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96704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一、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性文章。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首先作者写蝉的“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厌烦的情绪。后来当朋友告诉他蝉的生活历程如此特殊、生命如此短暂时,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是敬意。二、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

2、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能够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课前准备 1、识记字词:收敛 宽恕 短暂 脆弱 卑微 一丝不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导入新课 导入一: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3、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持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什么新的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引发思考:它的生活历程如此艰辛,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相比之下,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板

4、书课题。)六、作者简介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

5、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七、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b、贝壳一文中,作者

6、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以前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八、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这是作者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但作者以往对蝉的理解却是那么浅薄,以往作者眼中的蝉是什么

7、样子的?文中第1、2自然段,写出蝉的烦人、聒噪,病蝉的微弱、细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2、作者对蝉的厌烦转变为宽恕、理解,那是什么让他思想转变呢?是朋友的话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小生物。(全班齐读朋友说话的内容)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活而已。5、作者由以往的“烦”转变为现在的“宽恕”,这种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先抑蝉的厌烦、微弱、细小,听了朋友的话后令作者惊讶起来,对蝉产生了同情和理解,此处开始

8、扬。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6、探究质疑:最后结尾句与开头有什么联系?由结尾的“宽恕”照应开头的“烦”,首尾照应,结构完整。7、你是怎样理解结尾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蝉的不敬全部消除了。8、你认为应该怎样做生命才有意义?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9、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0、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9、,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11、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12、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后明确:1、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10、。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3、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4、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

11、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5、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

12、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6、相同之处:(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

13、叹的东西的愿望。(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九、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品评。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解答这类题目必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

14、社会生活永远是学好语文的不竭源泉和重要保证)十、教师小结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十一、作业1、完成作业本。2、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3、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知知不休的叫声(烦) 抑 感悟思索蝉 特殊的生命历程(思) 珍爱生命 忘却恼人的聒聒(恕) 扬 外形美观艺术品 引起思索贝壳 脆弱而卑微的生命消失 把握生命 尽可能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 实现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