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研报告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00968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调研报告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调研报告总结(通用3篇)环境调研报告总结篇11. 调查人群由于适逢春节假期,在各主干道上只能遇到很少的路人及环卫工人,所 以,我们调查的人群结构相对单一,所调查的一些问题及征求的建议也只能 代表极个别观点,但这并不影响所做调查的整体方向,它能对*市的环境卫 生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有一定的借鉴性和改进性。2. 发现问题a. 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谈论有关环境现状的问题,对有些方面 的活动也相对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当然参加的也 很少啦。b. 调查中的多数人虽然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并未能 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参加活动。c. 人们对环保的意识总体上欠缺,

2、尤其是在一些费精力的活动(分类垃圾) 上,更加显得力不从心了。d. 人们反映政府的一些活动未曾下达到基层,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就结束 了。这就反映在政府的交流机制上。e. 政府在环境保护上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在有一些方面(道路拓宽)方面 更加欠缺。对一些污染大的工厂更是放纵,并为对这些税收大户进行整治, 只要其交纳一定的处理费就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以及人们的居 住环境。f. 大多数被调查者反应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3. 分析原因a. 自身原因起决定作用。很多人学历并不高,文化素质也就低,因此对 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看法和观点都会受到影响。b.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未下达到各阶层,以及有

3、些政府机构 的阳奉阴违,导致措施不能有力的进行。c. 环境保护机构有关部门总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 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使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了工作的总体进度。d. 个体之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看 法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环保的工作中所办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能做的 工作也不相同。对环保的贡献也就不同。e. 社会教育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欠缺,俗话说:孩子是社 会的未来。但是有些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孩子并未对环保有所重视,他们欠 缺这方面的知识,学校及社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f. 父母监督力度弱。四.解决措施及建议a. 个人应该加强学习

4、,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环保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做到有所凭证。b. 各家庭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c. 环保部门应该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和体系,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力度。d. 实行环保奖惩制度,大力奖励对环保有力的个人。e. 加强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实行废弃物的分类 处理。f. 政府在举行活动时应该加强对基层的通知力度,做到各基层都能及时 参加,可以贯彻执行环保制度。g.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个人素质,使居民们不光自觉加强环境 保护,从小做起,从个人做起。h. 最重要的是把一切措施付诸实践,实践第一。环境调研报告总结篇2一、调查问题分析:1.

5、 农民的环境知识缺乏人们对环境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决定他的环境意识是否高尚的基础。如果 环境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那么他的环境意识必然不会高尚。在 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我市村民的环境意识。(1) .对相关的环境纪念日的认知程度,目前已经确立的环保纪念日有 10 多个,我们选择与农民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三个环保纪念日作为调查项目 “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 5日)、“土地日”(6月 25日)和“植树节”(3月 12日)。 被调查村民中,对上述纪念日不知道的人数分别占 36.59%、17.07%和 46.34%,这说明多数村民对环保纪念日不太了解。此外,村民对环保纪念日 的了解程度

6、还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对上述纪念日回答不正确或不知道的人数 中,小学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9.5%、48.8%和 69.4%.高中及以上文化 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 15.1%、14.9%和7.3%。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中能 正确回答“植树节”的人数明显多于其它三个环保纪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确 的村民中多数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树节,而对其它二个环保纪念日,多数村民 表示不清楚有这些节日。这是因为每年植树节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关、 团体、学校都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而在其它环保纪念日时几乎没有任何活 动。(2) .对“工业三废”及其危害的认知程度。工业三废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

7、弃物如果超标排放就会污染环境。而且在环境中 还会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 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业三废”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出现频率最多 的词语之一。但是.当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哪些是“工业三废”时,在被调查者 中回答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的分别占 31.71%、31.71%和 36.59%,而且多数村民并不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3) .对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认知程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的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 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耗 能(过

8、多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和无节制排放工业废气;二是森林减少 阻断了自然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温室效应造成了气候变暖,其结果是洪涝 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病虫害增多。应该说,温室效应与我们的生产、 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是报刊、电视出现比较多的词语。但是。在被调查者 中能够正确回答燃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的只有 33 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80.49%2. 农民的环境行为不雅在农村,农民的环境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状况。在调查中我们看 到下列有关的农民环境行为问题:(1) .如何处置废电池?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 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 600吨水受

