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01647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设备类)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 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 结合我院实际,设备科特制定本发展规划一、项目意义通过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 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 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 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 为国家、省、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

2、名(名医、名 科、名院)战略。二、重点专科建设规划2015 年申报中医脑病康复专科为省级甲类重点专科,根据国务院关 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组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扶持我院的脑病康复专科的建设,为科室投入 24 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有进行全身多体位按摩的训练床、电 动起立床、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的踝关节训练 器、帮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耐力训练的前臂关节屈伸训练器、平衡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肋木、提供各种脊柱推拿操作平台的电动PT床、 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用的牵引悬吊架、脑瘫患儿平衡感觉、反射调节缓解肌痉挛的巴士球

3、、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训练,矫正行走总的足外 翻、髋外展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 平。2016 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 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60 万元,共需资金 300 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 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 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100 万元,共需资 金 200 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 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

4、017 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 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100 万元,共需资金 400 万元.主要用 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 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 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 万元,共 需资金 200 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018 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 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60 万元,共需

5、资金 300 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 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 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100 万元,共 需资金 200 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 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019 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 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60 万元,共需资金 240 万元。主要用于增 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 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

6、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 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 100 万元,共需资金 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 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 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 备。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 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 次/月),积 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

7、级医院进修学习.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 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 1/10,县 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 个相关疑难病症 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 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 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 项/年),加强横向 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1项/年。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 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8、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 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 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 专科3 种,专病2 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提高专科科硏能力,加强临床科硏,科硏课题省级丨项/3年,市地级 2 项/3 年;科研成果省级1 项,市地级2 项/年.全科在省级

9、以上专业刊 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 篇/年。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 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 药物疗法研究.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 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 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专科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

10、和建设小组。协调与各级 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 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 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 设情况,总结经验。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 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 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 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

11、政策.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 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 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 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五、实施步骤(一)2015年年度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 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医心病专科、 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具体措施: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 ,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 书。2、医院制定重

12、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度工 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年度专科建设经费。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年度目标、周期目标、建设 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 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5、年底完成年度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二)2016年 年度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 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 初步确立。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

13、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 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 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具体措施:1、制定专科建设年度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年度建设经费落实, 设备全部到位。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 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 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 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 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

14、增加,专科效益显.5、完成年度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2017年 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年度目标:2017 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 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 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 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 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 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具体措施:1、制定年度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

15、建 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 ,查找薄弱环节,保证 按时达标。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 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 ,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 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组 长:朱海政 副组长:郑传华 雷兆明 成 员:严文军 李代勇王兴文 胡志全孙 波 黄盛香 梁宏文 马秀华 黎 宇 敖 杰 雷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 任。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