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979279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质量评估四(七九年级)(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走进“东方湿都”,这里物产丰ro,鹤舞鹿鸣,一派原生态秀美风光;漫步“海盐之城”,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满眼望去处处呈现出新城市的靓丽景象。科技馆、艺术中心、海盐搏物馆,犹如一颗颗晶萦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清澈明净的串场河畔。(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丰ro清澈()(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改为改为2.(20

2、13扬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B.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D.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得满城风雨。3.下列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2分)2013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10多天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的造成空气污染,雾霾天气在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极为不便的同时,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患者明显增多。答:(1)_(2)_4

3、.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句子。(3分)选择阳光,执着向上,日子清亮;拥抱阳光,绽露笑颜,生命很美。把自己当成一棵小树吧,一棵清新的小灌木,在洒满阳光的日子里,自由伸展柔韧而健康的枝条; , ,;把自己当成一条小鱼吧,一条快乐的小金鱼,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快乐摆动轻快而幸福的尾翼5.名著阅读。(3分)(1)西游记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请从唐僧师徒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某个情节,说说体现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1分)答:_(2)美国作家赛珍珠在翻译水浒传时,将它的英文译名定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对此译名的看法。(2分)答:_ _ _6.根据提示默写。(7分)(1

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2),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3)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5)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7.(2013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八达岭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5月2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自己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该事件迅速引来网友关注与热议。25日,被证实涂鸦文物的当事学生的家长

5、向公众道歉,向埃及方面道歉。(1)某些国人喜欢在中外文化古迹上涂鸦,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3分)答:_(2)如果你在这位学生身旁,发现他将要在神庙的浮雕上涂鸦,你如何劝阻他?(3分)答:_二、阅读品悟(4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甲)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百丈山记(节选)朱熹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注】深昧:深暗。瀵(f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

7、。紫翠重叠:群山在夕阳照耀下,或紫或翠,重叠相映。8.解释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语。(2分)(1)猛浪若奔()(2)互相轩邈()(3)日光烛之()(4)日薄西山()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_ _ _(2)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译文:_ _ _10.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5分)(1)(甲)文中最能概括所写景色的特征的句子是:。(乙)文描绘瀑布突出了其的特点,描绘云海突出了其 _的特点。(2)在感情的抒发上,(甲)(乙)两文是不同的。(甲)文流露出,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

8、高洁之趣。(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百丈山的。1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2段描绘“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B.(甲)文是一篇骈体文,文中大量使用了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给人以美的感受。C.(乙)文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既点出石台之东景致不好,又告诫游者此处险要,不要前去游玩。D.(乙)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

9、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二)(2012福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

10、。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地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

11、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地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

12、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