9、到污染,相当于一 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 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 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 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下列物质(废铁、废玻璃、废电池)丢弃在土壤里,哪一项对环境危害最大?正 确的答案应该是废电池对环境危害最大。但调查结果仍有 22 人回答不正确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村民都是随手丢弃。有许多人虽然能够意识到废电池 的危害。但可能仅仅是图方便、嫌麻烦而仍然选择了不利于环保的行动。(2) .如何处置秸秆?现在农村有

10、不少农民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收获后的秸 秆一烧了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甚至影响交通安全。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吗?”结果有 1 人勾选“不清楚”,4 人回答“不会造成污染”,两项合计人 数只有 5 人。可是当我们在调查中问:“你家是如何处理秸秆的?”结果大部 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烧掉”,可见焚烧秸秆的问题比较严重。(3) .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已经成为农 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农药残留渗入土壤。流入河流池 塘而形成污染。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鸟类中毒。我们在 调查问卷

11、中问:“你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勾选“随手丢弃”的 26人,“随生 活垃圾堆放”的 13 人,占全市被调查人数的 78.7%。在我们那里废弃农药瓶、 农药塑料包装袋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4).使用农药的环保行为。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不仅会污染大气、 土壤和水源,也间接和直接地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是蔬菜产品 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由于气候变暖。害虫猖獗,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不使 用农药不行”。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安全采摘期因农药品种、蔬菜品种、 季节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叶菜收获前禁用期至少 7天,茄果类、瓜类蔬 菜禁用期至少 23 天。在调查中询问:“施过农药的蔬菜何时可采摘食

12、用?”95.12%的被调查者能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多数农民是了解相关要求的。 当询问:“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农药吗?”结果大多数人回答“不使用农药或 很少”。二、解决对策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民环保素质总体来讲不高。主要表现为 环保知识缺乏,环保意识淡薄和环境行为不雅。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环境意 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报道党和政府 的环保政策,宣传环保新进展新经验,普及环保科普知识.表彰环保先进事 迹.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要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采 取灵活多样、农民喜

13、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与形式.例如宣传栏、环保“大篷车”、 文艺演出、环保知识竞赛等,突出艺术性、形象性和群众参与性,以增强环 保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经常宣传和主题宣传相结合。各级政府部 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宣传部门以及基层村委会要把环保宣传作为基本工作任 务.常抓不懈,同时在相关的环保纪念日(环境纪念日、土地日、植树节等)期 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旨性宣传活动。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的环 保意识,一是树立环保新观念,使环保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二是培育环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创 建环保新文化,使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耻观蔚然成风。

14、(二)增加农民教育机会,提升农民环保素质。调查显示:在食野习俗、乱堆垃圾、焚烧秸秆等非环保行为的人群中, 较低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较大,这说明农民的环保素质与受教育程度相关。 由于受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教育投入相对偏低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偏少、优质教育缺失,这是造成一部分农民环保素 质不高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农民的受教育机会。加强农 村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他们是未来农村劳动力的主体 要在幼儿园把环保知识编成儿歌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演唱和表演中了解环保 知识;在中小学开设环保知识课.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宣传活动。把 学到的环保知

15、识带给社区和父母,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环 保教育融人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包括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农业污染 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农业、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等.使广大农民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提高环保素质,自觉保护环境和生态。(三)建立新型农村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既节约资源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以此作为协调解 决传统农业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手段。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科技培训 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农业产品, 培育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 变过去单一种植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为

16、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循 环系统,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逐 步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建设相互依存。环境调研报告总结篇3一、 调研目的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 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二、 调研人员20xx 级外国语学院(一)班,二组成员三、调研方式本次调研是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而问卷是由调研人员发电子邮件到 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他们进行填写的方式而进行的。四、调研范围我们周边的人,多数是市民。五、调研结果本次共发了50份问卷,收回47份,最终有效的有 45份。六、结果分析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 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 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 20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