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00968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一?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事理表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表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1、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课上,我毫不吝啬的在课堂上给了学生15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并按照我的预设教学程序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虽然这篇文章用了60分钟,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学生都很轻松的在

2、进行对话交流。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根底上。读书是基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教学反思?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用激情感动学生。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知识性很强的表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创作的灵魂,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动,教师必先感动,教师要先吃透教材,到达对课文的整合与拆分的境界,寻找课文的美点、焦点与学生交流对话,课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鼓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3、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根底上感受语文魅力。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二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示例,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2、精心的构思,充沛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二需要反思的地方1、驾驭

4、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沉着,镇定。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应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根底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观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心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案例的整个分析。不论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良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

5、继承好的方面,改良缺乏的地方。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三总在想:对于语文课来说,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相信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我心中,有一个最简单的规范,那就是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有开展,并期待下节课还是语文课,则你上的课是一节好课!今天所上的公开课?大自然的语言比拟称心的地方:学生在课上有收获1、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办法第一种办法:运用“提取主句法筛选课文信息。筛选课文信息既是第四单元的单元要求,也是学生快速阅读表明文、议论文的有效伎俩,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办法,不仅阅读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场上,也能提高做题的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考场文段有时并不需

6、要你认认真真、一字不差的读下来。第二种办法:品味语言的办法平时,学生在品味语言时,只是感觉“生动“优美,却不知如何叙述。在这一节课上,我教给了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办法,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原句的妙处:或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用词典雅,或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等。一些有灵气的学生,可能就会举一反三,把这种办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久而久之,他她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语文。但这节课并没有让学生产生“继续上语文课的渴望,这从学生的发言和课堂听讲情况可以看出来。原因是:太平淡。1“大自然有语言吗?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设计此问的初衷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真正了解什么是“大

7、自然的语言,虽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过程并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时参加一些竞争机制,如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看哪组找得快,效果会好些吧。2单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寻找“大自然的语言耽搁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品味语言时,只品味了生动形象的句子,但表明文语言最根本的要求-“准确,却丝毫示触及,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0中的“约,“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词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也能悟出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广泛察看,搜集和研究。因此,这一单元的“培养注重察看,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渗透,对学生精神熏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个遗憾。3老师的教多于学生的学,学生主体地位表现不明显。总之,本人的教学设计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伎俩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低而求索,使“名师的称号名符其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