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99819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日期:2009年10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1714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谢莹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在现行新教材中,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现在都很注意在新授课的起始阶段设计情境引入的环节,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基于这一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都在创设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多功夫,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然而,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不少问题。1.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课堂教学实际

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任何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该围绕“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这一根本目的来进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师就必须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来进行,就一堂数学课中的某个特定的问题情境而言,设置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否则,不管是多花哨的问题情境,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多余的。由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所以当下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髦,往往脱离教学目标,不考虑课堂教学的需要与否,盲目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但无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2.教学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的知

4、识和经验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基于自身的经验基础来建构新知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学习新内容的经验)基础,考虑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经验基础是否契合。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为了追求新鲜和独具一格,从而超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虽然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生动与有趣,但学生却不能从中感悟新知,从而与教学要求相背离。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学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师创设的

5、教学情境又脱离课堂教学实际,那么教学情景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针对上述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希望将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运用于课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富有成效且充满吸引力。(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因重认知轻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如此,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

6、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1.问题的提出切合教学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为课堂教学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将它处理得当,同时把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能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更好的切合教学实际。2.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学课程一体化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时都必然会触动课程,都需要相应的课程来支撑。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现行课程加以必要改进,将情境教学的基本主张落实在学校课程中,使教学与课程

7、在情境教育思想的统一支配下实现有机结合,在新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上实现教学课程的一体化。情境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优化的情境空间,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学生感到特别亲切贴近生活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3.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拓宽教学空间,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可以视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深化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正如李吉林所指出的,“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儿童成长的环境比起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要宽阔多了,然而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这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考试分数升学的被扭曲、被阉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样狭小。校园的高墙和教室低

8、矮的门窗阻隔了儿童与社会、与大自然的相通。在这样一个狭窄天地里怎么去培养能适应未来、适应世界、可以驾驭现代化的人才呢!”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情境教学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情境”做一个新的拓展。它将教学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教学空间从课堂这一教学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力图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通过野外情境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课堂上学生心灵活动的源泉。并从这三个领域拓宽教学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学生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与此同时,情境教育还在拓宽教育空

9、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注重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等几条策略要求。这几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教育模式,使情境教育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加强。(三)课题研究的现状综述1.值得肯定的方面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贯捧着课本、作业本教学的局面正在改变,从平时的了解和外出教研活动的情况来看,情景教学模式几乎次次都有,教师们正在积极尝试,不少教师的情境设计比较规范,而且的确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在解决课堂学习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2.有待深入的方面目前虽然中小学课堂都有安排情境教学这一环节,但

10、往往脱离教学目标,不考虑课堂教学的需要与否,盲目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无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总的来说,真正达到合理的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而促使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这一目标还比较遥远。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切入的为多,如对情境教学的定义及要素的阐述,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及误区等研究得比较多,而从实践的层面,如何引导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将情境教学真正落实在课堂中,使之常态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提高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研究得

11、还比较少。二、课题研究的概念、假设与内容(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主要的教学情境有以下几种:游戏型教学情境,猜想型教学情境,类比型教学情境,矛盾型教学情境,悬念型教学情境,故事型教学情境,实验型教学情境,幽默型教学情境。2.情境与情境教学情境是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情境教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二)课题研究的假设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计划通过一年的时间,以证明下列基本假设:1. 从问题探究出发,

12、通过实践反思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能够将这一教学模式在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显现出其积极作用的。2.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研究与探索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提高其改进教学的热情和技能。(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从问题探究出发,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2.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对策;3.关于不同学段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征的研究;4.关于不同类型教学情境的研究;5.关于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如何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一)开展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查阅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加科学,在前期研究

13、阶段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索与研究,为接下去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调查为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首先需要对目前我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进行一次调查。调查计划在56月份进行。计划选择城区和农村小学各4所,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课堂听课观察等形式,就目前老师们的认识、实施频度、有效度、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展开针对性的调查摸底,为下学期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三)课题组成员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教学,探讨不同的教学情境对教学的效果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其实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实践进行具体教学情境的研究与

14、探讨,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教学,使不同的教学情境对教学起到真正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原则上加以把握,使情境的创设做到科学、适度。 要有一定难度,但应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少数人设置。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楚,不要因含糊不清,而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要注重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四)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反馈情境教学对教学的有效性程度教师将探讨的不同教学情境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对实践教学进行不断

15、的反思与改进,再通过对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而反馈情境教学对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本课题拟在总课题研究的同时,对不同层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小组。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三)研究步骤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时间里完成,即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基本步骤如下: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年5月2009年8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研究内容,具体开展活动; 2.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活动行事历;3.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4.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对策进行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1.按计划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2.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和阶段成果共享平台,发表课题研究信息;3.每月开展一次课题小组成员间的课堂教学效果与研究进展的交流;4.定期发表课题小组成员的阶段研究成果;5.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4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