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97218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secre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 总论1.1基本资料 1二 总体设计2.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2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2.2.1药剂溶解池 3 2.2.2 加氯间 42.2.3混合设备 42.2.4隔板反应池 52.2.5斜板沉淀池: 52.2.6滤池 5 2.2.7消毒方法 5第3章 水厂平面布置 3.1布置说明 63.2、生产管线设计 6第4章 给水处理厂工艺计算4.1 加药间设计计算 74.2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84.3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94.4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24.5 V型滤池设计计算 164.6 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 234.7 泵房设计 27第5章 水厂高程布置计算5.1、管渠的

2、水力计算 275.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30 第六章 参考文献 301.1基本资料A城市地处东北地区,是一座新型、中等城市,该市实施10年规划,规划拟建一座给水处理厂,采用统一供水方式供给该市的工业企业及居民用水。(学号1-14号设计供水量8万m3/d,15-28号10万m3/d。31-45号12万m3/d。)1)、自然状况城市土壤种类为砂质黏土,地下水位10.00m,冰冻线深度2.00m,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温度30.0,最低温度4.0,年平均温度10.0。主导风向:夏季西南,冬季西北。2)、水源(1)地面水源一条河流贯穿该市南北,其中最大流量900.00m3/s,最小流量200

3、.00m3/s。最大流速3m/s。最高水位100.00m;常水位95.00m;最低水位(97%)90.00m,冰冻期水位92.00m。冰的最大厚度0.70m,无潜冰、无锚固冰。水质监测结果名称单位检测结果浑浊度NTU1060色度度40总硬度mg/L(以CaCO3计)450(mg/L)左右PH值7最高水温20最低水温0.5溶解性固体mg/L800细菌总数个/mL40000大肠菌群个/L290(2)地下水源该市地下水含水层5.00m,大多属于浅层滞水。总硬度达1000 mg/L。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一般来讲

4、,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一般净水工艺流程选择:1.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适用条件:一般进水悬浮物含量应小于2000-3000mg/L,短时间内允许到5000-10000mg/L,出水浊度约为10-20度,一般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2.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一般地表水广泛采用的常规流程,进水悬浮物允许含量同上,出水浊度小于2NTU。本设计采用一般常规的净水处理工艺, 其净水工艺流程如下:、混凝剂滤池絮凝池沉

5、淀池混合原水消毒剂二级泵房市政管网清水池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2.2.1 药剂溶解池 (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水质的混凝处理,是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或絮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压缩胶体颗粒的扩散层,达到胶粒脱稳而相互聚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胶粒被吸附粘结。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Aln(OH)mCL3n-m简写PAC. 碱式氯化铝因效果显著,发展较快,目前应用较普遍,具用使胶粒吸附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的作用。本设计水厂混凝剂最大投药量为30mg/l。其特点为:1)净化效率高,耗药量少除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原水高浊度时尤为显著。2)

6、温度适应性高:PH值适用范围宽(可在PH=59的范围内,而不投加碱剂)3)使用时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4)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三氯化铁低。5)无机高分子化合物。(2). 混凝剂的投加泵前投加:此种投加方式安全可靠,一般适用于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近者。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建造高架溶液池利用重力将药液投入水泵压水管上或投加在混合池入口处。此种投加方式安全可靠,但溶液池位置较高水射器投加: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溶液池高度不受太大限制,但水射器效率较低,且易磨损。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耐酸泵型号25FYS-20选用2台,一备一用.2.2.2 加氯间1、靠近加氯点,以缩短加氯管

7、线的长度。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接触时间不少于30min。为管理方便,和氯库合建。加氯间和氯库应布置在水厂的下风向。2、加氯间的氯水管线应敷设在地沟内直通加氯点,地沟应有排水设施以防积水。氯气管用紫铜管或无缝钢管,氯水管用橡胶管或塑料管,给水管用镀锌钢管,加氨管不能用铜管。3、加氯间和其他工作间隔开,加氯间应有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加氯间和值班室之间应有观察窗,以便在加氯间外观察工作情况。4、加氯机的间距约0.7m,一般高于地面1.5m左右,以便于操作,加氯机(包括管道)不少于两套,以保证连续工作。称量氯瓶重量的地磅秤,放在磅秤坑内,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氯瓶上下搬运方便。有每小时换气8-12

8、次的通风设备。加氯间的给水管应保证不断水,并且保持水压稳定。加氯间外应有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防止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设计加氯间时,均按以上要求进行设计。2.2.3混合设备混合的方式主要有管式混合、水力混合、水泵混合以及机械混合等。由于水力混合难以适应水量和水温等条件变化,且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混合耗能大,维护管理复杂;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其优点是构造简单,无活动部件,安装方便,混合快速而均匀。它是有二个一组的混合单元件组成,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90-95

9、%,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絮凝池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孔旋流絮凝。2.2.4隔板反应池:(1) 使用条件:适用于流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2) 优点:反映效果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3)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大。2.2.5斜板沉淀池:(1) 使用条件:(a)使用与大、中、小型水厂;(b)使用与新建、改建和扩建;(c)受到场地限制,不宜用平流沉淀池时。(2) 优点:(a)水力条

10、件好,沉淀效率高;(b)池体面积小,占地省;(c)沉淀时间短。(3) 缺点:斜管费用较高。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2.2.6滤池V型滤池优点:1、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内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水量小特点。可节省反冲洗水量40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2、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 3、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

11、果和充分利用滤料排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故采用v型滤池2.2.7消毒方法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采用被广泛应用的氯及氯化物消毒,氯消毒的加氯过程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第3章 水厂平面布置3.1、布置说明水厂占地面积24000m,因地制宜并考虑到远期发展,工艺采用水厂现行布置,流程力求简短,适当增加绿地,使水厂里面丰满。当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个数和面积确定之后,根据工艺流程和构筑物的功能要求,结合地质和地形条件,进行平面布置,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处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和管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