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物流修改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96139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明物流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郑明物流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郑明物流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郑明物流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郑明物流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明物流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明物流修改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郑明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基于提升信息技术 郑明物流冷链运输的优化方案安 徽 科 技 学 院2015年11月15日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圈,不断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经济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然而,在生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冷链物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生鲜产品冷链全程运输中的质量安全。 本方案针对郑明公司在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设计一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保障冷链物流中的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案。 1.以改善郑明公司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利用RFID技术实现全程冷链监控,在低温食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中,冷链的连续数据很重要,为达到冷链商

2、品在库、配送过程的无缝冷链监控目的,对冷链商品在库、出库、运输、交货、回库环节进行温度监控。通过RFID技术与冷藏箱的结合实现了多批次小批量低温冷藏食品级别实时温度管理,填补了行业空白。通过技术的补充与企业系统的升级完善相结合,解放了人力,降低出错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冷链管理。 2.从GPS技术入手,利用“GPS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需要恰当的温度管理来保证质量的生鲜食品和药品的物流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中,将温度变化记录在“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上或“实时”的通过“具有GPS及温度传感功能的终端结合无线通讯

3、技术上传”到企业的管理平台,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可以简单轻松地解决食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 3.利用冷链温控安全监测仪在冷链“最后一公里”应用,冷链安全监测仪能够实时将温度、位置等监测数据无线上传到用户管理系统中,便于随时随地进行监测管理,同时,个性化的报警体系,能够很好地帮助用户对温度变化及时作出响应。实时监测、便捷查询让最后一公里的冷链物流更加放心。 希望本方案能够为郑明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为郑明未来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使郑明物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物流企业。目 录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11.绪论41.1项目的背景41.2项目研

4、究的意义41.3方案指出的问题51.4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52. 战略分析62.1宏观环境分析62.1.1政策分析62.1.2经济政策分析72.1.3社会因素分析72.1.4技术因素分析72.2产业环境分析72.2.1关键要素的供应者分析72.2.2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82.2.3消费者分析82.2.4企业间的竞争分析82.3郑明冷链运输的swot分析82.4郑明物流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93.郑明冷链信息技术的优化和设计93.1郑明冷链运输存在的问题93.2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93.2.1结合RFID标签的药物物流在温控方面的应用93.2.2 GPS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103.2.3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在仓

5、储方面的应用113.2.4运输温度记录仪在长途冷链中的应用113.2.5冷链温控安全监测仪在冷链“最后一公里”应用114.系统流程的设计124.1射频识别(RFID)技术124.1.1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组成124.1.2 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124.1.3 RFID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设计134.1.4 冷链物流的运输环节154.1.5冷链物流的冷冻加工环节174.1.6冷链物流的储存和配送环节184.2GPS定位技术214.2.1 GPS 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214.2.2 GPS技术的冷链运输信息系统架构设计22结束语241.绪论1.1项目的背景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到

6、10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15%。我国的水果蔬菜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占世界首位,但是损耗量高达25%-30%(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750亿元,大约90%的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盒豆制品基本上还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其中80%以上的生鲜品是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加工的。据统计,常温物流中粮油损耗约15%、蛋约15%、肉干约3%。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和整合,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

7、,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着,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冷链产业物流政策不够规范,主要反映在相关冷链物流法律少且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不明确。 (2)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我国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的产品除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国内流通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足总体需求的5%,缺乏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冷链成本和损耗很高,极大地挫伤了生产商的积极性,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中国农业的产

8、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又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现状。 今年7月份,国家推出了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目的是为规范冷链物流服务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营监管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服务提供指导,起到国标引导行业发展作用,为货主单位、消费者提供了主张权利的凭证和依据。 针对我国当前冷链物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为了避免由于信息技术问题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保证在冷链物流全程中货品的质量安全,

9、改善公司目前信息技术现状,本文对郑明物流信息技术优化进行设计。1.2项目研究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郑明物流公司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化,为郑明物流冷链运输存在的信息技术问题,乃至我国冷链运输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完整的改进方法。 现有冷链物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生鲜产品冷链全程运输中的质量安全。而冷链物流一般遵循3T原则,即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中贮藏和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这就要求良好的时效性,优越的追溯技术。 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是冷链物流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GPS/GIS、EDI、RFID、温度湿度监控、车队调度优化等技术。

10、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相关企业仍按传统方式管理,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冷链物流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企业屈指可数,即便是时效性强的过程跟踪管理很多企业依旧无法做到,诸多需要实时管理的环节仍停留在粗放式的人工管理阶段,致使冷链物流总体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上的良好应用,将给企业带来良好的运营效果,更好的保证顾客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失,这也是市场需求下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1.3方案指出的问题案例案例指出问题案例一1.冷链基础设施和冷链设备匮乏。2.区域分布不平衡3.运输车辆存量少、冷藏运输效率低案例二4.短期集中的运输任务难于应付。5.车辆运输缺乏统一调度,造成车辆资源的浪费6.远距离在途

11、质量控制存在挑战案例三7.信息对接问题8.如何解决与配送批次的统一协调性案例四9.数据标准化体系、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分析模型案例五10.自贸区监管较严,开展业务耗时耗力案例六11.营业收入来源单一,业务模式传统、单一案例七12.系统对接存在问题13.设施设备及先进技术缺乏14.预警系统不健全案例八15.社会车辆不在公司的统一调度平台监控中16.缺乏物流调度优化方案(降低空载率)案例九17.条码管理、温度控制、仓库内布局、包装设计问题有待解决案例十18.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案例十一19.业务不成熟,缺乏专业运营人员案例十二20.信息对接和配货难度大21.商品和公司服务缺乏标准化案例十三22.缺乏车辆

12、调度优化方案23.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温度控制难以保障货物质量案例十四24.对品牌要素的识别不明确,不能对品牌建设的成效进行把控,缺乏对品牌的评估案例十五25.货物温度、送达的及时性未满足客户需求26.系统对接存在问题27.缺少维护老客户关系和开拓新客户的方案1.4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本方案从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作用来设计。本方案结合了美国联邦和日本通用物流的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运用来优化郑明物流的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运用。2. 战略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利用PEST分析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四个角度对郑明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2.1.1政策分析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指

13、导意义,各企业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各项业务。 2006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发布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鼓励企业建设包括预冷、分拣、包装、储运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2007年1月25日商务部发布了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行业标准(以下简称冷库资质条件)。该标准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冷库资质条件对承担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的环境、设施设备、管理安全、人员及资信做出了具体规定。 2008年商务部制定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2009年,商务部宣布加大对农产

14、品冷链建设的支持与指导。商务部近年来加大了农产品冷链建设支持力度,并加强了相关课题和标准研究(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开展了冷链知识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冷链。 2009年11月2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公示了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申报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医药生物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医药物流服务规范等五项冷链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2010年7月,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2010年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强调加快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强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大城市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并且明确指出“加强产销地铁路专用线、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及场站设施建设,促进大批量、长距离蔬菜的铁路运输”。2010年8月,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