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98141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终稿解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目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8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技科室医疗救援队应急预案 9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物资保障应急预案 10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用药保障应急预案 10急救设备临时调用应急预案 12医疗伤害处置应急预案 12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13消防治安应急预案14消防应急疏散及处理预案 15电梯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17易燃易爆品应急预案 17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8停电和忽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8重大医疗过失、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处理程序 19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21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 23信息系统

2、故障应急方案 24等待就诊病人病情突变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 26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置预案 27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29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30病人自杀等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31医疗应急若干问题处理预案 31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4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4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5 药物(含输液、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 36 特殊患者医疗相关事宜应急处理 36 处理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应急预案 37 紧急圭寸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8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预案及程序 39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及

3、程序 4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44 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的应急处理预案 47 医疗废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49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的 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一、组织机构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

4、指挥、协调与落实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组 长:雷 智副组长:黄仁琼、唐桂蕊、王 琳、胡红新成 员:魏 波、羊再华、陈 霞、董四清、张佳玲、鄢加平、龚白玉、邓晓 兰、王亚非、刘才勇、候 玲、张海英、易清华、唐 英、冯春蓉、刘 兰、左鹏程、 黄丽二、工作目标(一)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法治意 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条件 的要求进行处理此类事件,并按有关规定逐级的、及时的向县疾控中心及卫生局 上报。决不隐瞒、缓报、谎报。(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三)建立快速反应和

5、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公共卫生突发事 件不在院内蔓延。三、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院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医院公共 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时上报 向县疾控中心及卫生局上报。(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医 院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三)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

6、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 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四、工作方案(一)预防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医院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医院应经常对食堂、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安全隐患。2、增加医院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医院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医院卫生规范化管理。(1) 加强医院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3.2 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3.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各科室卫生、病房卫生和环境卫生, 为职工、病员提

7、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就医和工作环境。3.4 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 起突发事件。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抗病能力。4.1 落实好健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4.2 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途 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 突发事件的能力。4.3 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传染病的专题教育,增强群众识别腐败变质食 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增强群众对各种传染病的认识,提高防疫 抗病能力4.4 倡导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

8、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倡合理营养, 不断增强体质(二)监测报告1、临床医技各科室人员做好日常监测工作。2、要与卫生行政部门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 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3、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不明 原因发热、腹泻或疑似传染病例进行登记,按程序及时上报,必要时采取进一步 的隔离措施。4、严格执行医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各科室发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应及时报医教科,医教科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 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报告程序如下: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

9、序医教科、护理部(协调医疗工作)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中毒)4.2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注:1、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者同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报告。4.3、各类传染病报告时间严格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4.3.1、限时报告: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4.3.2、报告责任人:各科室、部门发现上述情况的当事人和接到报告的当事 人,既是报告工作的责任人。4.3.3、院内会诊工作:重大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群体发病、中 毒等)网络直报前须经院内(或县内)专家会诊。4.3.4、 资料归档管理:各科室应妥善保管传染病登记本 。院感科应妥善 保管科室的各种报告单、报告卡,保存期限 3年

10、,到期经报分管院领导批准后可 销毁。(三)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 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等级,结合医院 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1、传染病1.1、一般突发事件1.1.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1.1.2医院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1.1.3医院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1.1.4 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公 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 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11、。1.2 、重大突发事件1.2.1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医院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 提高全体职工和病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1.2.2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 医院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 医学观察 和消毒等工作。1.2.3 医院根据情况,及时向全体职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1.3 、特大突发事件1.3.1 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不组织各类大型集体活动, 调整大型会议时间; 不安排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1.3.2 对各科室、办公室、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1.3.3 医院每日公布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1.4 、医院内疫情 院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县

12、疾控中心、卫生局的指导下,启动相应 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1.4.1 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 相应调整工作方式。 出现 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病人和工作人员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上报疾控中心。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 上疑似病例,在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时 所有密切接触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 施,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院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隔离 范围。1.4.2 采取隔离措施的人员,要做到服从统一指挥和安排。1.4.3 尊重和满足隔离人员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 信息

13、。对职工和病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 医院稳定。2、食物中毒 一旦发生院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应做好下列工作:2.1 、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县卫生 局;2.2 、立即对发病人员进行救治,需转上级医院的病人应及时转院。2.3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 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2.4 、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 品;2.5 、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医院正 常的工作秩序;2.6

14、、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整改意见,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3.1 、迅速报告疾控中心、县卫生局、请求派遣专业人员到医院进行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3.2 、及时对受害人员进行救治。3.3 、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3.4 、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 究责任。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理1、医院发生内涝,致使低洼处、地下设施等遭遇威胁时,后勤科立即组织人 员施救,并对必须关闭或暂停使用的电力设施设备、自来水二次供水设施等,令

15、 专业人员实施暂停措施,对内涝水患及时抽排处理,同时封阻可能进水的楼道、 翻水倒灌的地下水道口,重点保护重要设备设施和二次供水的建筑群,避免水患 进入。如水患已涌入保护部位,立即组织人力抢救可能被淹的设备,启动排水设 备抽派进入保护建筑重点部位洪水,全力保护国家财产。2、江河洪灾涌入医院,严格执行县防洪指挥部抗洪抢险部暑,并积极召集抢 险队开展院内自救。首先转移低洼区域内的病人至高层建筑,再视其灾情抢救贵 重设备设施等财务。后勤科在组织施救的同时,要加强护院队、治安保卫人员巡 逻守护工作,保护被淹建筑内的财物,保护转移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定点定人 值勤,并向病员和员工进行安全宣传,使之再洪灾时不发生人患。二、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1、震前有预报的地震灾害,紧急执行县指挥部统一部署,及时转移可能出现 垮塌建筑内的病员和公私财物,同时组织医疗队,抢险队、保安队对人员和财产 安全提供保障。2、震前无预报的害发地震灾害, 后勤科要以最快反应最快速度组织保卫人员, 召集抢险队、医疗队物资供给队等若干救灾组队成员投入救灾。首先抢救被困人 员、受伤伤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