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01787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压系统保养维护手册1.液压泵故障原因处置无油排出回转方向错误马上停止,更正电机回转方向泵没有转动修理连轴器泵轴折断,转子没有转动修理泵,确认回转数压力是否合适, 轴心是否对准吸油管堵塞检查吸入管路邮箱过滤容量不足更换较大容量,为泵量2倍以上油粘度过高更换油种类,或者设置加热器回转数不足以规定回转数驱动吸入管气密不良检查吸入管路邮箱过滤器在油面上1加油至液面计基准线噪音大吸入管小,堵塞吸入真空度应在0.3bar以下邮箱过滤堵塞清洁过滤器邮箱过滤器容量不足使用泵容量2倍以上过滤器油粘度过高更换油种类或者设置加热器由吸入管吸入空气检杳不良处并修理油面过低加油至基准油位连轴器发出噪声破损更新或者轴心

2、不准重新装配邮箱通气孔堵塞清洗通气孔或者更换超过规定压力检杳压力计轴承磨损修理更换轴承泵盖紧固不良紧固泵破损更换泵油量不足吸入真空度过大,因吸入空 气引起空浊现象检查吸入油滤油网,及配置(尽量使 用软管或者直管)转子靡耗,内部漏油大修理泵油粘度过低更换油种或者加装冷却器密封圈漏油密圭寸圈破损更换轴封内部漏油多修理泵,检查油粘度2.溢流阀故障原因处置压力过高 或者过低压力设定不当重新做正确设计压力失调检杳压力计平衡活塞动作不良检查阀芯,是否有杂物阻塞弹簧刚度太小更换弹簧平衡活塞座磨损或者有灰 尘清洗或者更换压力不定平衡活塞动作不良检查阀芯孔是否有灰尘,以及弹簧状 态提动阀异常磨损更换提动阀,检查

3、油是否污染油中有空气排除空气压力有微 小震动提动阀异常磨损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污染与其他阀共振见6共振,噪音邮箱配管不良重新配管流速过高更换较大控制器排出口有背压使用平衡活塞型3.减压阀故障原因处置压力过高 或者过低压力设定不当重新做正确设计压力失调检杳压力计平衡活塞动作不良检查阀芯,是否有杂物阻塞弹簧刚度太小更换弹簧平衡活塞座磨损或者有灰 尘清洗或者更换压力不定阀芯动作不良阀芯中央小孔堵塞,调查排油量提动阀异常磨损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污染油中有空气排除空气排油背压变动与其他控制阀排油管分开4.流量控制阀故障原因处置压力补正 装置不动 作阀芯中有灰尘分解清洗套筒内小孔有灰尘分解清洗油出入口

4、压力差小最低10bar流量调整 轴回转过 紧调整轴上有灰尘分解清扫使用与量入方式,二次压力 高降低压力后调整启动点一卜刻度,一次压咼降低压力后转动。5.方向控制阀故障原因处置由人工操 作阀杆之 油封漏油油封破损更换油封排油口有背压背压需在0.4bar以下机械操作 之阀芯不 能动排油口有压背同上压下阀芯之凸块角度过大凸块直角度应在30以下压力口及排油口之配管错 误修正配管电磁阀之 线圈烧损线圈觉缪缘良更换电磁阀圈磁力线圈铁心卡住更换电磁圈铁心电压过高或过低检查电压适切调整转换之压力在规疋以上降下压力检查压力计转换之压力在流量以上更换流量大之只控制阀回油接口有背压低压应为1.0bar咼压应在7.0

5、bar以 下回油口直接接回油箱,尤其是泻油 (使用外部泻油)液控阀不 会作动液控压力不足夜空压力为3.5bar以上,在全开和 中立回油阀须加装止回阀使形成液 控压力阀芯胶著,分解清理之,洗 净灰尘进入,分解清理之,洗 净分解清理之,洗净。6.共振,震动及噪音故障原因处置弹簧与弹 簧共振两组以上控制阀之弹簧共 振。(如溢流阀及溢流阀, 溢流阀及顺序,溢流阀及止 回阀)1将弹簧设定压力错开10bar或%10 以上2. 改变一方弹簧之感度。3. 使用遥控溢流阀弹簧及配 管共振控制阀之弹簧及配管之共 振(如排泄管路的溢流阀, 压力计内管及配管之共振)1. 改变弹簧之感度。2. 管路之长度,大小之材质变

6、更(用 手捉住时,音色改变时)3. 利用适当之支持,使管路不到震 动)弹簧与空 气振动控制阀之弹簧与空气之共 振(如溢流阀,发口之空气, 智慧法门之空气等)将油路空气完全排出。液压缸震动因有空气引起液压缸之震 动将空气排出。尤其在仅有单侧进油时油封密封圈 必须充分上油或涂上牛脂状之二硫 化铜油流动之声音油流动之噪音,油箱,管路 之震动如1. 溢流阀之油箱接口流出 之油动到油箱之声音2. 调整阀油箱接口处有L形时之声音。3. 二台泵之排出侧附近使 合流制声音1更换油路2管路尽可能使用软管3流动安定后,方才使其合流油箱共鸣油箱之共鸣1. 油箱顶板使用较厚之铁板2. 顶板与泵和电机之间再铺上一层 铁

