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65552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 要】 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本文将通过在教学 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 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程的有效性 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有效性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 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现 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 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 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 定的理论

2、认识与实践经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 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 项重要教学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 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 点:1.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 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 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 的作用,及时引导学

3、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 了什么”等问题。1.2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 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 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 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 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2 有效性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有

4、效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 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 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 键。2.1 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 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 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 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求未知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 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

5、手告 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 9,这下,举手的学生 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 4 种情况,A(代表 1)与 8,2 与 7,3 与 6,4 与 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 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 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 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 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2.2 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 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 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应充

6、分 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在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 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 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 以点拨指导。如教学数一数与乘法,当学生探究出用加法 计算:3+3+3+3+3 算法 之后我没有直接引出简便算法写成乘法算式,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 问题,接着再加以适时引导:“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你觉得这样写怎么 样”,“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通过一个一个的设问、谈话,一步步把学生的 思维引向目标:原始算法“烦”,需要“简化”。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由繁到简

7、”,使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深刻。教师 有效的引导,能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为有 效。 2.3 创造空间,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 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 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 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 “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 “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 充?”“再仔细想想还可以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

8、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教学“生日”,时我设计让学生填生日蜡烛卡片,然后将手中的生日蜡 烛卡片交到相对应的春、夏、秋、冬四个小使者手中,再通过数实物(卡片)来完成 统计,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动手动脑,这样既避免了统计过程中的混乱,又保证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统计的知识充分体现了 教学的有效性。3 有效性教学要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 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 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

9、 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 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3.1 高度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因具有其激发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 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量”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 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 的用铅笔量,还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 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四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在 6 枝铅笔那么 长,还有的说有 22 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

10、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 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 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 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 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3.2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 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

11、必要?如果 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 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 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 言、 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 的机会。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 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 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3.3 不排斥接受学

12、习。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 科学,有 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 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 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 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们要在新课程 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 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全面的提高教

13、学质 量,把实施素质 教育落到实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二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 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现 就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一、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的“效”含有效果、功效、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的含义。小 学数学教师要发挥所有力量、因素和作用,追求教学效益,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 要追求高效。这里的有效指的是高效能,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 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 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指标。学生学得

14、好不好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大 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效果,那么教师很辛苦也是没有教学效果的, 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效果并不理想,这样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二、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 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 略。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 要有利于学生时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 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 境的作用,及时

15、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 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 发现了什么”等问题。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 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 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 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三、组织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背景

16、下的数学教学是重视数学活动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性建 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的倾心设计,提高了学生的活动效率,而学生在高度参与 中获得体验、理解和认识,在积极活动中求得发展、进步和提高。1、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活学活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 学生的操作活动,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活动素材,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活动中从生动 直观的思维转变到抽象理性的思维,学生也在活动中摸索出认识规律。教师是引导 者和组织者,设计直观形象中包含抽象概括,和学生一起操作、演说、活动、讨 论、思考,带动学生眼、脑、口并用,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规律有本质性 的更深刻的认识。2、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教师可 以给学生提供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