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00820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查点11动能和动能定理第1课时 动能和动能定理(1)考点突破A.B.C.D.2.分别为1. 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个物体的动能总是大于或等于零一个物体的动能对不同的参考系是相同的一个物体的动能不变,速度一定不变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若动能相同,则它们的速度相同 如图为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击穿苹果的照片.测得子弹击穿苹果前后的速度100n/s和60ms,已知子弹的质量为 40g,则子弹击穿苹果前后动能减小了()第2题图A.C.3.32JB. 128J453.2 X 10 JD. 1.28 X 10 J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 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

2、球,则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A. 动能B.速度C.时间D.位移已4.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n/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A. 0 B. 8J.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30N的水平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 2m物体增加C. 16JD . 32J5 .动了 3m然后这个水平力变为15N,方向不变,物体又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的动能总共是()A. 90JB. 120JC. 240JD. 480J6. 一质量为1kg物体以2n/ s的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

3、直线运动,运动了2m后停止,取物体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摩擦力为()A. 1NB 1NC. 2ND 2N7.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 H高处无初速释放,陷入地面的深度为h,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11111111i111i 1HIt第7题图A. 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 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h)C.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 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 h)/h&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一个质量为 m的木箱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冰道上移动了I,拉力F跟木箱前进方向的夹角为a,木箱与冰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求木箱获得的速度.#I/IA .第8题图19.如图所示,

4、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 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 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1) 小球滑到最低点 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2) 小球刚到达最低点 B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 Fn的大小;(3) BC段为粗糙水平面,长为 s,小球运动到C点时刚好静止,则摩擦力大小为多少?第9题图志在夺A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关于小车运动情况和小车速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第1题图A.B.C.D.2.气阻力,A.3.小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测出A B两点间距计算小车的速度测出B

5、 C两点间距计算小车的速度小球从地面上方某处水平抛出,抛出时的动能是7J,落地时的动能是 28J,不计空则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30B. 37C. 45 D. 60(2017 无锡模拟)如图甲所示,长为 4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 0.5 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卩=0.25,取 g = 10m/s .求:(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刚滑上圆弧轨道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

6、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甲*-4: x/m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乙第3题图第2课时动能和动能定理(2)考点突破1. 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B.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物体的动能也不变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D. 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2.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 1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开始以 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 的瞬间对球的平均作用力是 200N,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 20m后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 功为()A 50JB.

7、 200JC. 500JD. 4 000 J3. 在离地面高度为 h处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 V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 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1 2 1 2mgh- mv mvB.如并mghC.mgh -mv0也2 2D.mgh *m*mV第4题图4.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 0点,小球在水平力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动到 Q点,如图所示.则力 F所做的功为()A. mglcos 0B. FLcos 0C. mgL(1 cos 0 )D. FLsin 05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

8、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 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 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1 2 1 2mgh-,mvB. qmv mghC.第5题图1 2mgh D. (mgh + qmv)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度为 V。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到顶 AC,让该物体从 D点出发沿DCA滑到A点且速度刚好 (已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考虑拐角的影响)()6.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 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A.B.C.D.7.大于Vo等于V0小于Vo决定于斜面的倾角物体以90J的初动能,从 A点出发做竖直上

9、抛运动至最高点,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10J,下落过程中阻力大小不变,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A. 70JB. 60JC. 50JD. 40J& (2017 扬州模拟)如图所示,与轻绳相连的滑块置于水平圆盘上,绳的另一端固定 于圆盘中心的转轴上,绳子刚好伸直且无弹力,绳长I = 0.5 m滑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未发生相对滑动),滑块的质量 m= 1.0 kg,与水平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10m/ s2.求: 圆盘角速度3 1= 1rad/s时,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2)圆盘的角速度3 2至少为多大时,绳中才会

10、有拉力;(3)圆盘角速度3(绳未断).第8题图9.如图所示,ABC为一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R= 0.4 m A 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现从A点正上方h= 2m的地方以vo= 4nls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质量m= 2kg的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刚好从 A点进入半圆轨道,若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iom s2.(1) 若轨道光滑,求小球下落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2) 若轨道光滑,求小球相对C点上升的最大高度;(3) 若实际发现小球从 C点飞出后相对 C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2.5 m求小球在半 圆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I ! II志在夺A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11、的质点在半径为 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 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 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第1题图1 1A 2R(Fn 3mg)B ?R(3mg Fn)1 1C qR(FN mg)D. qR(FN 2mg)2 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F 65 kg参加“挑战极限运动”的业余选手要越过一宽度为x=3m的水沟,跃上高为h = 1.8m的平台采用的方法是:人手握一根长 L = 3.05 m的轻质弹 性杆一端,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助跑,至B点时,杆另一端抵在 O点的阻挡物上,接着杆发生形变,同时人蹬地后被弹起,

12、到达最高点时杆处于竖直,人的重心恰位于杆的顶端, 此刻人放开杆水平飞出, 最终趴落到平台上,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g取10m/ s2)2(1) 设人到达B点时速度VB= 8ms,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 2ms,求助跑距离 XAB;(2) 设人跑动过程中重心离地高度H= 1.0 m在(1)问的条件下,在B点人蹬地弹起瞬间,人至少再做多少功.3.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 BC水平,A点比BC高出H= 10m BC 长1m, 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 1 kg的物体从A点以4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 BC 后滑到高出C点h= 10.3 m的D点速度为零.求:(取g = 10ms2)(1) 物体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 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3) 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第3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