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96425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班级- xxx 专业医学影像学姓名XXX学号xxx实验一医学图像的开窗显示一、实验目的(1)了解医学图像开窗显示在临床中的应用。(2)熟悉医学图像开窗显示中窗宽和窗位与图像对比度和亮度的关系。二、实验设备微机。三、实验内容(1)应用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进行医学图像的开窗显示。四、实验步骤1、开启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双击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文件夹中的文件“医 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exe”),在菜单中选中“文件”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 中选中“打开”单击鼠标左键,通过打开的对话框,打开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图像文件夹 中的一幅DICOM格式的图像(后缀为.

2、DCM或.dem)。2、在菜单中选中“图像处理”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中选中“开窗显示”单击 鼠标左键,打开开窗显示对话框。3、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固定窗位为一适中的值(即图像亮度适中),从小到大依次调节窗 宽4次,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开窗显示后的图像保存在:D:开窗显示后的医学 图像文件夹中。4、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固定窗宽为一适中的值(即图像对比度适中),从小到大依次调节 窗位4次,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开窗显示后的图像保存在:D:开窗显示后的医学 图像文件夹中。5、整理所得图像,然后,将D:开窗显示后的医学图像文件夹中保存的8幅图像用Windows 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打开

3、的图像复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和分 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五、实验结果和分析(a) c=1015,w=252(b) c=1015,w=849(d) c=1015,w=2180(f) c=1015,w=3178(g) c=900,w=500(h) c=1061,w=500(i) c=1200,w=500(j) c=1281,w=500图中, c 表示窗位, w 表示窗宽。分析:窗位不变时,窗宽越小,对比度越大;窗宽越大,对 比度越小,窗宽对应开窗显示的对比度。窗宽不变时,窗位越小,亮度越大;窗位越大,亮 度越暗,窗位对应开窗显示的亮度。六、思考题1、一幅开窗显示后的医学图像中

4、,病变显示不清楚,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太差,应该怎 样调节窗宽和窗位?答:应该首先调节窗宽,将窗宽变小,然后调节窗位到适中的值(即将图像亮度调节适中), 最后微调窗宽和窗位到最佳值。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班级- xxx 专业医学影像学姓名 XXX 学号 xxx 实验二医学图像的缩放一、实验目的(1)了解医学图像的缩放在临床中的应用。(2)熟悉医学图像直接缩放法和双线性插值放大法。二、实验设备微机。三、实验内容(1)应用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进行医学图像的缩放,并比较直接放大法同双线性插值 放大法的优缺点。四、实验步骤1、开启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双击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文件夹中的文件

5、“医 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exe”),在菜单中选中“文件”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 中选中“打开”单击鼠标左键,通过打开的对话框,打开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图像文件夹 中的一幅位图格式的图像(后缀为.bmp)。2、在菜单中选中“图像处理”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空间变换”单击 鼠标左键,打开空间变换对话框。3、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直接缩放法,首先从小到大依次调节缩放系数2 次,其中 1 次 小于1,1次大于1,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利用直接法缩放后的图像保存在:D: 缩放后的医学图像文件夹中。然后,将该文件中保存的2幅缩放后的图像用Windows系统自 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

6、打开的图像复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双线性插值放大法,首先从小到大依次调节缩放系数 2 次, 2 次缩放系数都大于1,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双线性插值放大法放大后的图像保存在: D:缩放后的医学图像文件夹中。然后,将该文件中保存的2幅放大后的图像用Windows系 统自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打开的图像复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五、实验结果和分析(a) k=0.4(b) k=4(b) k=2(d) k=6图中,k表示高度和宽度方向的缩放系数。(a)和(b)是利用直接放大法缩放后的图

