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00321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汪静单 位湖滨路小学课题名称 15凡卡 学情分析凡卡是一篇外国优秀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凡卡是和学生同龄的一个命运悲苦的孩子,他的不幸命运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情,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对学生理解课文可能会产生障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

2、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 预习课文,完成“基础达标”。2、 了解作者。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板书课题,齐读。1、 简介作者。2、 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二、二人对学 预习检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两人小组对读,互相指正,扫除阅读障碍。出示词语,检查认读。出示人名,指导读好人名。凡卡有几个名字?俄罗斯人的姓名书写时,名在前,姓在后,中间用间隔

3、号隔开。“凡卡”是名,“茹科夫”是姓。“凡卡”是“伊凡”的爱称,相当于我国小孩名字前加个“阿”字或“小”字,叫成“阿”或“小”。这种爱称一般只限于在亲人或亲戚之间使用,故凡卡在给爷爷信的末尾署名为“伊凡茹科夫”。2、请一对学生读,评价。3、学生完成“课中训练”的“基础部分”4、互批互查5、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想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自研自探 群学研讨(一)自研自探1、出示:(1)快速默读全文,用一个词说说你读出了什么?(2)课文中,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你感兴趣的部分,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

4、,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2、学生独学(二)群学研讨 第二课时四、展示评研 点拨归纳一)、感受凡卡的学徒生活。1、文中直接写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汇报。2、我们反复地听到了“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几次?3、反反复复地听到“带我离开这儿吧”,又出现了多次,读起来有些啰嗦。可是,契诃夫作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家,他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大屏幕出示)4、同学们,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可是这几处却这么啰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凡卡的生活。5、课文里有一句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

5、板书:连狗都不如!)6、连狗都不如的生活”,那究竟是种怎样的生活啊?赶快去读书,把相关的句子找到。读第八自然段。读第十五自然段句子。7、孩子们,我们的理解是否能更深一层,比如这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8、老师把第八自然段的前面部分分成了三节,为什么?文章从不同的三件事写出了凡卡的生活非常艰辛。9、出示:挨打、挨饿、挨困,读这些文字,我们得读出画面,在这些场景中,有哪些细节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1)自学:默读第八自然段,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批注在旁边。(2)组内交流:先分享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然后小组选择一处最能触动你们的片段进行深入研读。准备汇报。(3)小组汇报

6、,师随机点拨,指导朗读:抓住“揪、拖、揍、戳”体会。10、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还体现在哪里?一点儿面包、稀粥一就师: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出示朗读第15自然段:楦头是非常硬的东西,打下去,凡卡一定很痛。 指导朗读。12、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述,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大屏幕出示,音乐响起) 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1)想象写话,老师巡视(2)交流(3)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齐读二)揭示“矛盾”师:凡卡再也受不住了,他向爷爷发出了痛苦的哀求,发出了绝望的哭喊!(大屏幕出示)1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

7、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2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3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4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5爱的爷爷,来吧!生1:(朗读第1句)师:凡卡实在太痛苦了,太想回到乡下去啊!第一组同学,我们来帮凡卡求求爷爷。(朗读第2句)师:第二组,我们也来帮帮凡卡吧!(朗读第3句)师:第三组同学们,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啊!(朗读第4句)师: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为凡卡哀求,一起哭喊!(朗读第5句)师:(面对生1)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请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来帮你一起求爷爷吗?师:是啊!你在写信,也在回忆着一件件往事。当越来越多的往事浮上心头,你多么想

8、回到爷爷身边啊!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些话啰嗦吗?不啰嗦,凡卡实在是太悲惨了!师:是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深处才反复”啊!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甚至连狗都不如,所以凡卡才一次次的哀求,才一次次的哭喊,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回到乡下去。师:对,回到乡下去,回到爷爷身边去,回到他唯一的亲人身边去。总之,离开这儿,结束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第三课时三)、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

9、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

10、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四)、讨论写法的作用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五)、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1找找哪些

11、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六)、回顾全文,进行总结:课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七)、拓展阅读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

12、。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板书设计凡卡(俄契诃夫) 挨打 揪、拖、揍、戳挨饿 一点儿面包、稀粥挨困 一就作业或预习1、完成长江作业。2、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自我评价 本教案完整,实用性强,对教材研究较深,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教案基于新课堂改革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材钻研深入,教案完整。 评议一单位:湖小高语组 姓名:陆军 日期:20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