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偶发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7089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09偶发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09偶发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09偶发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09偶发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09偶发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09偶发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09偶发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名称大一班教师姓名邓苗苗日期2014.9.5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 壮壮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恐龙大灾难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源源,说:“源源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源源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壮壮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我在自然博物馆见过这种化石,”“没错,这是食草性恐龙。”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

2、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 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习经验。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图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图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思幼

3、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思幼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班级名称大一班教师姓名邓苗苗日期2014.9.11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 美术活动画时,幼儿笑笑哭着告诉我同伴帅帅把她的画弄坏了,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帅帅在她的画上画了一条错的线,我了解情况后,建议帅帅想想有什么办法把这条线变成画里的一样东西。我刚说完,旁边的几个小朋友就七嘴八舌“动”起了脑筋,不一会儿,帅帅想出了办法:可以画一棵树,房子旁边的树。帅帅没说话,她在那里加了几笔,画出了一棵树,她的画看上去依然是完美的。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

4、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其实遇到问题时孩子有自己自己解决的好办法,只是在面对问题时没有意识到要自己主动想办法。我们认为,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时,自己解决的关键不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心理主动性。幼儿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可能有:1、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中也反映出灌输式的教育观。2、成人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都扮演了解决者的角色。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幼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班级名称大一班教师姓名邓苗苗日期2014.9.18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区域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宋佳乙

5、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峥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 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

6、,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班级名称大一班教师姓名邓苗苗日期2014.9.25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 今天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我观察少数孩子太自由,很随意,一个区域游戏没玩几分钟就换另一个地方,而且没有真正的投入到游戏中,基本没有按照游戏规则来玩,有时还大声喊叫,影响周围

7、的小朋友。对于这种情景我私下和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不佳。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我班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在区域开放时间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指导中,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

8、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思幼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班级名称大一班教师姓名邓苗苗日期2014.9.30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 每次活动前都向孩子介绍新玩具。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会不会乱成一团,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指定性,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当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开始了,孩子纷纷选择区域、材料、同

9、伴游戏了。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趣,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在我的关注指导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思幼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班级名称教师姓名日期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 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镇江市丹徒区爱乐思幼儿园偶发案例观察与思考班级名称教师姓名日期实录:1、实录应客观体现活动过程。2、可以是描述性的、叙事性文字讲述。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幼儿个体在现场活动的描述,体现教师对某一理念的理解与思考。也可以展示自己对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