力较大,A错;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故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也较大,B对,C错;岛屿面积小,虽降水多,但蓄水能力很差,供水压力大。第8题,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资源的充足运用和减轻环境污染;分散的公司集聚发展,有助于减少污染和集中解决污染物;投资农业发展和提高工业比重,对污染没有必然的影响。(黄岩调研)近50年来,国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消失了000多种,现存湖泊面积锐减,生态问题日益严峻。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毕910题。9末,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千米

13、减少到局限性5平方千米,重要因素是( )工农业用水激增 泥沙淤积,围垦湿地长江等河流进入枯水期 气候干旱,流域面积萎缩.B.C.D.0下列有关鄱阳湖湿地环保的做法,对的的是( )山区修建梯田,发展旱作农业退田还湖,加强水土保持 防治环境污染 建立自然保护区AB.CD.答案 .10.B解析第9题,鄱阳湖的萎缩应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展开分析,末,长江流域进入冬季的枯水期,降水量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由于中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大量泥沙在湖中淤积,同步,由于人口激增,长期以来围湖造田,这是导致湖泊面积急剧萎缩的核心。第10题,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大力开垦为耕地将使人地矛盾激化;农

14、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即“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在山区破坏植被,扩大耕地面积,会引起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湖泊的淤积。且鄱阳湖地处南方湿润地区,不适合发展旱作农业。11.读图,完毕下列问题。(1)国内沙漠地区的气候特性是_。()A沙漠名称是_,沙漠所在省区是_。(3)国内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因素重要有_;_。(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是_;_。具体地说,国内为避免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_。答案 (1)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3)过度放牧过度垦殖(4)营造防护林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三北削弱风沙危害解析第(1)题,沙漠地区太阳光照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且变率大。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