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006141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污分流工程技术导则条文说明第一章 总则1.1 本条说明导则编制的基本原则。1.2 前期调查,设计,施工和验收在第四章至第七章中 做详细说明,工程移交是工程验收合格后,交由各片区管理 机构管理,并应有专门的养护队伍养护。1.3 本导则的使用范围为南京市主城区,分为玄武湖流 域、金川河流域、内秦淮河流域和赛虹桥地区、河西北部地 区、城东地区、北十里长沟流域等六个片区。总面积约 226.85 km2。(1) 玄武湖流域,面积约11.23 km2。流域范围为玄武 湖以北,中央门以东,紫金山以西,红山至小营村、农场山 一带以南地区。(2) 金川河流域,面积约38.57km2。东起墨香路,西至长江,南起

2、北京西路、模范马路一带,北至幕府山,含金 川河水系及南十里长沟水系。(3) 内秦淮河流域和赛虹桥地区,面积约 38.90 km2。 东起明城墙、月牙湖,西至外秦淮河、南河,南起雨花台, 北至北京西路、九华山。(4) 河西北部地区:面积约18.70km2。东起外秦淮河、 南河,西至长江夹江,南起应天大街,北至外秦淮河。(5) 城东地区,面积约93.15km2。西北起秦淮新河一 绕城公路,东至南河,南至外秦淮河东南护城河紫金山 南麓围合的区域,以及百水桥地区、铁心桥南部部分地区。(6) 北十里长沟流域,面积约26.30km2。西南起紫金 山山脉、经五路、迈化路及和燕路围合的区域,东至绕城公 路,北

3、至长江。1.4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W类地表水主要适用 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主要水 体水质可由沿主要水体布置若干水质监测点采样测定,地表 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第四章 前期调查4.2 前期准备4.2.1 各区在目前排水管理机构的工作基础上,逐步完 善专业人员、设备和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管理机构,确保 每个排水机构都配备一定数量的给排水、市政、工程建设类 等专业人员。4.2.2 为便于实施、验收和管理,以主要排水单位为中心, 以相对独立排水系统和道路河

4、流等现状界线为边界,划分成 若干雨污分流改造片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企事 业单位等可划成一块;开放式管理的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 可根据排水系统的合理性相对集中划定;城中村、危旧房等 特殊地区单独划成一块。每个片区确定一个负责人,实行片 区专人负责制。4.3 调查内容4.3.1 住宅小区基本情况包括住宅小区占地面积、建筑 物建设年代及数量、户数、人口、排水体制、排水方向、小 区排水管线竣工图及存在问题调查等资料。住宅小区基本情 况调查表格见附件 1。4.3.2 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主要企事业单位、机关 学校等占地面积、建筑物建设年代及数量、人口、自备水源、 月用水量、排水体制、排水方向

5、、排水管线竣工图及存在问 题调查等资料。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格见附件 2。4.3.3 在现有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调查的基础上, 以南京主城污水主次干管规划为外部条件,在工作地形 图上将各街道划分为若干片区或将若干小区及企事业单位 合并为一个污水收集片区,片区范围以现状道路作为分界 线,每个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相对独立,可以由若干污水支干 管与主城污水主次干管连接。4.3.4 以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为调查对象,对片区内 排水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便于在本次雨污分流工 程中一并考虑。调查过程中,片区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可由下表对 应问题描述进行界定,如存在下表所列问题之外的情况,应 在调

6、查过程中做详细记录,片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调查表格 见附件 3。片区排水系统主要问题一览表序号主要问题1排水糸统主要为合流,对城市水体造成较严重污染2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周边污水干管尚未建成3排水管道存在倒坡、老化、下沉、堵塞无法清通等情况,严重影响排水4现状污水管道管径偏小,排水能力不足5管道堵塞,清通后可正常排水6阳台改变功能,用户改变雨水管使用功能7卞共:卫1三、洗涤废水乱排放,如洗车废水,餐饮废水等8435现状管线测量1)小区、企事业单位和街巷内的雨水、污水或雨污 合流的主管道的位置、管径和关键节点(化粪池与支管进出 接点、支管接入主管道的接入点)的管底标高;(2)与(1)连接的直

7、排入河道管线的靠近河道排水口 的第一个井的位置、管径和管底标高;(3)与(1)连接的接入市政主次干道雨水、污水或雨 污合流的主要管道的接入点的位置、埋深和管径及性质注记 (雨、污或合流);(4)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化粪池的长、宽、深。4.3.6 为了解片区内主要水体现状水质情况,可委托有 水质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水体采样检测,并出具水体水质报告 书,可用于评价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4.4 调查成果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现状情况调查资料采用“一区一 档”的方式,即一个片区做成一本资料汇编,具体的做法详 见附件4 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资料管理办法。在地形图上初步划分排水片区。4.5 测量成果1

