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97245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5月最后一卷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5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则易于枯萎。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标签是认知上的_,以及对_式教条的渴望,而公民的理性乃至德性需要好的制度来_。A. 懒散墨守成规滋润 B. 懒惰墨守成规滋润C. 懒散一劳永逸滋养 D. 懒惰一劳永逸滋养2. 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房的一项是(3分)()A.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B.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C. 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 D. 斗酒

2、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但丁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_;_,_。_,_。_。清算社会历史的和精神观念的陈腐垃圾的基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每前进一步总要有一批思想家最先挺身而出事实上,这种但丁精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历史进步 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忏悔意识和进取意志而个人、民族和人类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A. B. C. D.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

3、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科学活动是累积和渐进的,阅读科学史犹如登山,有时我们也可能跑一小段下坡路,或是绕过斜坡,但总的方向还是向上的,每个科学家都可以从前人达到的最高水平起步。相反地,艺术史则是一片冰天雪地,这里参差不齐地散布着许多小山。你可以攀登这些山峰中的一个,并达到极点但却不能继续登高,只得下山回到平地,不断地重新开始。A. 研究科学和艺术都要关注过去和未来。B. 科学史和艺术史的阅读方法各不相同。C. 科学发展是累积渐进的,艺术发展是非连续性的。D. 科学活动经久不衰,相反地,艺术活动短暂易逝。二、 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狂士桑悦蒋一葵桑悦,居

4、海虞之沙溪。家贫亡所蓄书,从肆中鬻得,读过辄焚弃之。时以孟轲自况,每书刺曰:“江南才子桑悦。”十九举乡试,春闱策有“胸中有长剑,一日几回磨”等语,为吴检讨汝贤所黜。又作学以至圣人之道论,有“我去而夫子来”等语,考官缩舌曰:“岂江南桑生耶?狂士!”遂下第。再试春闱得乙榜,年二十六,籍误以二为六,请谢不为官,不许。调邑博士,大学士丘浚慕悦名,召令观所为文,绐曰:“某先辈撰。”悦心知之,曰:“明公谓悦不怯秽乎?奈何得若文而令悦观。”浚曰:“然则,生试更为之。”归撰以奏,浚称善。逾年,按察视学者别浚,浚曰:“吾故人桑悦,幸无以属吏视也。”按察既行部抵邑,不见悦,顾问长吏:“悦今安在?岂有恙乎?”长吏素

5、衔悦,皆曰:“无恙,自负不肯迎耳。”乃使吏往召之,悦曰:“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按察久不能待,更两吏促之,悦益怒曰:“若真无耳者!即按察力能屈博士,可屈桑先生乎?为若期三日,先生来;不三日,不来矣。”按察欲遂收悦,缘浚不果。三日,悦诣按察,长揖立,不跪。按察厉声曰:“博士分不当得跪耶!”悦前曰:“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明公贵岂逾大将军?而长孺固亡贤于悦,奈何以面皮相恐,寥廓天下士哉!悦今去,天下自谓明公不容悦,曷解耳?”因脱帽径出。按察度亡已,乃下留之。他日当选两博士自随,悦在选。故事,御史出按郡邑,博士侍左右立竟日,悦请曰:“犬马齿长,不能以筋力为礼,亦不能久任立,愿假借且

6、使得坐。”御史闻悦名,数召问,谓曰:“匡说诗,解人颐。子有诸?”曰:“悦所谈玄妙,何匡鼎敢望?即鼎在,亦解颐。公幸赐清燕,毕顷刻之长。”御史壮之,令坐讲。少休,悦除袜,跣而爬足垢,御史不能禁。寻复荐之,迁长沙倅,再调柳州,悦实恶州荒落,不欲往,人问之,辄曰:“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为柳州岁馀,不堪,思归。会丁外艰,服阕,遂不起。既家居,益任诞,褐衣楚制,往来郡邑间。(选自尧山堂外纪,有删改)【注】 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出自史记,汲长孺,指汲黯。汲黯长揖大将军卫青,卫青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敬重汲黯。 清燕:清闲,闲暇。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A. 每书刺曰刺:讽刺B. 绐曰:“某先辈撰。” 绐:哄骗C. 长吏素衔悦 衔:怀恨D. 博士侍左右立竟日 竟:整,从头到尾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春闱,指明清时期春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B. 博士,古代职官名,秦汉时掌管典籍。文中指最高级别的学位。C.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大多用于平辈之间。D. 服阕,古代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官员守丧期满后可继续做官。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5分)_(2) 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

8、(5分)_8. 第四段中,桑悦的“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_三、 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对酒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注】 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裁:写诗9. 请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_10. 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6分)_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庄子逍遥游)(2) 此中有真意,_。(陶潜饮酒)(3) 风急天高猿啸哀,_。

9、(杜甫登高)(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韩愈师说)(5) 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6) 千古江山,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投我以木瓜,_。(诗经卫风木瓜)(8) 度尽劫波兄弟在,_。(鲁迅题三义塔)五、 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写对子贾大山梦庄是个贫苦的地方,可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很爱贴对子,并且贴得很铺张:街门上贴屋门上也贴,树身上贴个“栽子”,影壁上贴个“斗方”,猪圈的草棚上也要贴个“黑猪满圈”,队里的大车上也要贴个“日行千里”,贴得村里一片火红,十分好看。遇到雪天,白雪红对子,更好看。村里能写对子的人好像不多:一个是西街的黄

10、玉明,一个是东街的路老鹤,后来我也算一个。一到年根,我们就在街上放一张桌子,给人们写对子,东街一摊,西街一摊,大队门口一摊。谁写对子谁拿纸,大队供给墨汁。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件很愉快的工作。暖和的阳光下,人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绕了我,人人喜气洋洋的,情绪像梅红纸。干部们喜欢写新词,社员们喜欢写古词。新词报纸上有,古词在人们心里:春回大地呀,万象更新呀,三星在户呀,五福临门呀尽是人间最美好的话语。有一天,村南口的路老杏也来写对子。路老杏五十多岁了,高大的身材,焦黄的脸,我到梦庄一年了,从没见他和人说过话,人们也不和他说话他头上戴着一顶富农的帽子。治保主任见他拿着红纸过来了,说:“路老杏,你也写对子?

11、”“行么?”他问。治保主任也姓路,叫铁棍,平时脸色如铁,说话像棍,人们都很怕他。这时候,却也笑着说:“行,过年嘛,你写吧!”我却有些作难了,给他写什么词句呢?他想写个“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人们便笑着呵斥他:“不行,你有了福气,我们就该受罪了!”“要不,写个爱国的内容吧?”“你爱国也是假的!”他也呵呵笑了,笑得十分好看。他知道人们是在“批逗”他,而不是批斗他一年到头,他是难得这么一回“批逗”的。他像戏台上的丑角,又是蹙眉,又是咂嘴,抓耳挠腮地表演了一番,然后望着我说:“你是城里的学生,有文化,你给琢磨两句吧!”我想了一下,挥笔给他写了一副:有空多拾粪没事少赶集横批:奉公守法人们看了哈哈大笑,都说我写得好,编得也好,果然有文化。路老杏也很满意,“好,就是它了,年年是它了!”墨迹未干,他便一手提了一幅,飞一般走了。“飞”到拐弯的地方,他还故意蹦了两蹦,像扭秧歌,人们笑得更欢了。那天地上有雪,铁棍放声笑着,竟然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慢走呵,大伯,别摔倒了!”铁棍嗓门大,一声呐喊,震得树上的雪簌簌落了一片。(选自梦庄记事)12. 简析小说第一段的作用。(5分)_1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_14.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意蕴。(6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