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活动情境缺少“思考性”苏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00896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活动情境缺少“思考性”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活动情境缺少“思考性”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教案活动情境缺少“思考性”苏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情境缺少“思考性”圆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师:在测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硬纸圆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生2:圆的直径1分米,圆的周长是3分米。生3:我们测出的圆的周长不到3分米。师: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学生争论,教师马上用课件在屏幕上分别演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在米尺上滚动一周的情境,提问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分析】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获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结论,这也符合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不同结论时,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形成统一结论,而是用多媒体的动态演

2、示来平息争论,学生只成了教师的一个忠实的观众。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价值不能体现,只能是表面的热闹,成为一种摆设而已。情境的创设不在于它的外形,而在于能否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优化设计】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使学生更快、更全面的、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并不是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思维为核心,不然,情境的创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教师要深入分析内容,把握数学概念与数学本质,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究起点,能启发、激励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的情境。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要适时予以必要的、有价值的引领,避免出现学生在活动中热闹非凡却离题万里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索才有价值,学生才会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