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00598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中考题型全国视野: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河南卷、安徽卷、山西卷、河北卷、广东卷、福建卷、吉林卷、海南卷、广州卷、南京卷、武汉卷、成都卷、长沙卷、哈尔滨卷、昆明卷、广西北部湾卷、盐城卷、苏州卷、连云港卷、扬州卷、温州卷、黄冈卷、襄阳卷、孝感卷、青岛卷、威海卷、泰安卷、岳阳卷、衡阳卷、邵阳卷、深圳卷、达州卷等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型要求考生在读懂、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常见出题形式有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考点链接例6 (2019深圳中考)【甲】初,权谓

2、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王肃传)【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

3、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解题点拨】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第一问:结合两文内容,从“蒙辞以军中多务”和“苦渴无日”可知,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相似处是:没有时间读书;第二问:结合甲文内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让吕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结合乙文内容“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读书。【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 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

4、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方法指导】1.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考查形式(1)隐性考察。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融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或“筛选文中信息”的考察中。这种情形比较多见。(2)直接考察。专门设题或设项要求“分析概括具体的事件、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情形比较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2.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出题角度:(1)要求分析事件前因后果,回答人物某种做法的原因。常见设问形式:的原因是什么?(2)要求分析人物某种性情、品质的具体表现。常见设问形式:表现的句子是 。(3)概括事件或人物的特征。 常见设问形式: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

5、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4)文章主旨的梳理。常见设问形式:本文提倡/主张 。(5)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文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进行分析,由考生辨别对错。 3.做好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1)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步骤:第一遍快速阅读,阅读时应注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标注或划线部分 )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道题,考生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可以先做最后一道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问题第二遍快速阅读

6、文本,有时候题目的出题角度对我们读懂选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边读边留意与出题角度有关的语句,做好标记,组织语言进行答题。(2)具体答题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

7、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4.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题目目要求从原文或选项中提取或甄别什么信息,在题干中都有明确的概括性的提示,我们要对提示的含义认真吃透

8、,它能给我们一个提取或甄别信息的标准。(2)明确了筛选信息的标准后,我们要细读原文,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或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弄清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筛选扫清了障碍。(3)在对文章(或选项)内容分析归类的基础上,看看哪些内容符合信息筛选的标准,通过这样的甄别判断,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4)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考点专项练习】1.(2019天津卷)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

9、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B.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C.

10、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答案】C【解析】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是为了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用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亚負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

11、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节选自智囊)【注释】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府治:府衙。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好:小石,碎石。亟:急速,赶快。周旋: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解析】本题考察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抓关键句理解。根据“此固太守

12、事也,小吏何足当哉!”能看出况钟勇于担当。“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2.(2019安徽卷)【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13、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染:熏陶,沾染。与:赞许。狎:亲昵,亲近。【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用原文语句填空)【答案】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寻找关键句。由甲段中“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可知,“亲贤臣,远小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汉室之隆”;由乙段中“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可知,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关系到“立身成败”。3.(2019苏州卷)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

14、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注】伯嚭(p):人名,吴国大臣。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