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97567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测量内容技术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附件1: 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5、本工程招标及答疑文件、图纸。第二节测量工程内容针对本工程特点,本工程主要测量工程内容见下表:序号主要测量内容1全场区控制网的建立和测量2地下结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测量3地上结构平面和高程控制第三节测量设备配备仪器名称标称精度用途数量设备图片全站仪11mm+D*10-6建筑物平面控 制网测量

2、1:空!;电子水准仪0.3mm/km高程控制网测 量3k激光铅直仪土1/200000轴线投测,平 面控制网竖向 传递3第四节场区控制网的建立进场后,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实地踏勘点位并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以此为基准,布设 附合导线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场区平面基准点的测设:首先校核业主给定的基准点,利用全站仪布设符合导线,将导线平 差结果作为场区的平面控制网。使用Dini电子水准仪按照国家二等水准的要求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平差后的结果,作为 场区的高程控制点。基准点埋设示意图1.1 附件1: 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第五节建筑物控制网的建立1、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建筑物轴

3、线控制网是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结合现场的施工要求及建筑物本身的形状, 把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布设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以便于以后施工放样进行校核。本工程使用电 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单体分别测设轴线作为每个建筑 物轴线控制网。本工程主要工程轴线控制网布置如下:地下结构轴线控制网布设示意图地上以建筑为例,控制网布设如下:建筑控制网布设示意图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围护示意图2、建筑物标高控制网首先复核场区高程控制桩,校核无误后,使用Leica NA720水准仪按国家三等水 准测量标准将标高控制点引测到建筑物,作为建筑物的标高基准点。第六节混凝土结构施工测量1、0.000

4、以下施工测量(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 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为1,测距精度为:土 (2mm+2ppm.D )的电子全站仪。(2) 轴线投测地下施工阶段的轴线投测,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后视主控轴线,利用正 倒镜的方法进行投测,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如下图所示。基坑轴线投测示意图(3) 细部线放样控制轴线投测完毕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洽商,首先放样其它设计轴线,并检 查校核,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依次放样柱、墙、门窗等,弹墨线,用红油漆标注。细部线放样示意图(4)

5、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 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 施工的影响。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抄测示意图(5) 立模时的控制测量1) 中心线平面控制界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弹好墙柱外皮 +500mm控制线,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 平面位置及高度。2) 立模时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 来校核模板的位置。2、0.000

6、以上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网传递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轴线传递采用内控法。引用激光经纬仪配合电子数显激光 靶,进行轴线竖向传递,确保工程测量放样精度。由于本工程楼层较多,控制点采用分阶段传递的方法进行,接力层在12层。内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2) 控制点的转移待首层结构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利用全站仪将轴线全部投测至首层 结构板上,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内控点的工作。由外部控制向建筑物内部转移时,其投点误差,一级不超过2mm; 二不应超过 3 mm。本工程选用一级。(3)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内控点的布设及选型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形状,组成相应图形,为保证轴

7、线投测点地精度,内控点要形成闭合几何图形,以提高边角关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 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 合图形,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下面以L1楼为例布设内控点如下图: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4) 内控点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 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X200mm的孔洞, 以便轴线向上投测。(5) 楼层平面放线待本施工段所有内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 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各条轴线的测放。第七节测量技术资料1、资料执行规范本工程的测量资料编制,必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 范 (GB/T503282001)及相关地方的规范。2、资料汇编要求测量技术资料应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所有测量资料必须做到:表格规范、格式正确、 记录准确、书写完整、字迹清楚、汇编齐全、分类有序,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部门对 建筑施工资料编制的管理规定。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