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01799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详解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训练(详解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A.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水D.盐酸答案: : B【解析】试题分析:A、 D 选项由于镁粉、铝粉均能与硫酸、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 D 错误。C、镁粉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时能把杂质除去,而且原物质也保留,符合除杂原则,故B 正确。C、镁粉能与热水反应,铝粉不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错误。考点:物质的除杂问题,镁铝的性质。点评: 本题考查除杂, 解决除杂问题时, 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

2、的杂质) 。2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A.无水酒精B.苯C、蒸储水D.乙酸答案: B【解析】苯和钠不反应,其余和钠反应都生成氢气,答案选 B。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测定NmCQ和NaHCQ混合物中NazCOs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克B.取a克混合物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克D.取a克混合物与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克固体答案: A【解析】化合物和硫酸反应生成CO2,但碱石灰用能吸收水蒸气,因此无法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所以选项 A

3、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Ao4 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表面有氧化膜D.铝与氧气不反应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铝是活泼的金属, 在空气中其表明容易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答案选C。考点:考查铝的化学性质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5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和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两者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B.消耗NaOH溶液和盐酸的体积不相等C.消耗铝的质量相等D.反应后两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中的溶质只

4、有NaCl答案:D【解析】涉及反应为:2Al + 2NaOH+2H2O=2NaAlO2+ 3H2 T2Al+6HCl=2AlC3+3H2 T当两反应产生相同的氢气时,消耗铝的质量相等、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消耗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 3,得到的NaAlO2与A1C13的量相等。反应后两溶液混合:AlC3 + 3NaAlO2 + 6H2O=4Al(OH)3 J + 3NaCl,可看出A1C13过量。故答案为D6.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 a、b中铝元素的化

5、合价相同C.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 d 一定是氧化铝答案:C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d 一定是氧化铝【解析】加盐酸溶解金属氧化物,过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二氧化硅,相同。中需要通入过量的酸,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7 .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 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A.纯铁B.生铁C.碳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选Bo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的熔点都要低,生铁是铁碳合金,其熔点应比碳和铁的熔点低。8 .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中(相同条件下),错误的是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滴加稀盐酸,比较产生

6、气体的快慢C.溶于水后加氧化钙,看有无沉淀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答案:C试题分析:A、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气体,所以可以用加热观察是否 有气体放出的方法区分,故 A正确;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另IJ,故B正确;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 淀,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C错误;D、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气体,所以加热后的固体质量不同,可以区 分,故D正确。故选Co考点

7、: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二者性质的异同,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9 .将100ml 1mol/L的NaHCQ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纯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两份溶液中c(CQ2一)的变化分别是A.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CQ和醋酸钠,所以溶液中CQ2的浓度降低。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和碳酸钠,溶液中CQ=的浓度增大,答案选 Bo考点:考查碳酸氢钠和酸以及碱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

8、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碳酸氢钠和酸以及碱反应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 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10,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离子是钠原子的氧化产物D.灼烧时火焰都呈黄色答案:B【解析】微粒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其最外层电子数,故二者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选B11 .向一定量的Fe。Fe、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mL 1 mol 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 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 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9、KSCN容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A. 11.2 gB. 5.6 gC. 2.8 gD.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溶质只有FeCl2,而C来自盐酸,所以n(Fe)=n(Fe2+)=1/2(Cl )=1/2 /1L Mmol/L=0.05mol , m(Fe)= 0.05mol 56g/mol=2.8 g 正确 选项为C考点:简单物质的量的计算。点评:利用元素守恒来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12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 50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

10、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C 中的银白色物质应为 Ca 单质,但是需注意的是金属钠是活泼金属,一遇到水即发生反应,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故不可能观察到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钙单质生成。答案为C。考点:钠与水的反应点评:本题考查了钠与水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解题时,应注意钠的活泼性,易与水反应,因此不发生置换反应,类似的题型还有 “将金属钠投入到Cu(OH)2 溶液中 ”。13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甲:乙 =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11、)A 5.4g8 3.6gC 2.7gD1.8g答案: A【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Al +6H+=2Al3+3H2T ,2Al + 2OH + 2H2O=2AlO2 +3H2 T ;当酸碱过量的时候, 产生氢气的体积应相等, 当铝均过量的时候, 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1 :3;现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 : 2 ,所以应在两者之间则:第反应铝过量,第反应碱过量,所以根据酸求H2,再据氢气并依反应求出铝的质量为 5.4g14 . FeS2的结构类似于 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生成H2S2, H2S2类似于H2O2易分解,实验室制取H2S 时,某学生误将FeS2 颗粒当作FeS 使

12、用,当FeS2 和盐酸反应完全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为A H2SB SC FeSD FeCl2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 FeS2与酸反应生成 H2S2和FeC2, H2S2易分解生成了 H2s和S,故不可能生 成 FeS。考点:考察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点评:本题解题技巧在于利用类比的思想,把Fes2 的性质类似于Na2O215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 L-1 AlC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

13、始终保持一致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不能溶于氨水中, 所以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氢氧化铝就会溶解,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16.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市场上的膨化食品中有三成以上铝严重超标。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 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A.因为铝对人体有害,故不能使用铝锅等炊具。B. 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因此铝元素超标对人体无影响。C.膨化食品中的铝元素超标可能来自发酵剂明矶。D. 土壤的主要成分是 A12O3 2SiO2 - 2H2O,因此粮食中含有较多的铝元素,人

14、过多食 用铝元素的食品显然也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常使用的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使用铝制炊具,A错误;铝元素超标对人体有影响,C正确、B、D错误。考点:化学与生活点评:尽量减少铝元素的摄入。17 .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氯水B.钠C.氢氧化钠D.氯化钠【解析】氯水不稳定,长时间放置将变为盐酸。钠被氧化,氢氧化钠易吸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答案:D18 .把a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 70%B. 52.4%C. 4

15、7.6%D. 3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铁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铝,然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和偏氯酸钠。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由于氧化铁的质量和原合金的质量相等,而铁 元素的质量是不变的。这说明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就是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即 112100% 70%,答案选Ao160考点:考查铁、铝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也是比较典型的无数据计算题。这种类型的试题往往需要通过分析反应的有关原理,找出某些关系,然后列式计算。该类试题一般不能通过常规的方法得出,而是要借 助于巧解。19.某FeSQ、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Q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A 11.2 gB. 16.8 gC.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