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9814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梁子湖区围绕“生产进展,生活富有,乡风文明,村貌干净,管理民主”的目标,以“五改四通三建”(即改水、改厕、改院、改厨、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互联网;建医疗室,建活动场,建垃圾场)为主要抓手,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农夫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转变了,农夫精神面貌不同了,村风民风更加文明和谐了。民进梁子湖支部,依据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可喜变化,组织了部分民进会员深化乡村,对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进展现状 梁子湖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以满意和

2、丰富农夫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阵地为基础;以挖掘拓展具有地域颜色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为手段;以提高农夫综合素养,转变农夫精神面貌,培育具有现代科学文化学问及技能的新型农夫为重点来进行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文化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XX年全区“五有文化”阵地,(即一有小舞台,作为文化阵地的中心和标志;二有篮球场,一场多用,与小舞台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三有健身小广场,作为群众体育熬炼的场所;四有宣扬栏,作为群众进行各种宣扬的窗口阵地;五有文化室,作为群众参与学习和培训的场地。)在六十村、丛林村、桐油村、东井村、杨井村、牛石村、金坜村、柯畈村、子坛村、陈太村、谢培村、王营村、

3、徐桥村绽开。这些村的文化设施和场所都规划布局在村中心位置,并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广场,广场四周进行绿化、美化,使文化广场不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休闲消遣的所在,成为全村聚集人气的地方,集结欢声笑语的磁场。 二是广泛筹措资金,携手共建文化中心。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区有些村子资金筹措值得借鉴:金坜邱家塆,由建筑老板邱福成出资百万元,建起了一座气概雄伟,每层有500平方米的三层楼文化中心。青峰山塆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在社会上筹措资金几十万元,建起了文化室、图书馆,办起了管乐队。朝英村村民个人自筹资金建起了农夫健身房。马龙村农家女陈家

4、怡用电脑写作,多部小说出版发行。太和居委会采纳集资方式,办起了老年腰鼓队。等等这些文化中心及文化中心户,正在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辐射作用。 三是宗族文化与民间艺术得到挖掘和继承。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各姓氏民众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多乐观健康的方面,值得宏扬。例如,青峰山塆的邓氏宗族文化中的“家谱堂匾文化”“名人先贤文化”“族规礼仪文化”;子坛坯承塆的陈氏“义门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基本要求相全都,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继承,为乡风文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区有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民间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抢救。如陈太、张夏塆在民间流传几百年的工尺谱

5、排子锣,金坜村的玉莲环,眼看就要失传,今年得到了市、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得到了抢救和传承。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管理责任不明。新农村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和培育新型农夫的软件建设,经费投入,工作责任,分阶段,分步骤确定的文化工作任务目标,由谁抓,由谁完成?目前这种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农夫的主体意识,农夫的乐观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在调研中发觉一部分村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存在“等”“靠”“要”的依靠思想,盼望政府大包大揽。农夫们不能够乐观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农夫们文化活动参加意识

6、不强,有一些村子打牌、买lhc,封建迷信盛行。 三是四级网络建设工作机制没有抓好。区级文化阵地设施没有做大,全区没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级文化中心没有做强,文化站、电影院形同虚设,有的乡镇被挤占成其它场所。村级文化活动室没有做活,参加的群众极少。塆级文化中心户没有做靓,文化中心户没有吸引力,分散力。 四是农村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夫家门口的太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爽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农村文化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育。一些民间艺术(如梁湖哦号、民谣、风俗礼仪、婚丧咏文)缺略传承。 五是有很多边远村庄

7、没有通广播,通闭路电视,通互联网,农夫接触新文化的途径欠缺。 三、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展建议 1、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完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我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严格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建议采纳“四个一点”的筹资方法,即政府补一点,相关部门及挂钩单位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组自筹一点,广泛筹集资金。农村文化建设要满意农夫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级文化部门要有长效的工作机制,“送”“扶”“植”好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村文化活动永葆活力。 2、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要紧跟新农村建设步伐。开通村村通广播、闭路电视、网络工程。

8、大力整治文化环境,对网吧、买lhc、抹牌赌博、封建迷信活动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农夫健身工程项目,建好体育活动场所,建起一村一篮球场,能便利群众“二打二晒”。 3、要挖掘整理好我区宗族文化,民间艺术。爱护好古建筑,古树木及古文化遗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由于我区外出打工人员多,建议一些民间艺术,惜日只有男同志学习的技艺改为妇女学习。 4、做靓文化中心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选择那些政治思想好,群众基础好,文化素养高,劳动力量强,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经济能人作为中心户建设对象,进行重点培育,实行民办公助,市场运作,文商互补的方法,使文化中心户建得起,立得住,生存得下去。发挥他们在活跃农

9、夫文化生活,供应信息服务,开展思想道德训练方面的乐观作用。 5、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防止劳民伤才,杜绝形象工程。建设好特色文化阵地,使文化阵地本身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 6、旅游文化要开发利用。我区有独特的旅游区位优势,山青水秀,旅游景点甚多,人文颜色深厚。目前我区旅游只打山水牌,人文文化旅游还没有开发。梁子岛、月山、沼山大寺、子坛庙、青峰寺、长兴寺等处全部很多的传奇、神话、历史故事,假如开发出来,将会给我区旅游文化忝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会有更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赏美景,品佳肴,话传奇。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梁子湖区区委、区政府本着“立足目前,着眼长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挖掘艺术,突出特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