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01039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说课讲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铜仁市大兴水利枢纽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忠吾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铜仁市大兴水利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土建及安装A( n)标项目部2016 年11月25日1、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包括两个主厂房(一级泵站及二级泵站),基坑开挖深度5.3米13米。 基坑防护护体系: 基坑防护采用材料布对边坡进行遮雨, 防止雨水对边坡冲刷导 致边坡土质松软进而滑坡。基坑排水体系:基坑排水采用基坑底部沿周边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2、监测方案2.1 监测设计依据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3. 工程测量规范 (G

2、B50026-2007)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7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8.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2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设置取决于工程本身的规模、施工方法、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本着 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对象 为:基坑开挖边坡结构。依据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确定本基坑工程的监测内容和项目如下:1

3、)开挖边坡水平位移2) 开挖边坡沉降3) 周边建筑物和既有道路沉降观测4) 裂缝监测2.3 开挖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 由于基坑受外部压力的影响, 开挖边坡会产生水平位移, 因此 在开挖边坡顶上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测点布置: 沿两侧开挖边坡顶均匀布设位移监测点, 喷红漆编号做标记, 监测点 间距约 5米。监测仪器:使用全站仪或者GPS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图。2.4 开挖边坡垂直位移监测开挖边坡顶沉降是基坑基本监测项目, 它最直接地反映支护结构外围的土体变形 情况。测点布置:点位借用开挖边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 在每次观测时将监测点顶端部 作为高程测点。监测仪器:使用全站仪1台

4、,其精度为每公里中误差为土 0.3mm最小显示0.01mm 观测点精度不低于 1mm;监测方法:待点位稳固后,根据边坡开始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2.5 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观测 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观测是基坑监测的最基本的项目, 以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外围土体的变化导致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突然变形。测点布置:建筑物沉降点布设在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四周拐角处及各重要部位, 道 路沉降点布设在道路向内侧 1米位置处,在基坑开挖前,在道路相应位置处打钢钉设 置沉降观测点,间距 5米,喷红漆编号做标记。监测仪器:使用全站仪 1台。 监测方法:待点位稳固后,根据边坡开始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2.6 支撑钢管

5、垂直位移监测 测点布置:测点布置在每个支撑钢管的中部,采用喷红漆编号做标记。 监测仪器:使用全站仪 1台。监测方法:待点位稳固后,根据边坡开始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2.7 裂缝监测在基坑周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 在基坑施工期间当发现新裂缝或原 有裂缝有增大趋势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每一条裂缝的测点至少设2组,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宜布设监测点。2.8 巡视检查 作为仪器监测的补充,本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将作巡视检查。1 .巡视检查内容a施工工况:基坑开挖分层高度、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工况一致,有无超 深、超长开挖;基坑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否正常 运

6、转;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b. 周边环境:邻近基坑及建筑物施工工况;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 裂缝出现。c. 监测设施:基准点、测点有无破坏现场;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2. 巡视检查方法和记录主要依靠目测,可辅以锤、钎、量尺等工器以及摄像机进行。每次巡视检查应对 自然环境、基坑工程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当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以便准确地评价基坑的 工作状态。3. 施工组织为做好监测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万无一失,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 测量技术领导班子,专门领导和研究施工测量技术工作,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

7、 题。具体作业要求如下:a. 固定主要观测人员;b. 固定观测仪器、标尺、钢尺及有关附件;c. 固定观测线路、观测方法,露天作业部分应固定观测时间;d. 每天观测前30分钟凉仪器和标尺;e. 前后视的标尺至仪器的距离尽可能相等。3、监测期和监测频率在每个测试项目受基坑开挖施工影响之前, 必须先测得各项目的初始值。本工程 监测期限为土方开始开挖至下完管土方回填完成。现场仪器监测的项目及频率如下:施工进程监测项目开挖边坡水平位移开挖边坡垂直位移支撑垂直位移周边建筑物、道路沉降基坑开361 次 /2d1 次/1d1 次/1d1 次/1d挖深度 61 次/1d1 次/1d1 次/1d1 次/1d基坑开

8、挖完成1 次 /2d1 次/1d1 次/1d1 次/1d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基坑开挖工程结束后,在厂房施工过程中,若监测数据较稳定可适当减小监测频度,延长监测间隔时间,至基坑回填完毕,结束基坑工程监测。3.1监测报警值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3.1.1 .本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报警值见下表:本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日变化量变化累计值相对变化量坡顶水平位移3mm30mm基坑开挖深度0.1%坡顶竖向位移3mm30mm基坑开挖深度0.1%支撑钢管垂直位移3mm30mm基坑开挖深度0.1%地面裂缝宽度2mm15mm注:当监测数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 3天超过该值的70%应立即 报警。3.1

9、.2 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1) .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分析其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2) .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在分析原因的同时,应预测出其变化趋势,并加大监测频率,必要时跟踪监测。4、5、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 测量仪器的使用 :(1) 测量人员应负责和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管情况;(2)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专业规程;(3) 凡新仪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校正,并根据说明书,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 后方可使用;(4) 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主管技术人员或在其具体指导下才能使用;(5) 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 碰撞,雨天或烈日下

10、测量应打伞。2. 测量仪器的维护:(1) 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和实践经验的 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定期维护。 要 按计量管理规定及时送检。(2) 领用和归还仪器时,使用和保管人员应互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3) 测量仪器主管人员必修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使用、保管情况,要求每 年登记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卡片制度,并随同仪器同事调动。(5) 测量仪器必须经公司主管业务部门组织鉴定后方可报废。(6) 增补购置测量仪器必须由公司技术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测量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 踏实,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测量数据及时准确,保证施工正常顺利进行,保证 施工质量。6、 信息反馈图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 应及时发出报警报表, 及时采取加密观测措施, 并对 前期观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反馈图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