8、)主要调查内容管线种类埋深 管底 咼、地 面高断面尺寸传输 体流向材质特征占 八、附属物管径宽X高雨水、污 水、雨 污合流(2)对调查区域内主要线路进行调查,对雨水篦子等 支线不调查。3)必须查明与测、注的内容表线种类管线点量 注 项 目埋设方式测注高程位置特征点附属物雨水起终点井、 进出水口、 交叉井口、 户出窨井管径管埋、管沟、箱涵管底及地面高污水起终点井、 进出水口、 交叉井口、 户出窨井管径管埋、管沟、箱涵管底及地面高雨污合流起终点井、 进出水口、 交叉井口、 户出窨井管径管埋、管沟、箱涵管底及地面高(4)应实地测量排水窨井的管底内高,量注至cm。雨 水和污水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对

9、无法判断的应标明。( 5)相关管线测量应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 程( CJJ 61-2003)中相关要求。(6)接入化粪(净化)池的雨污水管线其点特征用“进 水口”表示,符号用“进水口”点类表示,化粪(净化)池 接入主管道的接入点特征用“出水口”表示,符号用“出水 口”点类表示。( 7)管线附属物特征码及点状符号表管线种类特征点种类特征码冬块名图例探测点1Y11.0雨水窨井2Y22.0进水口4Y32.0Y出水口4Y42.0预留口6Y62. 0探W点1W1C1.0污 水窨井2W22.0进水口4W32.0W出水口4W42.0预留口6W6-2. 0雨污合探W点1H1C1.0流窨井2H22.0进水

10、口4H32.0H出水口4H42.0预留口6H62. 0(8)管线图注记内容表管线种类明显 点地 面高 程明显点各方向管顶高下游方 向管底高 程管径(断面尺寸)电压(压力)材质备注雨水污水雨污合流4.6水质监测的详细情况可见附件 6。第五章 工程设计5.1 根据本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特殊性,设计程序与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4 年)规定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 计三个阶段有所区别。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流域为单位编制,本次工程中共涉及 六大流域,具体可见条文说明中 1.3 节内容。项目建议书以 分项工程为编制单位,因此,项目建议书可在流域可行性研 究报告之

11、后编制。流域可行性研究、分项工程立项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编制深度及格式要求参见市政公 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4 年)中相关规定,由于本次工程的特殊性,项目建设主 管部门可对编制深度及格式要求提出具体的要求。编制单位 应以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为准。5.2 说明四个阶段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5.3 由于本次工程范围大,参与单位较多,为统一标准, 对设计图纸的绘制过程中工作地形图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 求。5.4 污水量计算5.4.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自来水公司提供的现状用水量数据和自备水厂用水量预测污水量可以较精确地 反应片区的实

12、际用水情况。在自来水公司现状用水量数据无 法获取的情况下,可根据5.4.1 中用水定额计算片区污水量。5.4.2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南 京市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10-340L/人d。参考南 京锁金村地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相关 研究成果,改造工程范围内三个街道的现状人口为 13.68 万 人,由南京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数据可知,该工程范围内现 状大用户(用户水表2DN50)的用水量为85.9万m3/月, 其余用水量为30万m3/月,由此计算,平均日用水量为282 L/人d。因此,本次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污水量计算 采用的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

13、280L/人do城市污水管道地下水渗入量是指地下水通过污水管道 及其附属构筑物渗入污水管道系统的水量,管道地下水渗入 量对污水管道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日本规定地下 水渗入量按最大污水量 10%-20%设计,上海市 1981 年测定 结果为地下渗入量占旱流总污水量的 19.1%,我国的排水设 计规范中,地下水按旱流污水量的 10%左右计算,世界银行 贷款的排水工程要求地下水渗入量按污水量的 10%计算,英 国习惯按旱流污水量的 10%计算地下水渗入量,南京市锁金 村地区的雨污分流改造中按 10%考虑地下水渗入量。通过上 述情况,上海市由于位于长江入海口,地下水水位较高,地 下水渗入量较南

14、京要略大,因此,本次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 程中,地下水渗入量按 10%考虑。同时 ,建议大力推广新 型防渗性能良好的管材,减轻地下水渗入对城市排水系统的 负担。5.5 现状设施利用及初期雨水收集5.5.1 如将现状截流管道作为雨污分流的污水主干管使 用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新建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的管径较大,总体 综合造价高于新建污水管道。(2)现状截流系统建设年代较长,标准低,渗漏严重, 作为污水主干管使用达不到污水系统的建设标准。(3)高程上不能满足分流后污水干管的要求。高程上现有截流泵房进水管标高不能满足新建市政污 水主干管的接入要求,必须对现有截流泵站进行改扩建,在 其附近新建污水提升泵房。5.5.2 根据相关研究,初期径流的雨水污染十分严重,污染成分复杂多样,雨水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 体,不仅造成河床上沉积大量污染物,而且会导致河湖富营 养化现象。受降雨地点、降雨强度、距离上次降雨的时间等因素影 响,雨水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 程,目前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尚无统一准 确的计算方法。在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时,确定初期雨水的量对于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