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96379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运输基础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物流运输概论1.1.1 运输 运输需求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方式实现。第一,可以使用私营的车队设备; 第二,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 第三,一个企业可以向各种提供以单独 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订服务。这三种形式的运输就是典型的所谓私人运 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有三个因素对运输来讲是十 分重要的,即成本、速度和一致性。1.2 运输功能与原理1.2.1 运输的功能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提供两大功能: 产品转移和产品储 存。1. 产品转移 无论产品处于哪种形式,是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品,还是制成品,也不 管是在制造过程中,将被转移到下一阶段

2、,还是实际上更接近最终的顾客,运输 都是必不可少的。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产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既然运输利 用的是时间资源、财务资源和环境资源,那么,只有当它确实提高产品价值时, 该产品的移动才是重要的。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原产地转 移到规定地点。此外,产品灭失损坏的费用也必须是最低的; 同时,产品转移 所采用的方式必须能满足顾客有关交付履行和装运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的要求。2. 产品储存 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也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相当 昂贵的储存设施。然而,如果转移中的产品需要储存,但在短时间内(如几天后) 又将重新转移的话,那

3、么,该产品在仓库卸下来和再装上去的成本也许会超过储 存在运输工具中每天支付的费用。在仓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运输车辆储存也许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可以 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将产品装到运输车辆上去。然后采用迂回线路或间接线路运 往其目的地。在本质上,这种运输车辆被用做一种储存设施,但它是移动的,而 不是处于闲置状态。实现产品临时储存的第二种方法是改道。这是当交付的货物处在转移之中,而原 始的装运目的地被改变时才会发生的。概括地说,尽管运输工具储存产品可能是昂贵的,但当需要考虑装卸成本、储存 能力限制,或延长前置时间的能力时,从总成本或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却往往是 正确的。1.2.2 运输的原理 指

4、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规模经济的特 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例如,整车装运(TL)(也即利用整个车辆的能力进行装运)的每磅成本低于零担装运(LTL)(也即 利用部分车辆能力进行装运)。运输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转移一票货 物有关的固定费用可以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因而,一票货物越重,就越能“摊 薄”成本,由此使每单位重量的成本更低。与货物转移有关的固定费用中包括接 收运输订单的行政管理费用、定位运输工具装卸的时间、开票,以及设施费用等。 这些费用之所以被认为是固定的,是因为它们不随装运的数量而变化。 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

5、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运输的距离经 济亦指递减原理,因为费率或单位费用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距离经济的合 理性类似于规模经济。尤其是,运输工具装卸所发生的相对固定的费用必须分摊 每单位距离的变动费用。距离越长,可以使固定费用分摊给更多的里程,导致每 公里支付的总费用更低。在评估各种运输战略方案或营运业务时,这些原理就是重点考虑因素。其目的是 要使装运的规模和距离最大化,同时仍要满足顾客的服务期望。1.3 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如下。(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 运动,这种运动不但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也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

6、运输承担 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运输再配以搬运、 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在现代物流观念未诞生之 前,甚至就在今天,仍有不少人将运输等同于物流,其原因是物流中很大一部分 责任是由运输担任的,运输是物流的主要部分,因而出现上述认识。(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马 克思将运输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是将运输看成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个 继续虽然以生产过程为前提,但如果没有这个继续,生产过程则不能最后完成。 虽然运输和一般生产活动不同,它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 不赋予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

7、,而只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这一变动使生产能 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因此将其看成一种物质生产部门。(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 这一活动,而运输又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之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 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 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 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大的。 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

8、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1.4.1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一)、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周转等运输的若 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输距离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 的一个最基本因素。因此,物流公司在组织商品运输时,首先要考虑运输距离, 尽可能实现运输路径优化。(二)、运输环节。因为运输业务活动,需要进行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多 一道环节,就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因此,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 输工具的运输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三)、运输时间。“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运输部及时,容易失去销 售机会,造成商品积压和脱销

9、,尤其是国际贸易市场(四)、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 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分别利用铁路,水运,汽运等不同的运输工具, 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合理使用运力,以最大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五)、运输费用。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是衡量物流经济效益的 重要指标,也是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目的之一。1.4.2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1,3,5(一)对流运输(二)倒流运输(三)迂回运输(四)重复运输(五)过远运输(六)运力选择不当(七)托运方式选择不当1.4.3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10、4. 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输5. 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 配载运输7. 提高技术装载量8. 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1.4.4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 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 通运输体系。案例:储运、物流到供应链宝供的三级跳第2章公路货物运输公路货运组织的运行方式1. 汽车合同运输2. 集中运输3. 循环运输4. 汽车零担货物运输5. 汽车集装箱运输6. 公路大件运输及超重型汽车列车7. 汽车包车运输公路费用结算1. 计费办法 计费公式如下:运费二(

11、货物计费重量x计费里程X运价率)+ (货物计费重量X计费里 程X运价率X加成率)或者是:运费=(货物计费重量X运价率)+(货物计费重量X运价率X加成率)2. 特种货物计费 (特种货物的计费要按特定运价来计算)(1) 对于托运易碎、超长(货物长度注 7米),烈危货物,按质量计费。(2) 对于超重 (每件货物重量注 250 公斤 ),及轻泡货物,按整车计费。(3) 对于同一托运人托运的双程运输货物,则按其运价率的 85%计费。(4 )超重货物按运价加成 30% 计费,而烈危货物按运价加成110%计费。(5 )过境公路运输采用的是全程包干计费,或者按合同条款规定办。(6) 对于特大型货物,则采用协商

12、议价办法。(7) 对于同一托运人以去程或返程运送所装货物包装的,按其运价的 50% 计费3. 收款办法(1) 预收费用方式(2) 采用现金结算方式(3) 托收结算方式(4) 预交转账支票方法。第3章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简称多式联运)的定义、特征与优点(1) 国际多式联运定义国际多式联运(mul timodel transpor 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 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 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2) 国际多式联运特征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 统一组织全

13、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 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和货主为目的的先进的货物运输组织形式。(3) 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手续简便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 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其他作用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性质和责任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统一责任制 分段责任制 修正统一责任制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1)海陆联运(2)陆桥运输(3)海空联运 单证编号及作用?第4章物流运输成本管理运输成本的构成1. 固定设施成本(固定运输设施的投资是一种沉没成本)2. 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在移动运输工具上的

14、投资不属于沉没成本) (添置:维护费用)3. 运营成本(变动成本)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1. 距离 2. 运量 3.产品密度 4. 运量构成 5. 搬运难易程度 6. 运输能力 7.装载能力(是指货物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8. 装载率 9.运输责任 10.市场因素 目标成本制定原则(1)市场准入原则(2)效益优先原则(3)成本否决原则。第5章物流运输技术结点的功能(功能如何实现)1.衔接功能物流结点的衔接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主要有:(1)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2)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3)通过储存衔接不同时间的供应物流和需求物流。(4)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使之成为一体。2. 信息功能物流结点是整个物流系统或与结点相接物流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 的集中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复杂 物流存储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3. 管理功能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于物流结点之中。整个物流系 统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取决于物流结点的管 理功能的实现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