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98620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DOC 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地块位于大南山脚下,南临兴海大道,北靠大南山,东侧为松湖支路,处于大南山、小南山、赤湾山环抱之中,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本工程根据作用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平台,一部分为3栋塔楼,塔楼建在平台上,平台为3层,空间结构均在0.00以上,无地下空间结构,一层主要为地铁用地,二层、三层为塔楼的设备用房和停车场;3栋塔楼为商品住宅楼,为平台上26层;建筑总高度为98.1m。本工程基础分为人工挖孔桩承台基础、独立承台基础,筏板基础;其中只有13号楼及12号楼有筏板基础,独立基础主要分布在3号平台柱下;筏板基础均在塔楼下。大体积混凝土为筏板基础混凝

2、土。二、编制依据及设计优化建议:2.1、工程设计图纸 2.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2.4、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11版)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2.5设计优化建议:1、13号楼筏板基础长方向

3、有68.2m,一次整体浇筑过长,远远超过30m,建议:混凝土内添加纤维,增加加强带措施;2、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建议:基底加滑动层。三、土方开挖:本工程基坑均为岩石层,面层松动的碎石和土方先有挖土机清理干净,对独立承台和筏板基础分别进行不同施工。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采用大开挖形式进行,先按基础位置进行放坡开挖,挖走松动的碎石后进行机械凿岩,凿至中风化持力层为止;底板出现不平整的高低差,清理干净基底后用C25混凝土回填平整,再浇筑垫层、绑扎钢筋。2、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采用标高控制深度,地面松动的碎石挖走后进行机械凿岩,由标高控制岩面,当出现局部受力岩层与设计不符合时必须继续凿至相应的受力

4、岩层,多凿部分由C25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再浇筑垫层、绑扎钢筋。四、基础钢筋绑扎3.1工艺流程放线验线画分档线放南北向底板下层钢筋放东西向底板下层钢筋、绑扎下层钢筋 放东西向底板上层放南北向底板上层、绑扎上层钢筋。3.1.1在垫层上弹出基础位置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钢筋的位置和钢筋的根数,根据钢筋的间距弹线(注意钢筋绑在弹线的同一侧),以保证钢筋位置和间距的正确。3.1.2钢筋绑扎时,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形,朝向混凝土体内部,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3.1.3底板钢筋下铁先放长向钢筋后放短向钢筋,上铁先放短向钢筋后放长向钢筋。3.1.4为

5、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网底层和中间设置钢筋马凳(18间距0.8m),之后即可绑扎上层钢筋,绑扎方法同下铁,下铁钢筋弯钩朝上,不得倒向一边。下铁钢筋保护层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四周采用塑料保护层卡,保护层厚度50mm,间距900mm梅花型布置。五、 基础模板施工4.1模板接缝处理:模板面板间的拼缝需严密且无错台。模板接缝处采用双面胶条密封,双面胶条宜缩入模板面1mm,不得突出模板面。要求将此项工作的质量检查设置成B级控制点。4.2.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模板,模板内不得有积水。4.3模板侧模拆除时间,不宜提前也不宜滞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拆除(判定办法:用指

6、甲用力划混凝土表面不留痕迹或对试块试压测定)。模板拆除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硬砸、硬撬,防止模板表面出现损伤,及时将模板表面的混凝土灰浆打扫干净。4.4模板安装如下图:六、大体积砼施工5.1、大体积砼施工特点 13号楼塔楼为筏板基础和12号楼塔楼一半为筏板基础一半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筏板基础厚度均为1200mm;13号楼筏板基础面积为1223,41,12号楼有两块筏板基础,一块面积为80.25,一块面积为286.92;分布位置:13号楼的塔楼下基础全部落在筏板基础上;12号楼塔楼局部为筏板基础,另一部分为桩基础。筏板基础顶标高为-2.8m,13号楼平台部分的承台面标高为-0.8m,地梁标高均为-

7、0.8m,地梁与筏板基础的连接在筏板基础的柱、墙上,在筏板基础的-0.8m标高位置均有一层地梁;12号楼塔楼承台底标高与筏板基础底齐平,相互之间地梁连接,平台柱下承台面标高在-0.8m的连接地梁与筏板基础连接在柱、墙上。 因筏板基础面积大,砼浇筑后会产生较大收缩,同时砼内部与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容易产生裂缝。故在基础混凝土施工时,重点将考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的施工组织,通过合理的组织,保证混凝土的浇灌质量,避免出现结构冷缝;二是大体积基础混凝土一次性浇灌防止开裂的问题,我们将混凝土浇灌的内外温差的控制,作为防止砼开裂的重点。本工程我们控制混凝土温升的目标就是控制混凝土表