7、板或橡胶3. 泵和电机不装与油箱上方,面另 外以橡皮管连接阀之切换 声滑轴阀之切换声1. 降低引道压力2. 加上节流阀配管冲击声控制阀变换时,因压力急激 变动致配管发出冲击声更换控制阀或管路,降低压力之殷激 变动,使用特殊轴塞。如闭路满油阀 之油路。液控单向阀锤击声液控单向阀之二次侧产生 背压时之锤击声1. 消除二次侧产生背压。2. 提高液控压力。3. 使用外部放泄之液控单向阀。7.流量不足,压力不足故障原因处置1.泵没有排油详见(1)项A。2泵吸入空气吸入真空度高 发生蚀现象详见(1)项C3泵之内部漏泄大详见(1)项B4溢流阀和减压阀之设定压 力过低详见(2)项A5溢流阀在开启状态(液控外

8、引通口之控制阀在开启状 态)液控外引导通口在开启之时卸载状 态故应关闭,压力才能升咼。6经过油路内之控制阀,液压 回流至油箱。例如全开或中 立牵动型等换向阀在中立 状态时检查各控制阀之动向。7控制阀及液压缸等之内部 漏油1. 检查各组件单独之泄油。2. 检查油之粘度,温度。8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 配管等之外部泻油。除了排泄管路以外所有之外部,漏油 必须完全修理。9流量调整阀之设定不良更正设定。10流量调整阀设定变动需充分锁紧11流量调整阀之动作不良详见(4)项12负何较计划时为轻,或应连 续运动面使摩擦阻力减轻降低压力调整阀之设定(并非由于故 障)13通过流量调整阀之油的粘 度变化。使用

9、温度补偿式控制阀。8.液压缸,液压马达等不规则之运动故障原因处置1.油路中混有空气详见(10)项A。在油路之中最高之外设置通气孔,将 空气完全排除2活塞油封及活塞杆油封过 紧在低速运动更加显著,应将油封上紧 量降低。3活塞油封及活塞杆油封中 心不准在无负荷状态下测定油压缸之摩擦 阻力,将中心对准。4液压缸内侧有缺陷,及内侧 没有一定,因灰尘而至胶 著。同上5引道板之滑动面过紧,卡 主,润滑不良。拆下油压缸逐项检测。6负荷重而动作迟缓。强制润滑,减少滑动面积。7流量调整阀,流量调整阀等 共振,流动成为脉动。详见(4)项。8压力调整阀,流量调整阀等 共振,流动成为脉动详见(6)项。9液压缸及液压马

10、达泻油大。降低泻油量,调咼泵排量。10顺序阀之设定和溢流阀相 近。溢流阀之设定提高为10-15bar9.油温显著上升故障原因处置1.压力调整法之压力过高。较全流量必要之最高,动作压力高出 10bar,不可订太高。2高压大容量经调压阀排出检查卸载油路3粘度底或泵故障致内部之 泄露过大修理泵,更换液压油。4油箱内油量不足补充液压油,增大油箱容量,检讨回 油管过滤器之位置,装置冷却器,更 换隔板位置。10.液压油污染之原因及其处置升A空气(空气混入油中之时呈白浊状,液压油必须经常保持澄清状)故障原因处置1.配管之接头(吸入侧及排除 侧)在泵运转中,在配管上注油以发现不 良处所。2由泵之盖侧垫圈更换油

11、封3由泵之盖侧垫圈吸入压力如过低则更易于吸入空气, 因此吸入压力应保持在 200m/mHg4由油压缸之活塞杆油封初更换油封5由油压缸盖之垫圈更换垫圈6由储能器之气袋更换气袋7由各原件(element) 之垫 圈有时必须将全部原件浸在油面之下, 加装止回阀。8油箱之油面过低加油致油位计之基准线以上。9回油管在油面之上,油在油 面上喷出。延长配管在油面以下10没有隔板,吸入油箱之气 泡。以隔板隔开排油侧及吸入侧使发生 之气泡浮上,不致被吸入。11不良液压油使用消泡性特佳之液压油。B水(水之混入油中之时,油呈乳白色,液压油必须经常保持澄清状)1由油箱之通气孔处在湿气较多处,每隔一个月须从排油 口放油

12、以检杳其油中水分,油呈乳白 色时必须更换。2由油冷却器之配管修理冷却器配管3由油箱盖上油箱除通气孔之外必硕气密。C固体1在装配式切削等彻底实施清洗2配管之油封注意油圭寸安装方法3由油箱盖油箱除消除通气孔外须为气密。4由箱之通气孔通气孔(加油口)加装铁丝绒。5泵及控制阀等之磨耗装置磁力塞子(magnetic plug )6油箱之内面油漆使用耐液压油之油漆。D橡胶黏著物1垫圈类被液压油溶解使用耐液压油之垫圈,储能器之气袋 也须注意。2油箱内之油漆详见(C)项3配管之油封同上4油之恶劣化油温应控制在60以下,详见(9) 项故障原因处置动作不良1.因弹簧不良致滑轴无法 恢复至原位置。更换弹簧。2.闪芯之动作不良及动作 迟缓1. 洗净控制阀内部除去油中之混合 物。2. 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洗涤过滤器 或更换液压油。3. 检查滑轴之磨耗情形,必要时需 更换之。3.螺栓上紧过度或温度上 升致本体变形松开 拴上紧程度(对角乎上紧)4.电气系统不良检查插入端子部之解除状态,确认电 磁线圈之动作是否正常,如果线圈断 线或烧损时须更换之。磁力线圈 噪音及烧 损1.负荷电压错误检查电压,使用适当之志磁线圈2.灰尘等不纯物质进入除去不纯物3.电磁线圈破损,烧损更换4阀芯之异常磨耗更换内部漏油 大1. 口圭寸环捐献2. 螺栓松更换外部漏油再上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