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64425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一.公共区域景观公共区域主要为别墅围墙外的公共道路部分、几户相邻的入户空间,以及围绕月潭的一部分小公园。因访客来往时直面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别墅组团的门面,故此区域的设计尤其重要组团外公共界面处理:大面白墙+漏窗的形式比较单调,建议采用围墙局部变化及主题性植物加以柔化、美化。1. 公共道路景观 考虑到此处主要为车行人行的通过性空间,故在设计上既注意序列变化,又注意在小尺度上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道路两侧景观基本上做到了序列变化,但形式相对单薄,尤其在靠近月潭部分。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应适当采

2、用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道路两侧景观不仅要考虑车行景观效果,更需要考虑人行景观感受,重视近人尺度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建议在路边采用一定的四季花境设计。注意中层植物的规格,形成起伏变化,有序列感。茂密的植栽有效缓减道路两侧中式别墅与欧式别墅的风格差异。道路两侧植栽形式相对简单,缺乏色彩变化。尤其靠近中式别墅一侧,主要采用“竹子大面积地被”的形式,显得单调。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建议适当增加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下层种植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花境做法。靠近别墅入口处植栽处理比较到位,尤其中层植物的选择比较丰富,同时有一定的色彩变化。但高大乔木相对规格不够,尤

3、其与道路左侧的原生树相比较,不能很好地界定竖向空间。建议适当增加一两棵高大乔木在图示位置。下层种植相对薄弱,需要增加种植量(种植范围如图所示)。此处公共道路景观的攀缘种植过密,应适当留白。在竖向上缺乏高大乔木来界定空间关系,在种植空间能够满足的情况下建议加种高大乔木。下层种植避免出现较窄的草坪带,直接用书黛草勾边。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同时有中式特征。下层种植处理比较到位,不应出现较窄的草坪带,应用中式风格植物。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 邻里交流空间 相邻的两户别墅之间,设计应考虑邻里空间的交流需求,设置一两处停留、游憩空间,同时

4、保证交流空间的私密性,不受住户及访客车辆来往的干扰。1#、2#间邻里空间处理手法较好:共用车行道路尽端对景处理。形成视线焦点。同时洞门形式增加景深,形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心理感受。同时洞门另一侧既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提供邻里交流空间,又通过墙角植栽处理、虚实对比,丰富了景观空间。然此处绿植过密,应适当留白。1#、2#间邻里空间处理(另一侧):同时洞门另一侧既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提供邻里交流空间,又通过墙角植栽处理、虚实对比,丰富了景观空间。墙角位置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宅间种植带宽度较窄,绿量略微单薄。建议增加垂直绿化,可采用扶芳藤、爬山虎等。局部增加花

5、灌木。道路尽端直对白墙,略微压抑。建议在尽端尽可能采用类似1#、2#之间的处理手法,留有个不容易被打扰的私密交流空间。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住宅入户对景只简单种了一排竹子,假山石和绿量不足。下层种植设计避免出现沿路边留出一条窄草坪带,不易修剪。建议将地被种植做的偏中式并丰富些。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住宅入户对景只简单种了一排竹子,绿量不足。下层种植设计避免出现沿路边留出一条窄草坪带。建议将地被种植偏中式并丰富些。. 临近月潭及小区边缘河道范围靠近月潭部分设置一处小公园,主要为别墅组团内的业主游玩、休憩用。因小公园与几幢别墅距离较近,尤其湖畔绿

6、地与庭院泳池形成对视。考虑业主的私密性,尽量用局部绿植加以遮挡。应在小公园中设置观赏停留的空间,如石座椅等,停留空间的设置以保证别墅业主与游憩停留业主互不干扰为原则。此处岸线堆石种植太单薄,尤其考虑泳池区域的设置需要保证私密性。故在下层种植设计时要保证绿量,对游人视线加以遮挡。驳岸处理偏简陋,建议用堆石加迎春花类植物加以柔化、美化。植物加桃树柳树类。考虑到业主的游憩需求,应在临湖区设置游步道或是停留观赏空间。应打开部分岸段设置赏荷花的场所,否则此公共景湖全无意义,本是点睛之笔变为败笔。在几家住户视线相对的位置,为保证私密性,建议在建筑前面增加中层植物,采用局部密植的形式。在公共路段,景观以开畅

