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改良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967250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改良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q改良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q改良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q改良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q改良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改良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改良土施工方案(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K0+000-DK106+200段路基改良土施工方案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安徽境内站前工程第I标段施工里程为DK0+000DK106+200(商景立交桥特大桥武台后),正线长106.2Km。其中DK0+000DK29+400为合武铁路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即合肥枢纽改造工程的一部分;DK29+400DK106+200为新建合武线。工程位于合肥市至六安市之间,沿线途经合肥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肥西县桃花镇、农兴镇、小庙镇、官亭镇、肥西的聚星乡、金桥乡,六安的金安区、裕安区、三十铺镇、椿树乡、先生店镇、望城岗街道办事处、小华山街道办事处、城南镇及韩摆渡乡等两市五区一县十四乡镇。该段地基地质条件较好

2、,但路基两侧土源大多为D组填料,须采用石灰改良,通过路拌和场拌两种工艺进行填筑施工。本标段(DK0+000DK106+200)路基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土石方(含级配碎石)910.46 万断面方,其中区间土石方 636.93 万断面方,站场土石方273.53 万断面方,其中石灰改良土达600万方,工程量巨大,是控制工期兑现关键项目。并且合武铁路按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修建,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如何优质高效地完成改良土施工,是本工程一个突出的重点和难点。1 编制依据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新建合(肥)武(汉)铁路安徽段第一标段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1) 铁道部关于发布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

3、行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0376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08号)、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200408号)、现行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B10202);(2)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3)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J338-2004)。(4) 合武铁路I标投标书。(5) 根据全椒试验段改良土施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 施工条件2.1 地形、地质与水文气象合肥至六安段为江淮冲洪积

4、、堆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其间高阶地经剥蚀作用,形成垅岗与坳谷地貌形态,沿线多为旱地。本段位于江淮丘陵之盆地中,地势起伏不大,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粘土,属弱膨胀土。本工程线路大部分以路堤形式通过,地基地质条件较好,但路基两侧土源为D组填料,需改良方可作为路堤填料。沿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旱,夏季多雨,干湿交替,四季分明。线路所经地区,年均降雨量9001600mm,每年69月为汛期,此期间降雨量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全年平均气温为14.616.4,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228.7,极端最高气温43.3;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43.3,极端最低气温-12.9。平均无霜区为

5、210259天左右,风力最大89级,风速为21 m/s25m/s。2.2 地震烈度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间DK59+000DK106+200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基本烈度为七度);其余为0.05g(基本烈度为六度)。2.3 交通运输及水电通讯铁路运输可充分利用既有合肥至西安铁路为本工程服务,在六安站进行转运。沿线公路有312国道及S315、S206省道服务于本工程,其余县级、乡级公路与本工程线路均有交叉,部分工点通过扩建既有村道和新建施工便道进入。沿线河流、水库众多,渠塘密布,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较好,可作为施工用水。用电采用永临结合方式,一方面联系

6、接引当地电源用于本工程施工,同时在场拌法施工现场自备发电机以备用。2.4 筑路材料工程用砂:本工程用砂主要来自六安市淠河流域和舒城马河口镇以及万佛湖湖区。采用汽车通过公路运输至施工现场。工程用石料:石料供应较为丰富,区间使用六安四十铺石料。由于级配碎石施工时用量较大,故在开工之初即需备料,以供路基成型后进行级配碎石施工后使用。石灰:主要采用淮南八公山、凤台产石灰。水泥:可使用安徽海螺集团、巢东水泥集团、巢湖铁道水泥厂、巢湖恒力水泥公司等数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钢材:合肥市场钢材主要有马钢、合钢、武钢、济钢、鞍钢、邯钢、首钢等各大钢厂的产品,可直接购买使用。其他材料:其他材料可直接从合肥或六安购买

7、。3 施工准备3.1 现场准备3.1.1 基底处理特殊地基根据地质情况可分为松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和液化土地基和膨胀土地基。其中松软土地基长6567.16m,软土地基长1458.43m,液化土地基长148.67m,膨胀土地基长57.793Km。在施工前应加强对现场地质的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液化土地基段采用桥梁型式通过,松软土地基和软土地基分布及施工采取的措施详见下表。特殊地基分布一览表基底名称桩号里程长度(m)采用施工方法松软土地基DK41+405DK41+518.72113.72基底采用碎石桩加固,桩长间距,正三角形布置。成桩直径。地基表面设置碎石垫层,并铺设土工格栅进行加

8、筋补强。路堤填料采用场拌石灰改良土,基底以下为集中路拌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厂拌改良土。DK43+733.71DK44+359.57625.86DK44+700.53DK46+499.771799.24DK47+200.0DK48+010.00810DK56+480.00DK56+565.0085DK61+237.7DK63+202.271964.57DK76+780.0DK77+250.00470DK84+270.00DK84+787.27517.27K1043+738.5+80061.5松软土地基DK101+835+955120基底采用搅拌桩加固, 桩长33.5m。间距1.1m,正三角形布置。

