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法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97945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的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际交往的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际交往的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际交往的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际交往的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的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的法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交往的法则黑铁法则:“他人怎样对待我,我亦这样对待他人。” 白银法则:“我不愿意他人加诸我的事情,我也不加诸他人。” 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黄金法则:黄金法则出自基督教圣经新约中的一段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 怎样待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 的处世原则。其实,这条法则早在 2500 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就说过:“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金箴”不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去看,都是正确无疑的,而且几乎适用 于一切条件和场合。作为一种个人价值的评判准则,“黄金

2、法则”的公正性是毋 庸置疑的,在普通民众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同。你无法统计出世上有多少事是在“黄 金法则”的指导下完成的。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黄金法则”似乎难以解决 纷繁复杂的所有的问题,夕阳西下的客观规律缓缓降落在它的头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毫无变通地遵照“黄金法则”行事你喜欢别人怎么对 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意味着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你首先是从自身的 角度出发的。其言外之意是,我们大家都是毫无差别的,我想要的或希望的也恰 恰是你想要和希望的。事实是,人们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以对待这些人的方式去对待另外一些 需求、愿望和希望都大相径庭的人,显然会遭到拒绝和排斥,甚至导致冲突。另外,

3、“黄金法则”基本上是从消极的方面着手的。也就是说,它着力于避免矛 盾纠纷,它关心的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是否被遵守。而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我 们的人际关系,仅做到这一步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建议在本着尊重“黄金法则”的主旨的原则下对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一点点 修正。我们认为,在生意场上常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和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诀 窍就在于遵循“白金法则”:白金法则: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 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研究的成果。 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 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

4、行为,运用我们的智能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 舒畅。“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 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 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这当然就使得他 们更容易对你产生认同。在现今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大家的喜好需求也随着千变万化,莫衷一是。所以当 我们在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再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希望别人如 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人”时,往往只能达到“自已”猜测对方满意,而未 必是“对方”真正的满意。如果想要达成对方100的满意,

5、就必须从对方的立 场来考量;“别人希望我怎么对待他们,我就怎么对待他们”,现今大家耳熟能详 的“以客为尊”、“顾客满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原理,至少不会冒犯别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只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适用于价值需求一致的 文化社会。“人之所欲,才施于人”,是人际经营的白金定律,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价 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无往不利,其正做到 100地让顾客满意。正因为洞察到他人的某种情感需要,商家顺应地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每个很在行 的商人都知道,如果你在一个国家,比如说在日本做生意,就必须学会了解和尊 重当地特定的文化习俗,注意文化差别。可

6、能你得学会如何鞠躬,或如何用筷子 吃饭,或如何在与人打交道时表现得更谦恭、驯顺、温和。很显然,“白金法则”并不是游离于“黄金法则”之外独树一帜的东西。相反, 你可以称它为后者的一个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白金法则”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都有 他或她自己审视世界的方式。这些江山易改而本性不改的禀性,如果用一个相当 概括性的语汇来描述,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行为模式或个性风格。我们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传达个性风格的方式和途径,我们握手的方式,碰到不耐心的事时排解情 绪的方式,我们办公室的布置方式,我们做决断的方式,打电话时我们或简捷利 落或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方式以及

7、诸如此类种种其他的方式方法,都可以 传达出我们个性风格的信息。学会“读”懂这些信息的“符号”,准确识别他人 的个性风格可算得上是一种本事,其目的是据此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减少和避 免冲突及不快的发生。在此基础上,“白金法则”指导你根据他人的性格特征、 兴趣爱好,采取相应的行动,使你的事业获得极大的成功。白金法则较黄金法则更胜,对我们成功的人际关系指导意义更大:几乎适用于商 场、官场、职场、情场等各种场合。人际交往法则 之 3A 法则 在英文字母中A排名老大,人们往往把A当做好的代名词,无论是考试还是议 评,A在许多方面都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最好结果,在人际交往中就有一个法则, 就由 3 各 A 组

8、成,他囊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受人欢迎的所有秘密。如果你掌握了 他就如同人们对字母A的喜爱一样,你也会成为一个最受人欢迎的人。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了一个3A法则,其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 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善良、尊重、友善之意。3A 法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接受对方(accept)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人家最讨厌他,最不喜欢他呢?做人比较刻薄的人。一 个真正受欢迎的人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人。实际上我们知道那个最不受欢迎 的人他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古人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 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职位不一样,社会阅历不一样,

