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96514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5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假美猴王通用5篇真假美猴王通用5篇真假美猴王1我读完了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座高山里,有个妖怪变成一个假悟空,两个悟空真和假谁也分辨不出来,如来佛祖最后分辨了出来。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受启发,懂得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假如你弄虚作假,就算装得更诱人,更逼真,最终也会有被别人识破的时候。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装懂,到考试的时候一塌糊涂,什么也不会做。这还让我想到了在生活里,比方说,像诈骗、想骗钱的人都是坏蛋,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进步警觉,而且,更不要那种人学习,不要让那些假的东西来影响我们。真假美猴王2西游记里有这

2、么一段,说的是真悟空身边蹦出个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模拟得惟妙惟肖,旁人难分彼此。于是二人来到唐僧面前,唐僧看看这个悟空,清楚是自己的徒儿;看看那一个,清楚也是。不知如何是好,生怕认错了徒弟,双手合十,_为力。二人又相求于观音,观音看二人都像是自己苦心扶植的那个悟空,一时没了主意,挥挥手,爱莫能助。二人又来到地藏菩萨殿下,菩萨有一神物唤作地听,能辨世间万物,但是地听伏耳贴地听完之后却摇了摇头。最后二人还是来到了如来佛祖面前,如来眨一眨眼就辨出了真伪。为什么唐僧不能辨出哪个是他朝夕相处的徒儿呢?问题可能出在彼此朝夕相处感情亲切相依为命上。观音心心念念栽培悟空,地藏菩萨

3、与悟空私交不浅,他们都有所偏向,有所顾忌,生怕认错了害了真悟空,也就影响了正确的认识和决定力。如来能分辨清楚,毫不模糊,但是如来不是人,他是佛,无爱无憎,不存在感情亲疏的问题。人不可能做到如此,活着的人就要食人间烟火,就要有七情六欲,认知上会出现偏向,决定事物就不能无所顾忌。以韩非子里“智子疑邻”这个故事为例,同样是正确的预见,那个富人心里已经认定邻人是贼,却根本不疑心儿子是不是监守自盗,只是一味地认为儿子聪明。仅仅正因儿子是儿子,在情感上已经先入为主。应对与自己亲近的人,总是往对其有利的方面推想,当然也根本不愿意坚信对方是不是有可能作出对自己不利的事。于是在同等条件下,感情亲密一些的便自然而

4、然占了上风,疏远一些的便处于优势,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性吧。假设要一个人决定事物像如来一样不偏不倚,不受感情亲疏因素的干扰,怕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因此当年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是斩了,诸葛亮做得没有如来那么潇洒,痛哭流涕地送马谡上路,正因他不是佛。但也没有像那个富人一样,与马谡深沉的感情并没有影响他对问题的决定。他做到了“执法如山”。作为人,在情感上有亲有疏在所难免。不能否认,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爱憎经常左右着我们的决定力。我们虽然难以做到如来的毫不偏向,无爱无憎,也不能像那个富人那样让感情亲疏左右自己的认知。因此学学诸葛先生,关键并不在于情感的亲疏在主观上是否影响了你,而在于如何把

5、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尽量客观地去对待事物和决定问题。真假美猴王3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我去西天取经。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经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对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非常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分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

6、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考虑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对待事情。真假美猴王4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这那么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匪徒,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匪徒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

7、、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区分。阎王的一名手下提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这一切都于唐僧肉眼凡胎,假如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明白他的本领,完全不用来回奔波。唯一好点儿的就仅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可是,他运气也太好了,打可是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明白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立即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

8、是作者成心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5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匪徒,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匪徒打死了。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识别真伪。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识别。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老实,不能扯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