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97397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十五)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 湖南长郡中学质检)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 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13题。 【导学号:92040057】新璽生态河堤1 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2 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A. 喜阴凉

2、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3. 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A. 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1. D 2.B3.D第1题,读题干信息,传统河堤硬质牢固。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 功能,B错误。生态带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岸)的冲刷,保护河岸,选 D。第2题,读图,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 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

3、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选B。第3题,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 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选D。(2018 长春一模)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年5月1314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图中实线表示能见度等值线(单位:千米),虚线表示沙尘暴的位置和时间。读图,回答46题。7护9053*4. 沙尘暴最强时间发生在 ()A. 13日02时B. 13日08时C. 13日20时D.14日20时5. 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所经地区的最显著风向是()A.偏南风B.偏

4、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6. 乌鲁木齐没有受到此次沙尘暴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河网稠密B.植被覆盖率高C.山地阻挡D.距沙漠远4. B 5.D 6.C 第4题,图中显示该区域能见度最小值出现在13日08时,则该时段沙尘暴最强。第5题,图中日期由西向东推移,则沙尘暴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同时能见 度等值线也是大致向东弯曲、延伸。说明最显著风向为偏西风。第6题,从图中喀什、和田,以及敦煌等城市可看出,此次沙尘暴主要影响天山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地区,而乌鲁木 齐位于天山北麓,受天山阻挡而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2018 福建莆田一中测试)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

5、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和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lire盐池护曜堤堰弹系亦意图DN537. 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A. 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B. 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C. 降水带来盐分在湖内累积D. 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8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 ()B.夏季D.冬季A.春季C.秋季9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 堤一蓄洪和滞洪的作用B. 渠一导流和分洪的作用C. 河一供水和泄洪的作

6、用D. 滩一阻挡隔离山洪作用7. C 8.B9.B第7题,与运城盐池的形成相关的是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降水不可能带来盐分,选G第8题,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利于晒盐,其他季节没有这个季节气温高,选B。第9题,堤主要是阻挡水注入盐池,不是蓄洪和滞洪的作用,A错;渠主要是导流和分洪的作用, B对;河主要是排水,不是供水和泄洪的作用,C错;滩主要是蓄水作用, D错。(2018 浙江镇海中学测试)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 要条件,常以700 hPa、温度0.0 C和850 hPa、温度v 0.0 C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7、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C )。据此完成1011题。10.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11. “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10. B 11.C 第10题,常以700 hPa、温度0.0 C和850 hPa温度v 0.0 C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赣州符合条件,选B。第11题,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诗词说明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从现在情况来看,天 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Co 、非选择题12. (2018 河北唐山一

8、中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岛,北距土耳其40公里,东距叙利亚 96.55公里,南距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 402.3公里。全岛分为三个主要气候区:中部低地平原气候最干热; 山区,雨量最大而日照最少;沿海地带介于两者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山地可达6001000毫米,但多集中在 12月至次年3月。岛上没有常年河流,只有少数 间歇河,平时取用地下水。常住人口约117万(2015年)(1) 分析中部低地平原气候干燥的原因。(2) 分析塞浦路斯无常年河流的原因。(3) 有人认为塞浦路斯可以通过大力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不合理

9、性。(4)我国某公司计划到塞浦路斯投资建设海水淡化厂,你认为是否可行?请为该公司的决 策做简要的市场投资评估。解析第(1)题,主要从地形条件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处于特罗多斯山的背风坡,降 水较少;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离海较远,水汽少。第(2)题,主要从气候条件进行分析。雨季时间短,降水量不大,河流流量小;旱季时间长,蒸发旺盛,地下水位 低;河流缺少冰雪融水、 地下水补给;岛屿面积小,河流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小。第(3)题,主要联系地下水的储量和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危害进行回答。第(4)题,探究开放题,可行,主要从海水淡化的技术和海水淡化的市场进行分析评估。(不可行,主要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10、,从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市场的消费量进行分析说明不可行的原因。)答案(1)处于特罗多斯山的背风坡 (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海拔相对较低, 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位于岛中心区域,离海较远,水汽更少。(2)雨季时间短,降水量不大,河流流量小;旱季时间长,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低;河流缺少冰雪融水、地下水补 给;岛屿面积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小。(3)雨季短,降水量少,下渗量小;旱季时间长,蒸发旺盛,地下径流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加剧水位下降,甚至可能引起 海水倒灌;破坏地下水循环,导致水质下降。(4)可行 淡水资源缺乏;距离亚、非、欧大陆较远,进口淡水成本较高;海水淡化的市场前景好;海水淡化

11、技术日渐成熟;远离大 陆,水质好且海水量大。不可行 海水淡化工程投资大,耗能多;该海域海水盐度较高, 淡化成本高;冬季降水较多,有季节性河流及地下水; 人口较少,淡水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经济增速较缓,市场空间有限。13.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例口捷碱荒呛河世甲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乙新加坡位置图(1) 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甲列举三项。(2) 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 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乙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根据图中盐碱荒地、河流、海港等信 息不难作答。第(2)题,该题涉及新加坡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知识。太阳能、风能的分 布与气候关系密切。由新加坡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处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光照少,该气压带内无风或微风。答案(1)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2)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 近地面风力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