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99177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溪学校2015年春季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第一周 一、教学内容:小结上学期体育课的情况和本学期对体育课的要求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2.进一步强调体育课注意事项。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确体育课堂的要求难点:每堂课都能做到,做好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略)2.宣布本课内容3.点名,检查人数。(二)小结上学期体育课的情况1.表扬每个班认真上好体育课的前10名同学,从纪律、服装、考勤、积极回答问题方面进行小结。2.并给前10名的同学颁奖,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努力争取获得本学期的奖品,激发同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3.小结上学期同学们在技能考试中进步较大的同

2、学和存在的不足。(双脚原地跳绳动作及个数上、正面向前和侧向投沙包的动作缺少蹬地动作)(三)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1.体育课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举手发言。(服装、课堂纪律等方面)2.请三名同学负责登记迟到、不穿鞋子和请假情况,同学们自由申请,原则是班上没有任何职务的同学担当。教师准备好记录本。3.选出体育委员并对体育委员提出要求。(四)本学期体育课考试的科目(五)下课常规第二周教学内容分析;仰卧起坐通过学习锻炼、引导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学目标A;通过锻炼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自我学习,锻炼。B;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入侵,提高动作技能、技术。教学重难点分析A:仰卧时两脚要

3、着垫、臀部不得离垫;起坐时要利用收腹屈背,低头含朐力量(如双抱头后利用双臂内收力量),动作要协调。B:后仰还原时,肌肉放松,臀部不能移动或离垫付。动作要有节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宣布本课内容;、围操场跑两圈;、整队,调整呼吸;、做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做准备活动。二、基本部分A、复习俯卧撑组织:四列横队(表示女生?表示男生)4列?3列?2列1列B、学习仰卧起坐。、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仰卧,两腿并拢屈膝,两脚放平,两手抱头后;同伴压着脚面。两手抱头,收腹低头成坐姿,两肘触膝;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继续进行。教法;教师讲解、并叫两名学生出来作示范。组织

4、:四列;两人一小组。?要求;动作到位、有节奏。、通过学生自我练习,找到仰卧起坐的变化方法:手臂动作的变化:可放于体侧不准摆动,可抱于头后,也可自由摆动。仰卧姿势的变化:可直腿,也可屈腿;可平卧,可头向下或向上斜卧。、总结。你们觉得那一种好做。学生回答。8课堂练习A:学生主动上来练习。B;、结束部分、收回器材;第三周 课题 :生活有规律 形式:讲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规律的生活是儿童少年适应外部环境和肌体内部稳定所必须的,他对促进身心发育,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的意义。教学重点: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教学难点:怎样保持规律的生活?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启发谈话二、什么是规律的生活? 规律的生活

5、是儿童少年适应外部环境和肌体内部稳定所必须的,他对促进身心发育,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的意义。三、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四、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好处: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工作时精力充沛。进餐时容易消化。睡眠时很快入睡。坏处:引起身体功能失调,甚至可以发生某些疾病。五、怎样保持规律的生活?制定一个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六、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七、七嘴八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生活习惯的规律化所带来的好处。第四周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按照老师统一口令快速做出向左、右和向后转的动作,进行集体操练;2、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的作风。二、教学内容:复习原地向右、左

6、和向后转三、教学重点:转动过程中脚跟和脚掌的同时蹬地四、教学难点:两脚在转动过程中的协调性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教师。2、师生问好。3、教学宣布本课内容。4、安排见习生。(二)热身部分5、慢跑6、徒手操(头颈、踏步运动、上肢运动、弓步压腿、手腕踝关节绕环)7、小游戏:看谁反应快,老师说动作身体部位名称,同学快速指出对应的部位。(三)复习原地三面转法1、复习向左转,六列横队。(1)向左转的是哪只脚的后脚跟和哪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2)学生回答。(3)复习向左转的动作要领(4)教师组织练习,根据各班学生情况给出相应的方向手势及示范,提示脚跟脚掌的同时蹬地,挺

7、胸眼看前方,两手贴裤缝。2、复习向右转,教法同上。3、复习向后转,强调向后转是在向右转的基础上多转90度,从右边转。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教师检查,以横排位单位,教师喊口令,学生完成动作,主要检查向后转的转动方向和动作是否正确。6、全班再练习。7、动作正确,合格的同学,自主活动,教师关注并帮助向后转的动作不准确的同学让其掌握动作。(四)结束部分1、放松第五周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电视时应怎样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二、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了解看电视与视力的关系。难点:让学生掌握看电视时的用眼卫生。三、教学过程:1、电视画面的形式:是由90万个闪动的小