7、为主,而在几家住户视线相对的位置以隔挡为主,以保证私密性,建议在局部增加中层植物,采用局部密植的形式。假山及景观亭处理:黄石假山显生硬,建议多用攀缘性植物加以柔化。与假山相比较,亭子偏轻巧,尤其柱子过于纤细。建议在西锦园设计中避免。此处种植单薄,缺乏中层变化,空间感觉比较空。靠近河道部分因河道景观不佳,建议用中层密植的形式加以遮蔽,局部露出以形成虚实对比,增加景深。靠近围墙部分种植比较呆板,建议增加中层植物,同时在规格上有一定的区分,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靠近围墙部分种植比较呆板。高大乔木缺乏,无法形成天际线变化。中层植物数量不够,建议增加。此处种植空间足够,可以考虑将下层种植适当丰富。同时

8、可以借鉴1#、2#院墙的处理,增加假山石,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做垂直绿化。此处高大乔木数量较少,且在规格上与中层出现脱节。建议加种几棵在图示中层与大乔木之间规格的乔木。道路两侧种植形式比较呆板,建议植栽种植三五成群为宜,但需适当留白。增加下层中式种植。此处空间围合感不强烈,建议增加植物品种(如芭蕉松竹梅花等),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私密的游憩空间。尤其在墙角位置,多用绿化加以柔化。且石桌椅的表面比较粗糙,使用不舒适。小品的设置应多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此处空间围合感不强烈,建议加大种植密度,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私密的游憩空间。尤其在墙角位置,多用绿化加以柔化。且石桌椅的表面比较粗糙,使用不舒适。小品的设置应多

9、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考虑别墅入口的对景效果,建议在图示位置采用石峰配松蕉的形式,适当增加中层与下层种植,使之既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又在邻近河道的整个区域内形成协调统一的景观关系。景观解读庭院景观一.入户空间处理入户门入户空间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1,入户门与车库门分开。2,入户门与车库门共用一个入户大门。 第一种处理方式,在入户门部分通常采用砖雕门楼的方式来烘托入户氛围,营造家园的归属感。而在车库门部分采用简单的门楼处理方式。在第二种处理方式相对简陋,入户门与车库门共同采用门楼,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不再使用此类形式。入户空间处理(入户门与车库门相分离形式)入户空间处置:住宅入户多用入户门与车

10、库相区分。入户门多采用雕花门楼形式,精致而富古韵。种植空间设计,在门楼两侧对称种植两棵罗汉松,营造入户氛围。如增加一些色叶树种以及开花植物,入户轻松活泼的居住氛围更强烈。砖雕门楼处理:雕花门楼精致而富古韵。但顶部细节较多,而底部处理相对简单,容易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建议在底部增加图案装饰细节及抱鼓石,入户台阶加宽,增加砖雕等。车库入口处置:因建筑与景观交接处理未到位导致的实际效果与图示效果不一致。如图所示,图纸上设计车库入户门净高为2.6米,因建筑地平与车行道路存在高差,导致放坡过来后车库入户门净高仅2.3米,给今后业主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入户门与车库在同一门入户:在入户空间的处理上,门楼的

11、形式相对简单,与车库进门形式、高度相近,不足以形成入户氛围。建议在高度上、规格上与纯车库进门相区分。同时增加细节变化(如砖雕纹样、装饰图案等)。形成强烈的入户门楼气势。二.入户空间处理前庭 前庭作为访客首先感受到的庭院空间,相当于整个庭院的门面。景观营造比较重要。在强调家的归属感的同时,注重展示效果,以硬质工整为主,适当摆放盆景及异石,确立绿植主题,如栽种榉树喻示“举院”,栽种玉兰牡丹海棠喻示“玉堂富贵”等,同时减少绿植数量,使前院气氛简洁雅致,主题清晰。 考虑到前庭主要为通过性空间,故前庭的尺度不宜过大,不做停留空间来处理。庭院处理宜精巧细致。地面常采用卵石拼花,拼花的形式宜精致、美观。 前

