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97860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常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 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疼痛为最突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 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 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 24-48 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体温可升至 38 度左右,很少超过 39 度,持续一周。3胃肠道反应: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4心律失常:见于 75%-95% 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 1-2 天,24 小时内最多见。室颤 是心梗早期

2、,特别是入院前最主要的死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前壁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5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6血压: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防止心源性休克,必要时及时通知医师。【护理要点】1休息与饮食:发病 12 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告知病人 及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 有利于缓解疼痛, 解除焦虑, 取得合作。 起病后 4-12 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度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2给氧:常规给氧,氧流量 2-5L/min

3、 ,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监测: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3-5 天,除颤仪处于随时备用状态。医务人员需高度负责,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4药物护理:阿司匹林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为治疗常规用药,注意用药剂量用法准确。5疼痛护理: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并监测血压变化。6. 溶栓护理:询问病人有无溶栓禁忌症,年龄75岁者,选择溶栓治疗时应慎重。协 助医师做好溶栓前检查,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过敏、低血压、和出血。7. 对症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心律,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的心律失 常,甚至猝死。控制休克,积极治疗心律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以应用利尿剂为主8

4、. 活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活动计划。9. 排便护理:采取通便措施,保持大便通常。【 健康教育 】除参见“心绞痛”病人的健康指导外,还应注意:1. 疾病知识指导:指导病人积极做到全面综合的二级预防,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 为便于健康指导, 归纳为以 ABCDE 为符号的五项原则。 该原则也适用于心绞痛病 人,故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 ABCDE 原则。 AMI 恢复后的所有病人均应调节饮食, 可较少再 发,即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要求饱和脂肪站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v 200mg/d。戒烟是Ml后的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研究表明AMI后继续吸烟再梗死和死亡危险增高22%47%

5、,每次随诊都必须了解并登记吸烟情况,积极劝导病人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2. 心理指导:MI 后病人焦虑情绪多来自对今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担心,应予以充分理解并指导病人保持乐观、 平和的心情, 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告诉家属对病人要积极 配合和支持, 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 生活中避免对其施加压力, 当病人出现紧张、 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 应予以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 必要时争取病人工作单位领导和同 事的支持。3康复指导:加强运动康复教育,与病人一起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病人出院后 的运动康复训练。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也对病人有益。无并发症的病人,MI后68周可恢复性

6、生活。性生活应适度,若性生活后出现心率、呼吸增快持续2030分钟,感到胸痛、心悸持续15分钟或疲惫等情况,应节制性生活。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 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 以后部分病人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对重体力劳动、 驾驶 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4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MI 后病人因用药多、 用药久、 药品贵等, 往往用药依从性低。 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途径, 健康教育时应强调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指导病人按医嘱 服药。 列举不遵医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 让病人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告知药物 的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并教会病人定时测脉搏、血压,发

7、护嘱卡或个人用药手册,定期 电话随访,使病人“知、信、行”统一,做到不断自我校正,提高用药依从性。若胸痛发作频 繁、程度较重、 时间较长, 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 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 应及时就医。5照顾者指导 MI 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出院指导】1 告诉病人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的重要性,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2合理安排活动,胸疼发作频繁时,需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活动;稳定期可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能锻炼, 以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 绝对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 因为搬抬重 物时必须弯腰屏气,易诱发心肌梗死。3按

8、医嘱服药,能自我检测药物的副作用。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外出时随身携带硝 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告知硝酸甘油的使用和保管方法。4交代病人及家属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风刺激、饱餐、用 力排便等。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浴室门不要上锁, 以防发生意外。5定期复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若出现心绞痛加剧,含服硝酸甘油 无效, 出现特殊不适,如心悸、 气喘、浮肿或服药期间发现疗效不理想和出现异常者应立即 就诊。不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疼、肩周炎、上腹痛等,为防止误诊,可先按心绞痛 处理并及时就医,告知病人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肝功