9、 待人接物的风格和具体做法它往往不同。有鉴于此,你接受别人实际上是最重要 的。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现实,相当数量的同志不太接受别人,说 好听点他叫自以为是,说难听点他叫嚣张放肆,目中无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他在待人接物中是接受别人。从交际礼仪的角度来讲,要接受三个要点: 1、接受交往对象。一个有教养的人 你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 2、接受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一个真 正有教养的人是见多识广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他就比较容人,少见多怪的人他就 比较不容人。礼仪就是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对方的选择。一个国家,一个地 方,他的风俗习惯就是他的选择,习俗者实际是文化一个沉淀。 3、接

10、受交际对 象的交际礼仪。对人不能吹毛求疵,对人不能过分得刻薄,尤其不能拿自己的经验去勉强别人。二、重视对方(appreciate欣赏)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有的人他倒也是重视别人,但是他重视别人是重 视什么呀?找人家毛病。重视不是去找毛病。重视别人就是你要学会欣赏别人,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嘛。例如接受别人的名片要说谢谢,一定要看,一定要毕 恭毕敬的放到上衣口袋里去。跟人打交道时你要知己知彼,譬如对你要对对方的 名字、头衔、单位这种事你要清楚。你重视人家不是让人家尴尬和难堪,你是表 示欣赏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从来都是一个虚心的人,要学会欣赏的重视。三、赞美对方( admire)欣赏地肯定对

11、方,以欣赏的态度去肯定对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持一种欣 赏的态度去看,跟人交流,他讲的再多我不可能什么都接受,但是总有一个角度, 一句话对我有启迪吧。这样的话我就有一种进步,就是一种视野的开阔,它就是 虚心。肯定别人实际上是肯定自己。当然要赞美别人你也要有一个角度问题,不 注意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赞美对方要实事求是,要赞美别人的长处。3A 法则是我们向别人表达善意的可操作技巧,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受欢迎 的人是会大有补益的,倘若你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这样的有效沟通,将使你更好的 被交往对象所接受,将使你成为更加受欢迎的人,将有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形成 良好的形象。人际交往中的白金法则

12、社会人,总免不了交往。但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很难处理。最近,百 家讲坛正在播放礼仪教授金正昆的演讲,对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做了精彩 的论述。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白金法则。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 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共同研究的 成果。其精髓就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 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 畅。“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 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

13、。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 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这当然就使得 他们更容易对你产生认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做到,交往要合法,并在此基础上,再以对方为中 心。看对象,讲规矩,了解人,尊重人。那就要换位思考,有效沟通。尊重别人, 很简单,就是尊重别人的选择。别拿自己折磨别人,也别拿别人折磨自己。道理 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很难!第一,就是“施与人之所需”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个中性的行为, 如果从功利自私的角度来看,是在利用和迎合;如果从善意助人的角度来看,便 是以他人为中心。第二,就是“学会适当暴露自己”的原则。在现实生活

14、中,学会“暴露 自己”不仅可以让别人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自己也可以借此机会认识别 人,了解别人,合理沟通。第三,就是“令别人觉得其自身重要”的原则。渴望被承认,被了解是人类 一个最普遍的特征。在人际交往中,应尽量使别人意识到它自身的重要性。善于 倾听,选择话题以及交谈中学会微笑,赞美等,便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第四,就是“勿过度投资”原则。根据人际交往交换的理论,对一个有 劳动能力,智力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但过度的付出往往 造成交际中的消极后果。关心有度,过度关心也许就是伤害。能够做到这些,就能把握人际交往的核心。但,让人人都喜欢你是不可能的, 让多数人喜欢你,则是可能

15、而且必须的。我们不能改变天,但能改变心态。心态良好,在交往中有很大优势。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够承受; 教人家做善事,不可要求过高,需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这,大概就是白金法 则的要害所在。人际交往的 3A 法则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曾经提出来一个人际交往的所谓 3A 法则。其基本 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注意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我们的 善良,尊重,友善之意。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对家人也好,对外人也好,对 上级也好,对下级也好,对同事也好,我们都要表达自己的尊重,友善。礼者敬 人也,

16、礼就是以尊重为本。但是在尊重和规范之间它有个桥,就是要善于表达。 布吉林认为,就是要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人家的善意才能够被人家容忍和接受。(金 正昆)为什么叫 3A 法则呢?接受对方,其英文单词是:accept (接受)重视对方,其英文单词是:apprecidte (欣赏) 赞美对方,其英文单词是: admire (赞美)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叫3A法则。3A 法则并不难,其核心就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就是一个“善”字。因 为赞美别人其实也是赞美自己。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那道理多了去了, 说也说不完。但只要记住一个善字,那在人际交往中,就能得心应手,博得大家 的喜欢,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许多。但是,总有人以清高为由,而鄙视他人。不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无友善 之心,有冷落之意。那结果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