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993629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设计手册( 2015 ) (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天津与世界教师姓名王颖任教年级四年级全册教材分析学段目标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努力发掘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奠定基础。2以乡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看待家乡与世界的联系,塑造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以介绍天津、初步了解家乡

2、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家乡与世界的关系等知识作为贯穿主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教材和活动中,就有关天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问题,通过来自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3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恰当合理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日益深入,小学教育必须着眼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

3、愿望和能力。因此,高度重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其对整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积极情感和负责的态度,发展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所安排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使教与学、知识与实践产生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和反思式学习。同时,为了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自主参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重视儿童的兴趣,支持儿童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去创造性地学习。学期目标解读1.在知识习得层面,以历史事件发展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家乡的发展变化等历史、社会、人文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认识,了解天津的发展

4、变化和天津人的爱国精神。2.在方法层面,强调运用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历史意义为学习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努力发现和利用潜在学生生活中的、对其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和交流分享的能力,以引导学生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培养概况、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3.在情感教育层面,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通过小组合作,资料分享,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材内容及编排四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材共十个课题,按内容可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讲述了天津的饮水、交通、生活设施及环境建设,具体包括滔滔滦河水 汨汨润津门

5、、世纪危改 造福人民、天津地铁、垃圾发电和污水处理五节课;模块二讲述了天津与体育,具体包括津门国术、中国足球篮球运动从天津兴起和奥林匹克与天津三节课;模块三介绍了天津与世界的关系,具体包括天津神户 中国友诚NO.1和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两节课。教材特点天津与世界是一本地方性教材,学生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对天津的家园环境、民风民情等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等有一定的了解,本学期继续让学生加深对家乡和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

6、。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一、教学重难点继续培养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历史风貌、风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等自然、社会、人文知识,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市情、国情教育,地理、历史、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认识,明了天津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文明、人类进步事业息息相关,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成长为具有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把他们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上。带领学生走出去看花灯、看杂技、看风光;听快板、听相声、听时调;了解天津的百年公交

7、、百年邮政的发展历程2、重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探索、操作以及独立思考,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自主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3、教师充分考虑本地区、本班学生生活的特殊情况,不需要照本宣科或按部就班地教学,而允许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能够灵活、及时地进入教材和教学过程,补充本教材的主题活动,允许教师生成符合生活实际的主题来拓展教材。4、本教材的目标以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探究精神和正确生活态度为主要目标,而非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标,且强调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只是通

8、过教师直接的教学去完成,还通过设计儿童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特点。5、以活动为教与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思维特征以及生活经历和行动能力等特点,以适合他们直接体验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自主活动的内容为主,突出设计了各种活动形式,如游戏、讨论、交流、欣赏、练习、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等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交往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等。同时注意把讲授控制在适宜的程度,不以直接讲授知识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6、为了展现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制作展牌,并且按准备、分类、搜集、布展的步骤,教给学生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为课堂提供了

9、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空间。教学进度计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一第一课 滔滔滦河水 汩汩润津门1二第一课 滔滔滦河水 汩汩润津门1三第二课 世纪危改 造福人民1四第三课天津地铁1五第三课天津地铁1六第四课垃圾发电1七第四课垃圾发电1八第五课污水处理1九第五课污水处理1十第六课 津门国术1十一第六课 津门国术1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十二第七课 中国足球篮球运动从天津兴起1十三第八课 奥林匹克与天津1十四第八课 奥林匹克与天津1十五第九课 天津-神户 中国友城NO.11十六第十课 天津与亚洲地区的友好城市1十七考核1十八期末测评分析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 滔滔滦河水 汩汩润津门课时2教学目

10、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了解造成缺水的原因,了解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2.知道建设引滦入津工程的起因和建设艰巨的引滦入津工程的项目内容及困难,知道引滦入津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及引滦入津工程给天津人民带来的效益及好处,并通过初步了解只有南水北调及海水淡化等种种措施才能解决天津缺水的问题。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体验、感受、访问、调查等提高学习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4.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珍惜水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教

11、学重点1.知道引滦入津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及引滦入津工程给天津人民带来的效益;2.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感受缺水的困难及引滦入津的滦河水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珍惜水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教学难点知道引滦入津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及引滦入津工程给天津人民带来的效益;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交流信息。课前准备引滦入津、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PPT教学过程步骤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探索新知三、交流讨论四、总结一、激趣引入:播放浪费水资源及缺水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你们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吗?天津的水资源呢?二、学生自学,了解天津的

12、缺水的原因:旱灾等三、走进水资源(一)天津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14701985) (二)教师介绍天津的水资源的资料。1.我国是全球13各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各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2天津是个缺水的城市。 3.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看地图,观察天津的地理位置)41971-1981年天津严重缺水,老百姓用水量受限。(三)引滦入津1.1981年5月15日,国务院在津召开天津用水会议,确定滦河水上游修建潘家口水库,保证天津用水,并同意天津提出的引滦入津北线方案。2.引滦入津工程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引滦入津隧道、黎河整治工程。 31983年9月11日,滦河水流入津门。4引滦入津

13、工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创造了永远值得人们赞美和难忘的引滦精神。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引滦入津的故事。四、我们应怎样保护水资源呢?1、学生组内交流2、学生谈自己的建议。3、评一评谁的建议最好 五、学生畅谈感受 1. 引滦入津的历史事件2. 节约水资源播放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引滦入津的感人事迹和真实事件,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水源的情怀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表达和客观评价的能力梳理重点知识板书设计第一课 滔滔滦河水 汩汩润津门一、缺水的原因 二、解决办法引滦入津 三、说一说、评一评教学反思我们不但要珍惜水、节约水,要建设一座节水型城市,而且要开拓创新,科学用

14、水,不仅充分实施开发利用中水,而且要积极开发海水淡化,为早日实现天津成为节水型城市而努力。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课 世纪危改 造福人民课时1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天津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二、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参观、交流、访问、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天津危改之前的居民居住状况及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知道天津世纪危改工程之浩大、艰巨以及危改给天津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和精神所在,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课前准备危改前后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PPT教学过程步骤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探索新知三、交流讨论四、总结教学内容:1使学生知道危改之前,天津有百万居民居住在危陋的的房屋,占天津人口的三分之一。2搜集一些旧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危改的必要性。3读一些搜集危改的材料和信息。4.结合自身情况和爸爸妈妈的描述,分享自己在世纪危改中的感受。(小组发言)结构图:天津的世纪危改导入新课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