9、能等。第二节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左心衰竭(1)肺淤血: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咯血。( 2)心排血量减少 :疲乏、虚弱、头晕、尿少 。( 3)低血压 。(4)发绀。( 5)出汗 。(6)心尖部舒张期。( 7)两侧肺底湿啰音 。2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1)消化道症状 : 上腹部不适、畏食等( 2)水肿 、颈静脉怒张 、 肝颈静脉回流征、 肝大腹水3全心衰竭 临床常见先左心衰后右心衰,病人同时出现肺淤血及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减轻。【护理要点】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心功能 II 级适

10、当限制体力活动, 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心功能 III 级严格 限制一般体力活动, 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 心 功能 IV 级须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注 意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限 制钠盐摄入。因利尿剂有排钠作用, 服用利尿剂的病人, 可适当放宽钠盐摄入量, 以免发生 低钠血症。4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必要时应取半卧位。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应取端坐位,并可吸入经30%50 %酒精湿化的氧气以降低

11、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效果。在进餐或排便后应给予适当增加氧气吸入。5根据护理级别,加强病室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变化应积极配合医生诊治。6长期卧床病人, 因水钠潴留导致不同程度的水肿, 应加强皮肤护理, 避免发生褥疮。 卧床期间可根据病情尽早做适量活动,避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的 发生。7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 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的健康宣教计划。8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应用洋 地黄类药物,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及其副作用。应用利尿剂时,

12、应观察尿量变 化,根据医嘱,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现象。【健康教育】1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加衣,预防感冒。2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情绪稳定,不要大起大落过于激动。3控制活动强度,活动要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原则。4夜间睡眠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5指导患者注意体重的变化,观察足踝部有无水肿,有无气急加重、夜尿增多、厌食、 上腹饱胀感,如有心衰复发,应及时纠正。【出院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对心衰高危阶段的A 期即应强调积极干预各种高危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及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可增加心力衰竭危险的行为,如吸烟、饮 酒,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如感染

13、(尤其呼吸道感染) 、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 输液过快过多等。 育龄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决定是否可以妊娠或自然分娩。2 疾病知识指导: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 定,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宜过饱。根据心功状态进 行体力活动锻炼。3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病人及家属应掌握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与不良反 应。服洋地黄类药物时, 应学会自测脉搏,若脉率节律改变并出现厌食,应警惕洋地黄毒性 反应,及时就医。病人每天测量体重,定期随访。当发现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诊。第三章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脑梗塞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心

14、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测血压时须测双上肢血压,左右相差20mmHg,报告医生。2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肌力、肌张力、言语功能、视觉、头痛情况。3腹部体征。4大小便情况。5皮肤情况。6过去疾病、手术史,用药情况。【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对有抑郁的患者按医嘱予抗抑郁药物。2饮食:吞咽功能正常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予糖尿病饮食,戒烟酒。 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大便通畅。3体位与活动:急性期一周内卧床休息为主,每1-2 小时翻身一次,偏瘫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4基础护理:保持口腔、会阴清洁,必要时口腔、会阴护理每日2 次。5呼

15、吸道护理:呼吸困难、胸闷等,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改面罩吸氧。协助翻身、 鼓励做有效的咳嗽咳痰。6安全护理:床栏拉起,加强陪护,预防跌倒/坠床、拔管、烫伤等意外事件。7根据医嘱监测血压。8用药的护理 :(1) 抗凝药皮下注射在腹部脐周 5cm 以外,避开疤痕结节血管处。(2) 阿司匹林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3) 甘露醇快速滴注,一般 15-30 分钟滴完,防止渗出。按医嘱记尿量或出入量,监测 血电解质等。9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肢体按摩和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采取相应的主动和被动 运动,一般川级肌力以下以被动运动为主,川级肌力以上以主动运动为主,坚持语言训练, 避免劳累,生活要有规律。10 预防复发: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定期门诊检查,动态了解血 压、血糖、血脂变化和心脏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 健康教育 】1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2规律生活,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3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 出院指导 】1戒烟酒,有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如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