12、庭:前庭作为访客首先感受到的庭院空间,相当于整个庭院的门面。 考虑到从前庭到门厅,主要承担的是通过性的功能。以硬质为主,植物为辅,不能过密。故前庭以卵石拼花铺装为主。在周边结合湖石做一圈种植池。考虑前庭的尺度,湖石宜轻巧、精致。植物配置以奇花异木为主。适当摆放造型木桩盆景,营造出庭院的历史感、沧桑感。前庭比较开阔,硬质铺装过多而四周种植空间太少,给人比较生硬的空间感受。建议在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周围留有适当的种植空间加以柔化、美化。三.与建筑的呼应关系 在中式庭院中,建筑与园林紧密结合。中式庭院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采用漏窗、空窗等形式,利用借景、框景、漏景等造园手法,增加景深,丰富庭院空间变

13、化。 在建筑的边角部位,通常采用植物造景加以柔化、美化。 建筑与景观互相因借,相互呼应。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图示窗子做法欠妥,建议上下两扇窗合为一扇。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此处所对景物太多,缺乏主次。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建筑边角处理在庭院中的小空间尤其是靠近建筑的小空间处理: 通常采用简单的种植与白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如

14、同丹青。 图示边角主次不明显,建议在小空间内应突出一种主景植物。在靠近建筑的空间处理:浑厚的建筑需要绿植加以柔化美化。此处建筑立面显得生硬,缺乏高大乔木加以柔化。在垂直空间上缺乏变化,建议在图示位置增加一棵枫类植物。建筑及围墙的边角处理: 建筑及围墙边角空间相对较小,比较生硬。通常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加以柔化。 此处围墙边角用湖石结合种植处理。层次比较丰富。但五针松与湖石的关系结合的不够紧密。建议在种植设计上充分考虑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种植组团。建筑边角种植池处理: 建筑边角种植池处理相对比较生硬,尤其种植池的收边比较呆板。建议将种植池延长至图示位置,再用湖石结合绿植的方式加以收边。湖石的体量不宜

15、太大。建筑通过性空间处理:建筑廊的宽度较窄,仅1米宽,影响人行流线,建议将空间加宽到1.3-1.5米。四.园林建筑园林建筑偏重于苏州的做法,比较轻巧,体量上不很匹配。建议园林建筑采用杭州的做法,厚重些,与建筑相协调。 建筑上的灰空间处理,如亭、廊、榭等,在形式上注意与建筑及园林建筑的体量相协调。花架的形式比较生硬,与中式庭院风格不协调,且在雨天中不足以让人停留,观景。建议改成亭或半亭的形式。 此处花架与墙的交接形式比较生硬,建议墙面背景配设砖石雕以加强构筑的完整。 五.临水建筑处理庭院设置了大面的水体,建筑围绕水面展开。亭、廊、榭临水而建,保证业主在灰空间内最大限度的享用室外景观。 但因景观结

16、构处理时未能配合建筑标高以及常水位的高度。故导致临水面上结构构件外露,处理略为生硬。建筑结构构件外露,显得比较生硬。建议将临水露台外挑出5-10cm,并采用湖石外包加以隐藏。庭院设置了大面的水体,建筑(亭、廊、榭等)围绕水面依次展开。 在中式庭院中,“水贵有源”。故在水体布置时,宜曲折有致,有源可循。在十锦园中,水面不大,基本做到两个以上层次,大小贯穿相连,或用桥隔,或以廊分,在主水园中使水面望之无尽,令人遐想。 水面景观处理,建议用种植 掩映建筑,营造比较轻松的临水环境。 图示位置乔木规格不足,建议水面区域在竖向仍需要高大乔木界定竖向空间。应有柳树碧桃傍依水边。两处水面的划分对比不够明确。比较适宜的水面处理手法。七.庭院空间处理侧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