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96309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 ;使学生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 学方法。思想教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 ),其

2、次是( ),还有( )和( )等,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的?为什么一定 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思考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 的化学性质。指明重点【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3、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板书】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 3不易 溶于水。 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 强化记忆【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 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课堂练习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既然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化中方可表现出来,我们就来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复习有关概念【板书

4、】二、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演示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中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有变化?)2 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氧气瓶中。提问:为什么加热后可剧烈反应,不加热时没有变化呢?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提问:碳在氧气中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生成什么新物质?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观察、思考。描述现象:1无变化思考。2 剧烈燃烧、发白光回答:木炭与氧气反应是有条件原。3.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二氧化碳回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疑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使学生学习由现象得出结论。【板书】1 碳+氧气“

5、】二氧化碳记笔记巩固文字表达式【演示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1 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2 将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观察并描述现象1发出淡蓝色火焰。2.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回: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总结反应表达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进行环保教育。【板书】2硫+氧气一二氧化硫记笔记【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磷在

6、燃烧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生成的物质叫五氧化二磷。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请描述五氧化二磷的颜色、形态。 结论: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观察并描述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回答:白色、固体总结反应表达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叙述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点椭 、【板书】3.磷+氧气7五氧化二磷记笔记【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 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氧气瓶中。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瓶底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什么? 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

7、三铁。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观察:瓶底有少量水。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总结反应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记笔记【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 2)做练习强化训练【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 ()。 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学生氧气的检验方法

8、。【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真情为,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及时复习科学知识。【投影】随堂检测(见附 4)独立做检测题及时反馈附1:课堂练习一1 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C)在J匸-变成无色液体 (D)在J匸,-变成白色固体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附 2:课堂练习二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 )镁带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9、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A )氧化铁 (B)三氧化二铁 (C)四氧化三铁 (D )氧化亚铁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A )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带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 )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 )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8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A )碳 ( B )硫 ( C )蜡烛

10、( D )磷 9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简述操作过程) 附 3:课堂练习答案1B 2C 3C 4C 5A 6B 7B 8D 9略附 4:随堂检测题 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 ( B )密度比空气大(C)液态氧气为无色 (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磷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A) 发红光 (B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火星四射 (D)产生大量白烟(E)发出淡蓝色火焰 (F)发白光 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可燃性 ( B )能支持燃烧(C)不

11、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B )伸入燃烧的木条(C)加水观察气体的溶解性(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总结中,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 ) 教学目的 :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用途;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合反应;使学生了解氧化反应。 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 归纳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在对已知反应的共性的归纳、 初步建立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重点难点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实验、总结。教学用具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 药品:蜡烛、石灰水、氧气。其它:火柴。教学过程教师活

12、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我们上次课介绍了氧气的性质,请写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 达式。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 “ 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熾 、.磷+氧气7五氧化二磷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复习旧知识【问题讨论】观察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这些反应有哪些共同点?化学反应种类繁多,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它们分门别类, 我们刚才提到的反应都属于同一 类型的反应:化合反应。 观察、归纳,回答: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板书】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看书划重点强化记忆【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 1 )。指导学生做

13、课堂练习一 做课堂练习一 及时反馈【问题讨论】盐加入水中得到盐水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思考并回答:不是。因为盐与水形成盐水不属于化学反应,而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类型。激疑、探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讨论】上面讨论过的反应,还有什么共同点?从这些反应中都有参加反应,又要将这些反应归为氧化反应。观察得出结论:1 都要点燃;2都有氧气(做反应物)(上述两种答案均可出现)。【板书】四、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 反应。阅读、复述强化记忆【问题讨论】氧化反应的定义中提到物质与氧的反应,那么在反应中氧气应做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应写在方字表达式的哪一边?这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判断方法。思考并回答问题:

14、反应特,应写在文字表达式的左边。【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 2)。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二 做课堂练习二及时反馈【问题讨论】是否化合反应必为氧化反应?(像上述反应一样)比较两个定义、思考激疑探索【演示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将点燃的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干燥的集气瓶中。2.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并描述现象1. 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壁上出现无色液滴。2. 石灰水变浑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讨论】由观察到的现象,可知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回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总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板书】石蜡+氧气:二水+二氧化碳记笔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此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为什么?化合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反应?为什么?回答问题:不是,生成物一止一种。是,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是,两种反应分类时强调的角度不同,前者强调的是生成物必为一种,后者则强调反应物要与氧反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小结氧气通常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使其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 常用做氧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