8、光点组成。2、看电视的距离:距离应是荧屏对角线的5倍,最小不少于2米距离。3、造成眼睛疲劳的原因: (1)近距离看电视时,光点更明显,眼睛受影响更大,调节屈光的强调也加强,眼睛更易疲劳。 (2)电视画面的亮度同周围环境的亮度相差悬殊时,眼睛也容易疲劳。 (3)躺着看电视,头颈部肌肉特别紧张,眼睛处于由下向上观看状态,易使眼睛疲劳。 (4)时间太长,又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对视力、血液循环、关节和肌肉都有不良影响。 4、看电视的卫生:保持看电视的合适距离。晚上看电视时屋内应开一盏灯(8瓦以下)置于观看者后上方;白天看电视应用有色窗帘挡住门窗,将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到合适的状况。眼睛平时以向前下方及正前

9、方观看居多,尤其以向前下方观看最为舒适。电视机应放置观看者的前下方。看电视注意“劳逸“结合。四:小结五:布置作业:第六周教学目标:1、知道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方法;2、自觉参与课间体育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好处多教学重点:知道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方法教学难点:自觉参与有益的课间体育活动教学过程:1、平时,你们在课间都喜欢做些什么游戏,同桌间相互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3、引入:学校每节课之间都要安排10分钟休息,并要求同学们走出教室,进行体育活动。大家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好处吗?4、生自由说。5、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生举手说。6、教师总结,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1)使大

10、脑从紧张转向轻松;(2)使脑部供血充分,避免疲劳;(3)使全身得到放松。7、列举一些我们课间可以开展的体育活动。(唱歌跳舞、转动脖子、眺望远方、伸伸腰,深呼吸、)8、教师介绍几种体育活动的方法:斗智斗勇、花样踢毽、跳房子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跳房子的路线、编花篮、四人跳转。9、学生试编一两种课间体育活动方法,并说说每种活动的作用。10、教师小结。第七周一、教学内容:原地双脚跳短绳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跳短绳和踩绳的基本技术。2、发展臂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的发展,锻炼关节韧带;3、培养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教学重点:学习跳短绳和踩绳的动作要领。

11、四、教学难点:甩绳子的方法以及跳绳时双脚起跳并脚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3、导入情境二.徒手操(1)导入:在我们进行下面的练习前,先让我们来做套徒手操吧。(2)老师诱导学生进行想象(3)师生示范,进行点评三、原地双脚跳短绳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左,右脚并拢随即跳起,绳子从两脚下依次过去,摇绳和双脚起跳要协调。(注)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1)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讲解,可进行质疑,提出问题;(2)学生根据教师的具体要求,集体进行练习比赛个数的多少(3)对不到位的动作加以纠正四、课后小结五、安排收回器材六、宣布下课第八周一、教学内容:快速原地双脚跳短绳二、教

12、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跳短绳和踩绳的基本技术。2、发展臂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的发展,锻炼关节韧带;3、培养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教学重点:学习跳短绳和踩绳的动作要领。四、教学难点:甩绳子的方法以及跳绳时双脚起跳并脚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3、导入情境二.徒手操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手腕踝关节运动三、快速原地双脚跳短绳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摇转绳子,左,右脚并拢随即跳起,绳子从两脚下依次过去,摇绳和双脚起跳要协调。(注)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1)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讲解,可进行质疑,提出问题

13、;(2)学生根据教师的具体要求,集体进行练习比赛个数的多少(3)对不到位的动作加以纠正四:全体同学进行一分钟快速跳短绳1、男同学首先进行,女同学帮助数个数。2、女同学进行练习,男同学帮助数个数。五、课后小结五、安排收回器材六、宣布下课第九周教学目标:1、 进一步体会由下往上、向前抛掷动作的用力顺序,增强学生上肢、肩带、躯干和腿部力量,发展各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加强安全教育2、 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进行练习,从而体验成功。教学内容:双手持球从跨下向前抛球比远2,游戏:并足跳过连续的障碍物教学重点:由下往上、向前抛掷动作的用力顺序教学难点:全身的协调用力教学过程:1. 上课常规。2. 慢跑400米。学生成1路纵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进行练习。3. 徒手操。4. 活动性游戏:“胜利的欢呼”。1) 自由抛接外衣,双手向上抛并接住。“谁双手抛得高,接得准!”2) 教师提示学生两腿屈膝用力,蹬直腿的瞬间将衣服抛出去。5. 学生体验双手持球从胯下向前抛实心球1) 集体模仿上节课学习的双手持球从胯下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3-5次,教师口令指挥,集体完成。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屈膝蹬地,双腿蹬地接近直腿时双手完成抛的动作。2) 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听到哨声把球抛出,再听到哨声和看到教师的手势后,才能离开队伍快速地捡球,快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