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00354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北部湾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交通优先、产业优先、城建优先“三大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周边发展大环境,扩大开放,开拓创新,绿色崛起,努力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20年主要工作(一)谋划全局,提质增效。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安排部署全年工作。认真履行宏观协调和总量平衡职能,深入各部门和农村基层、厂矿企业调查研究,掌握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在科学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

2、议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及时拟定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起草编印,提交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将指标分解下达实施。(二)促进投资,拉动增长。资金争取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再上台阶。20年共争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46个项目,总投资0.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0.28亿元。研究制定了县20年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挂帅、责任单位包干的工作责任制。20年,全县重点推进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目86个,总投资约132亿元,年

3、度计划投资25亿元。产业方面:重点推进了朗姆酒项目五大工程、生物有机肥、生物质发电、脱色白泥加工、年产60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航空胶合板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年产15万立方米胶合板地板基材、脱色白土及悬浮剂生产线、仁盛制药GMP新生产基地等项目。城建方面:重点推进了万山大道、中华南路、工业大道这进城三条道路、南岸新城区基础配套设施、保障性住房、永福大厦、明江新城配套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县城一批道路、公共租赁住房、供水管网改扩建及一批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文旅方面:重点推进了江滨酒店、祥龙生态城、立都国际大酒店、百鸟乐园等项目。民生方面:开工建设了蔗区道路、农村公路硬化、小

4、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工程、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心幼儿园、教师周围宿舍、职校二期、党校新校园、老年养护楼、看守所等项目。(三)监测预警,当好参谋。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预测和分析。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经济运行管理,我局利用专题会议、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预测。在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上,严格按季度、月度检查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加强对全县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预测研究,总结特点、查找问题、提出建议,按要求完成经济运行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各项工作,形成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报告,做到每月一分析,每季一报告,按时向县委、政府

5、报告季度、月度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提出保障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措施建议。促进全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19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政收入4.7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5元;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7723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4。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亿元,较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6.93亿元,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06元,增

6、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215元,增长15。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均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四)狠抓落实,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一是早稻、甘蔗种植及甘蔗地间套种农作物均全部完成年初计划任务。全面实施自治区“千万亩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的增粮增收行动计划,推广甘蔗间套种玉米、西瓜、大豆、花生等技术。二是甘蔗产量稳步提高。今年雨量充沛,甘蔗生长良好,预计原料蔗产量较去年增长10以上。三是林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凤翔集团在我县成立凤翔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全县林下(蔗下)养鸡户(场)近300个,肉鸡存栏300万羽,林(蔗)农增收效益明显。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22家,19月份实现工

7、业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5.4。一是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朗姆酒生产线改造竣工投产,形成了新的产能。生物有机肥、非金属矿产加工、年产6万立方米胶合板等一批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二是工业企业扩能技改步伐加快人。上上公司锅炉技改、华润水泥脱硝项目已完工,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建设“北部湾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城建优先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城镇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县城“一江两岸”旧城区改造和江平新区、南岸新区的开发建设顺利推进。旅游品牌明显提升。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提一步提升。一批旅游宾馆 、“十万大山东兴”旅游

8、线路建设加快推进。二是旅游收入明显增加,旅游人数持续火旺。三是其他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物流中心、东街商品一条街、农资批发市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县房地产、商贸等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工作有新突破, “明江之夜”广场文化活动影响进一步扩大。深入实施教育振兴工程,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自治区评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进步县”,中学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2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66人,连续三年有突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排名从全区基础薄弱县上升到全区第45位,进入全区中等行列;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8.2;城镇基本医疗参保完成全年任务98.3;深入

9、开展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住房保障工作成效明显。20年390套廉租住房和230套公租房、360套限价商品住房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新建的216套廉租住房、108套公租房已完成。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城乡清洁”工程顺利推进。(五)改革创新,服务基层。大力推进自身建设,树立发改部门新形象。一是抓好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讲党性,班子成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自觉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班子中自觉维护团结和谐,在干部职工中自然树立了较高的威信。讲大局,班子成员分工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班子成员均能表现出较强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二是加强干部职工

10、队伍建设。发改部门职能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注重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干部作风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干部职工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方面注重干部职工队伍的能力建设,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和新的工作要求,激励全局干部职工争当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今年以来,我局干部职工始终不渝地认真学法、守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树立发展和改革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审核上报,以及安排以工代赈资金等各项工作中,不论是领导或是一般干部,没有“

11、吃、拿、卡、要”现象,没有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贪污挪用等行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勤政、亲民、廉洁的政府形象。三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我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政治学习、职工考勤、工作接待、财务管理、政务公开、廉政监督等管理制度,使机关管理井然有序,有章可循,干部职工都能够严于律己,自学遵守,全局干部职工增强了不断谋事、主动干事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存在问题(一)重大项目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县投资保持高位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基数不断提高,给继续增长造成较大压力。我县项目库中能付诸实施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工业产业较少,亿元以上项目更是寥寥无几。今年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撑严重不足

12、,项目个数少,年度计划投资刚达到20多亿元,占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不达到一半。新开工少,在建项目投资普遍不足。(二)项目前期工作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和项目单位对前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前期工作,导致一些项目开工建设过程遇到问题较多,比如清障迁移、超概算等。项目用地指标、征地、拆迁安置等仍是制约项目推进的主要因素。三、明年工作的初步安排明年工作计划,我们立足“两个充分看到”和“坚持三个不动摇”。“两个充分看到”即充分看到明年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充分看到目前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坚持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突出“三化两提高”(加快推

13、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二是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包括“十二五”规划目标、“收入倍增计划”奋斗目标等不动摇;三是坚持持续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增加经济总量,在扩大总量中促进转型升级持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定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13。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4、,也是应对生产要素价格提高、能源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约束的现实需求。按照全区、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我们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延伸制糖、林板、石灰石、非金属矿等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二)以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县城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要突出县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特色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升质量、创建品牌、转型升级。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吸纳

15、就业能力和发展活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整合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特色化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引领提升、新区形象提升、城市景观提升、现代服务业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一江两岸三组团”新区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文化旅游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实施一批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四)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农民增收计划为主要任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重引进副产品加工工业。二是加快集镇建设。推进南屏瑶族乡示范小城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建设现代农业。

16、按照甘蔗“四个现代化”要求建设10万亩高产高糖原料蔗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强化村庄建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五)以民生保障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民生建设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继续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推进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打造“平安”。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问题的排查工作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推行重大事项信访风险评估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