9、成桩直径50cm。路堤填料采用场拌石灰改良土,基底以下为集中路拌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厂拌改良土。软土地基DK90+090.00DK90+249.00159基底采用搅拌桩加固,桩长。间距,正三角形布置。成桩直径。地基表面均设置碎石垫层,并铺设土工格栅进行加筋补强。路堤填料采用场拌石灰改良土,基底以下为集中路拌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厂拌改良土。DK101+600.00+835235DK102+185321.87136.87DK102+368.1DK102+607.24239.42软土地基DK102+997.6DK103+120.00122.36基底采用搅拌桩加固,桩长。间距,正三角形布置。成桩直径。地基

10、表面均设置碎石垫层,并铺设土工格栅进行加筋补强。路堤填料采用场拌石灰改良土,基底以下为集中路拌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厂拌改良土。DK103+725.00+78055L7DK1+462.22+54885.78DK66+210+475265地基处理a、低洼处基底处理水塘路堤一般采用排水或围堰抽水,抛石挤淤硬化塘底,并设碎石垫层,砂垫层,上部填土,水塘较小废弃时,采用围堰抽水清淤处理。片石应抛至淤泥底,并采用重型机械充分碾压。填土与抛填片石之间必须填实碎石垫层及砂砾石垫层。b、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当既有基床土质较差、厚度较大、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对基床表层以下采用水泥稳定土挤密桩加固。挤密桩正方形布置,间距0

11、.6m。桩长自路肩下2.5m,桩径0.25m,填料夯实后扩大为0.3m。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运营线要掌握每列车通过的时间,并取得工务及运营单位的支持。同时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施工教育,检修好施工机具和设备。在现场设立安全防护小组,统一指挥组织施工。挤密桩施工前,必须在加固地段附近进行成桩试验。通过试验可检验挤密桩地基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取得指导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成孔工艺、桩径大小、桩孔回填料速度和夯击次数的关系、夯实后的密度和桩间土的挤密效果,以确定合适的桩间距等。成桩试验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水泥挤密桩施工工艺框图灰土挤密桩的成孔采用沉管法或冲击法,当含水量过大时,必须采

12、用套管成孔。成孔后如发现桩孔缩颈比较严重,可在孔内填入干散砂土、生石灰块或砖渣,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将桩管沉入土中,重新成孔。成孔顺序应先外排后内排。同排桩间隔可12个孔跳隔进行。对已成的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必须当天回填夯实。施工时应保持桩位正确,桩深应符合设计要求。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或隔几个桩位跳打夯实。水泥土挤密桩所用的材料(水泥、砂、土、水)应符合要求(配比土与砂之比为1:1.5,掺水量由击实试验最优含水量确定。水泥掺入量由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搅拌应均匀,水泥选用PO32.5级,土采用一般黏性土或粉土,砂料采用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料。填充材料采用搅拌机生产,随

13、拌随用。桩身填料前,应先夯击孔底34锤。根据成桩试验测定的密实度要求,随填随夯,对持力层范围内(约510倍桩径的深度范围)的夯实质量应严格控制。若锤击数不够,可适当增加击数,保证压实系数不小于97。填料应按设计规定数量均匀填进,不得盲目乱填,严禁用送料车直接倒料入孔。每个桩孔回填用料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相符。c、碎石桩施工当线路位于松软土地基上时,基床采用采用碎石桩加固,桩长33.5m,间距1.5m,正三角形布置,成桩直径50cm。在施工前在现场进行23根试验桩施工,以确定水压、振密电流和留振时间等各项施工参数。桩体和桩顶排水垫层填料采用含泥量5的碎石、卵石、矿碴或者其它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严禁使

14、用风化易碎的石料。并且不得含有土块和泥质砂岩。碎石桩成孔采用桩机施工成孔,施工工艺同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施工,桩位偏移小于25cm,桩长偏差控制在-10cm以内,垂直度偏差小于1.5。施工顺序从两侧开始,逐渐向中间推进,或由外向内环绕打设。桩基成孔后立即进行投料振密,投料振密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0.81.0m。在施工现场事先开设泥水排放系统,并设置沉淀池。在施工过程中组织运浆车辆将泥浆运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桩体施工完毕后将顶部预留的松散桩体挖除,碎石桩经检验合格后在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30cm碎石垫层并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碎石桩加固地段路堤视地形地

15、貌,在坡脚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m、10m各设置一排地表水平位移观测桩,纵向间距2040cm.路堤填筑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沉降板布置在桥涵过渡段,一般地段间距100200m。路基中心沉降每天控制在10mm,边桩水平位移控制在5mm以内。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如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土。碎石桩施工工艺框图d、深层搅拌桩施工施工前做好三通一平,布置好现场临时电力线路,清除地表下石块等硬物,根据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搭设灰浆拌制操作棚和存放水泥临时库房,防止水泥受潮变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不少于2根,以取得适宜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是修正、完善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关键,必须认真完成。施工参数包括输浆量、输浆速度、走浆时间、来浆时间、停浆时间、搅拌轴提升下沉速度等,同时确定采用何种工艺、复搅次数、复搅浆量等。施工时根据设计桩位,用全站仪在路基断面内每10m放样每排的中间桩和坡脚桩,作为其它桩的定位控制桩;根据桩位图及控制桩用钢尺逐桩放样对位;移动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查机械垂直度及偏差,及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搅拌叶片的磨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