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发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97159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的生长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的生长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的生长发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的生长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的生长发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从器官生长发展的特点看:可分 成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 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 分蘖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 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 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 苗期。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二)、幼苗的生长 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 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随

2、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 50的出 苗即为出苗期。不完全叶抽出 1-2 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此时称为 现青。全田有 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 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蘖.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 为幼苗期。二、分蘖期的生长发育从分蘖开始发生到停止的时期称为分蘖期.(一)分蘖发生及条件1、分蘖的发生: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 下萌发起来的侧茎。发生分蘖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 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一般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穗型也大。由主茎长 出的分蘖称

3、第一次分蘖,由第一次分蘖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依次类推。生 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蘖多,二次分蘖少,三、四次分蘖更少.而杂交稻二、 三、四次分蘖均有发生。2、分蘖发生的条件:分蘖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蘖特性差异较大, 籼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 分蘖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蘖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C、水温1617。 最适宜气温为2831C,水温32-34C.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 作用.三是光照强度:植株过繁茂,栽插过密、荫蔽严重会降低有效分蘖率。四 是肥料:肥料充足时,分蘖快而多,返之,慢而少.五是插秧深度:浅插对分蘖有利,

4、分 蘖早而多;插秧深,分蘖节位高,分蘖迟而少。(二)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分蘖的有效和无效,是以能否抽穗结实为标准。一般抽穗后结实粒在 5 粒以 上为有效分蘖,反之,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 种有效分蘖期为7-12 天,中熟品种为1418天,迟熟品种为 20 天左右。生产 上常以全田 10植株开始分蘖为分蘖始期;以 50%的植株分蘖时为分蘖期; 80植株分蘖时为分蘖盛期。三、叶片的生长 水稻的不完全叶和第一、二完全叶在成熟种子中就已分化形成,以后的叶则 是由茎端生长点分生组织分化而来。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茎端生长点即停止叶 原基分化,至此叶片数就固定了。主茎1-3叶在幼苗

5、期生长,最后3-4 叶是在 幼穗分化期发生,其余叶片在分蘖期发生。主茎的出叶速度,离乳之前出生的三叶片,约 3 天左右,分蘖期出叶间隔为 5-6天,拔节期约7-9 天,主茎叶片数因品种生育期长短而异,一般95120 天 的早稻约1013叶,125 天-150天的中稻品种1415叶,生育期150 天以 上的一季晚稻主茎叶片数在16 片以上。四、根的生长水稻栽培时,秧苗发根节位只有 2-3 个,随着植株生长,发根量逐渐旺盛, 至拔节抽穗前发根量达最大值。根系发展的好坏,受环境条件影响,一般泥温在 25工以上发根力最强。15工以下发根缓慢,土壤通气良好、氮素营养水平高发 根力强。温度、氧气、营养等条

6、件不协调,不但新根少,还会黑根,出现地上部 分僵苗。所以,要促进分蘖早发,达到增穗的目的,首先要抓好发根。五、茎的生长 水稻茎节在分蘖期呈密集状,到分蘖末期,从基部节间开始伸出。早、中稻 当第一节间长1厘米,晚稻达2厘米时,称为拔节。当有50植株第一伸长节间 伸长达上述标准时为拔节期.茎的生长有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两种,基部节间由明显伸长到接近固定伸长 约需7-8 天。六、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植株生长进入分蘖末期,茎杆节间开始伸长,当地上部分节间伸长完毕,幼穗 长大为止,称为长穗期,亦称拔节长穗期。影响幼穗分化的因素:内因主要是品种固有遗传特征。不同品种穗型的差异 较大,在一定的高产栽培水平,才能

7、形成大穗、大粒、多粒的穗型。外因主要是 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30工,昼夜温度大有利于 形成大穗。幼穗分化是一生需水、需肥量最大时,也是光合作用最旺盛期,光照 愈充足,愈有利穗的分化发育,保持浅水灌溉,即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又有利 于土壤氮、磷对稻株的供应。七、结实期的生长发育 稻穗分化形成之后,就依次进入抽穗、开花、授精、灌浆、成熟,这一时期 称为结实期。(一)抽穗 稻穗从剑叶鞘内抽出 1厘米以上时叫抽穗。当全田有10抽穗 时为始穗期,50抽穗为出穗期,80%时为齐穗期。一个穗子从露尖到全出约5 天左右;一株穗子开始露穗到时全株抽出需 710 天,全田从始穗到齐穗需

8、1-2 周。抽穗最适温度为2535C,超过40C,低于20C都不能正常抽穗,甚至包 颈。生产上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C的最终日为粳稻的安全齐穗期;2223C的 最终日为籼稻的安全齐穗期。(二)开花、传粉和授精 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的当天或次日就开花。一天 内早稻上午7时左右开始开花,1112时盛花;晚稻上午89时始花,上午11 时-下午1时盛花,下午时以后很少开花.一穗开花早、中稻约需5-6天,晚稻7 8 天,一株中一般先主茎,再低位蘖、高位蘖.水稻是雌雄同花,当谷粒开颖 的同时,雄花的花药亦裂开,雄花花药随即散落在雌花的柱头上,使雌花受精。 受精过程一般开花后57小时完成。水稻开花的最适温度为30C左右,最低 13-15C,最高为 40-45C。(三)灌浆结实 水稻开花授粉后10天至半月,籽粒的干物质的积累可达 80以上.此时水分含量约 86%左右,米粒中淀粉呈乳白色浆状物,故称灌浆期, 再经7-8 天,米粒中淀粉增加,米粒硬化,粒色及茎、叶呈黄绿色称腊熟期,经半 月左右,谷壳变黄,米粒白而坚硬,完全成熟,称黄熟期。灌浆期最适宜的温度为 25-30C,般以20C为影响灌浆速度的温度光照强度大,对灌浆结实有利。幼穗发育 8 个时期外部形态的差异来判断。从田间剥查经验看,各期的 形态为:一期看不见 三期毛丛丛 五期颖壳分 七期穗见绿 二期白毛现 四期谷粒现 六期叶枕平 八期即将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