8、面温度与内部最高温度之差小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主要将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一方面通过掺加外加剂及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从根本上降低水化热、优化混凝土性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混凝土浇灌过程的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C30,每个筏板为一个施工区,每个区作为一个整体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灌完成。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 设计要求:将泵送混凝土现场浇捣时的坍落度控制在不大于14cm范围内。5.2.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1)、水灰比的选择:从工程的防开裂的角度出发,水灰比控制在0.35左右最为理想,但由于大面积施工要满足泵送的需要,坍落

9、度有一定的要求,坍落度选择为1416cm,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不大于0.50,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到8小时。混凝土用水量不得超过170KG/m3。(2)、 砂率的选择:砂率控制在40%以内,既可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又对混凝土的抗裂较为有利。(3)、 水泥的选择:选择的水泥的水化热尽量比较低,水泥的强度发展时间较长,同时该品牌水泥的质量相对稳定,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4)、 骨料的选择:砂子选择偏粗中砂,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碎石选择级配较好、粒径为1025mm的石子,同时要控制石子的含泥量在0.8%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5)、 外加剂的选择:通过外加剂的减水作用,可

10、在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水灰比;缓凝作用不仅便于施工,还使得混凝土的水化热的释放过程得以延缓,使混凝土的温升的峰值降低,有利于防止裂缝的产生。(6) 掺合料的选择:选用二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在砼中掺加聚丙烯腈合成纤维,纤维直径13um,长度为12,掺量建议值为0.9Kg/m,具体掺量应实验确定。纤维在拌合物中应分散均匀。5.3混凝土浇筑工艺原理大体积砼施工是通过对砼温度和应力的计算(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出罐温度、浇筑温度、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控制温度的措施,并对砼搅拌、运输、入模、浇筑等全过程及配合比、外加剂的优选,在

11、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严密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以满足结构物浇筑的需要。5.4工艺流程砼配合比施工准备清理筏板钢筋网内垃圾(钢筋加工安装完毕)商品砼运输砼分层浇筑砼振捣砼养护、测温根据测温结果调整保温层水位深度。泵送工艺 :(1)、泵送砼前,先向料斗内加入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砼。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2)、泵送期间,料斗内的砼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

12、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砼泵送宜连续作业,当砼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可继续泵送。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砼,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砼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砼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砼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3)、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4)、泵送完毕,应立即清洗砼泵,布料器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13、。5.5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5.5.1、材料准备本工程筏板混凝土底板砼设计强度等级为抗渗C30砼。5.5.2、作业条件(1)、筏板钢筋施工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施工前,清理基层上的泥土、垃圾、木屑、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修补嵌填模板缝隙,加固好模板支撑,以防漏浆。(2)、对钢筋模板进行验收,办理隐检、预检手续;并在钢筋上抄测好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线。检查保护层厚度,核实预埋件,水、电管线、盒、槽、预埋洞口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3)、 安排组织好劳动力,水电到位备齐振捣设备,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使施工处于有序状态。(4)、防止雨水进入基坑,下雨时采取两台水泵及时将基坑的地表水排除,以保证

14、正常施工。(5)、搭设必要的进人基坑的脚手人行坡道和浇筑脚手平台,以及铺设底板上操作用马凳、跳板等,并经检查合格。(6)、砼配合比通知单由商品砼公司提前提交我项目部并经监理公司审核,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掌握坍落度数据,坍落度筒及试模应准备就绪,并要求商品混凝土站备足运输车辆和混凝土数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需要。要求对每车混凝土进行预控工作和做好其它进场检查,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7)、砼泵站应备有足够功率和稳定电压的电源,有可能停电时,还应配备发电设备。泵车已试运转正常,振捣器已准备就绪,塔吊运转正常。(8)、工地相关负责人已对各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5.6混凝土

15、浇筑5.6.1 混凝土流水施工5.6.1.1 面积最大为T13-FB,采用斜面分层方式,浇筑作业从一个方向向另一方向进行,混凝土泵送的同时用塔吊配合完成第一次与第二次浇筑的连接,确保时间不得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保证砼不产生冷缝,防止砼产生裂缝。T12-FB有两块,面积相对较小,采用全面分层的方式浇筑。 5.6.2 混凝土浇灌的人员安排5.6.2.1 配合工种人员:其他专业配合人员也都实行两班倒,材料、机械维修及所有配合工种也都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混凝土浇灌人员安排16人进行砼浇筑和表面受压;砼养护人员:4人;指挥砼车、砼放料23人;泵管清洗人员 1人。5.6.3 混凝土施工的有关技术措施5.6.3.1 机械安排:准备两台砼输送泵(其中一台备用)与塔吊结合,输送泵配备五台混凝土振动棒(三台使用,两台备用)。平底吸污泵准备2台,以便及时抽走电梯井等处深坑的集水。同时,准备若干照明碘钨灯,以便夜间照明。5.6.3.2 .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并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便上下振捣均匀。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距离梁板不大于50cm,墙柱不大于30cm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并且视混凝土表面呈显著下沉,不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