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00603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丽的小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丽的小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丽的小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丽的小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小动物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两旁都是美丽鲜花和绿树。2、谈话引入:鸭先生的门前有一条小路。你们看这是一条什么样儿的小路呢?(指名说)同学们,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美丽的小路。板书课题,并读题:11

2、美丽的小路。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指名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要求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用笔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在读至相应自然段时出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试着组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久、堆积”等词语的意思。2、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教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认读生字,并联系课文试着给生字组词。4、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赛读。5、课件出示课文中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1)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2)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3)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认真地清扫小路上的垃圾。(4)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

3、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1、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1)谈话引入:同学们读得多好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吧!(出示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看,兔姑娘和鹿先生也赶来了,它们走在美丽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兔姑娘和鹿先生说的话,并用横线勾画出来。(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然后集中交流读 “啊,多美的小路啊!”这句话,体会它们的快乐心情。(板书:美)2、指导朗读第58自然段。(1)谈话引入: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美丽的小路不

4、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件3小路上倒满了垃圾)(2)引导学生看图后,并读一读第5到第8自然段,看看这时候兔姑娘、鹿先生又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兔姑娘等的不同的语气。)(3)教师或同学引读叙述语言,戴头饰的学生分角色朗读,结合“皱起了眉头、捂住了鼻子、叫起来、一拍脑袋”等内容,评一评看谁读得好。3、指导朗读第1012自然段。(1)谈话引入:鸭先生说“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出示课件4小鸭、小兔和小鹿一起清扫小路的情境图。)看,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在小路上认真地清扫起来。兔姑娘和鹿先生看见了,也提着水壶赶来帮忙。它们给花儿浇浇水,给小路洗洗澡,(出示课件)美丽的小路又

5、找回来了。瞧,它们多开心呀!你能把它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吗?(2)分组朗读。引导学生重读“香、亮”,体会小动物的快乐心情,然后齐读最后一段鸭先生的话。(板书:香、亮)提出问题:同学们,鸭先生和它的朋友们清理了垃圾,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你们知道小路上的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四、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先、干”两个字,请学生认读,讨论写法。2、练习书写,同桌交流评价。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新词1、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美丽的小路。2、出示由本课生字组成的生字卡片,请学生比赛读,并把卡片奖给读得好的同学。3、小组开火车读词语:先生 小鹿慢慢 堆积 鼻子

6、脑袋 奇怪 推来 赶来 不久 干净二、指导朗读1、课件出示课文后面“我会读”中的三个句子,体会三种不同的说话语气。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2、讨论: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流利。3、指导读第9自然段。引入:鸭先生说,他一定要把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它是怎样做的呢?(1)出示课件课文的插图二(2)观察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情境。(3)同桌间互读课文,集体交流,理解“推来、拿来、提着”等词语的意思。(4)比较句子,学习重叠词“干干净净”的表达方法:一条干净的小路又出现了。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4、分角色朗

7、读全文。三、演一演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带头饰、做动作、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其它同学读旁白。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你们知道鸭先生门前的垃圾是怎么来的吗?联系课文第8自然段“这都怪我”理解。2、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此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并学会关注生活,保护环境。3、课件出示校园一角图片,激情朗读:“让美丽的校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五、指导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赶、起、明、净”四个字,学生认读、交流识记方法。2、指导写字:注意“赶、起”先写走字旁,“明、净”做到左窄右宽。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附:板书设

8、计 保护11 美丽的小路从自己 从身边做起爱护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说课稿一、 说教材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保护环境,在学习本课时,环保意识将逐渐在学生心中萌生,进而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二、 说学情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

9、、反馈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四、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我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2、朗读感悟法。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五、说学法我采用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的方法。采用自读、齐读、引读,在反复朗读中读通课文,理解内容。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精心、恰当,能使学生迅速随教师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2、 初读课文,复习生字。导入环节过后,我出示生字卡片,通过看拼音自己读、指名读、同桌互听互读、赛读、去掉拼音领着老师读

10、、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为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然后请小朋友把课文自读几遍,要求读准生字,不丢字、不添字。3、朗读感悟,再现情境。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课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贴近儿童生活,富有个性,特别适宜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抓住文中“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板书:美丽)学生亲身参与表现小路的美,真正分享小路的美丽。有了充分

11、的感性认识,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表达人们对小路的爱护之情:“啊,多美的小路啊!”。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谁会在小路上散步?他们会说什么?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要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来读。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我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第5、6自然段,请学生再读“鹿先生、兔姑娘”的话,要指导读好“皱、捂”等词。第7、8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12、:“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学生通过亲自理解、表演,获得的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精神食粮。第912自然段是最后一部分。第9自然段,要结合看图,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式表演,再现劳动场面。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美丽的小路失而复得。学生由衷赞美小路,更能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小结我用真切的语言总结:孩子们,美丽的小路终于回来了,让我们像鸭先生那样,一起说一句:“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5、扩展延伸课后看看我们周围的小路,哪里美,哪里不美,为什么?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6、板书设计11.美丽的小路美丽-

13、不见了-找回来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保护环境七、说反思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一、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

14、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二、 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

15、的理解指导。“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三、开放实践,合作交流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