7、像(c)和(d) 是利用双线性插值放大法放大后的图像。分析:随着缩放系数变小,图像逐渐变小。缩放系 数越小,图像信息丢失越多。随着缩放系数变大,图像逐渐变大,对于直接放大法图像边缘 呈锯齿状。当缩放系数较大时,会出现方块效应,即“马赛克现象”。对于双线性插值放大 法,当缩放系数较大时,不会出现方块效应,或“马赛克现象”,但边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 模糊。六、思考题1、当对一幅医学图像中的局部病变进行观察时,有时需要对图像进行局部放大,通常采用 什么放大法?答:当用直接放大法对图像进行放大时。当缩放系数较大时,会出现方块效应,或“马赛克 现象”。而双线性插值放大法,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一般采用

8、双线性插值放大法对 病变进行局部放大。2、比较直接放大法和双线性插值放大法的优缺点。 答:直接放大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程序运行速度快,常用于全局放大。缺点是当放大系数 较大时,会出现方块效应,或“马赛克现象”。双线性插值放大法的优点是放大系数较大时, 不会出现方块效应,或“马赛克现象”。缺点是实现复杂,程序运行速度慢,常用于局部放 大。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报告班级- XXX _专业医学影像学姓名XXX学号 XXX 实验三医学图像的边缘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医学图像边缘检测在临床病变特征提取中的应用。(2)熟悉 Kirsch 和 Canny 边缘检测的算法。二、实验设备微机。三、实验内容(1)

9、应用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进行医学图像的边缘检测,并比较Kirsch边缘检测算法 同 Canny 边缘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四、实验步骤1、开启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双击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文件夹中的文件“医 学影像后处理实验用软件.exe”),在菜单中选中“文件”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中选 中“打开”单击鼠标左键,通过打开的对话框,打开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图像文件夹中的一 幅位图格式的图像(后缀为.bmp)。2、在菜单中选中“图像处理”选项单击鼠标左键,在下拉菜单中选中“边缘检测”单击鼠标 左键,打开边缘检测对话框。3、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傑存图像”按钮,将原始图像保存在:D:边缘

10、检测后的医学图 像文件夹中。然后,将该文件中保存的原始图像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打开 的图像复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4、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Kirsch,点击“图像边缘检测”按钮,并从大到小依次调节边检 预设阈值,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边缘检测后的图像保存在: D: 边缘检测后的医学图 像文件夹中。总共调节两次,保存两幅边缘图像。然后,将该文件中保存的 2 幅边缘图像用 Windows 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打开的图像复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 结果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Canny,点击“图像边缘检

11、测”按钮,并从大到小依次调节边检 预设阈值,并点击“保存图像”按钮,将边缘检测后的图像保存在: D: 边缘检测后的医学图 像文件夹中。总共调节两次,保存两幅边缘图像。两次的阈值要与Kirsch边缘检测的相同。 然后,将该文件中保存的2幅边缘图像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打开,将打开的图像复 制拷贝到本实验报告的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6、对 Kirsch 和 Canny 边缘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五、实验结果和分析(a)原始图像(b)边缘图像,T=50(c)边缘图像,T=19(d)原始图像(e )边缘图像,T=50边缘图像,T=19图中,T为边缘检测的阈值。

12、(a)和(d)是原始医学图像,(b)和(c)是Kirsch边缘检测的图像。 (e)和是Canny边缘检测的图像。分析:阈值越小,边缘连续性越好,但噪声点较多;阈 值越大,边缘连续性越差,但噪声点较少。Canny边缘检测算法比Kirsch边缘检测算法得到 的边缘更连续,噪声点更少。Kirsch边缘检测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程序运行速度快。缺 点是抗噪声能力和边缘连续性稍差。Canny边缘检测算法的优点是抗噪声能力较强,得到的 边缘连续性好。缺点是实现复杂,程序运行速度慢。六、思考题1、有一幅噪声较大的病变医学图像,进行病变自动识别时需要提取病变的边缘特征,选择哪种边缘检测算法更合适? 答:Canny边缘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能够提取出较连续的边缘,在边缘特征提 取中比其它边缘检测算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选择Canny边缘检测算法比较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