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基坑开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5920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基坑开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线基坑开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线基坑开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线基坑开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线基坑开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线基坑开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基坑开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线基坑明挖土方1.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1.1.1. 开挖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说明,已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开挖断面和堆土位置,并经上级批准。1.1.2. 对有关人员做好书面技术交底工作,并已签认。1.1.3. 对接入原有管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核对,并办理手续。1.1.4. 已做好施工管线高程、中线及永久水准点的测量复核工作。1.1.5. 已测放沟槽开挖线、堆土界限,并用白灰标识。1.2. 作业条件1.2.1. 土方开挖前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将施工区域内 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完毕。1.2.2. 各种现状管线已改移或加固,对暂未处理的地下管线及危险地 段,做

2、好明显标志。1.2.3. 基坑(槽)、管沟有地下水时,已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水位降至坑(槽)底 0.5m 以下。1.2.4. 施工区域内供水、供电、临时设施满足土方开挖要求,道路平 整畅通。1.2.5. 做好土方开挖机械、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的维修检查和进场工作。2.施工工艺2.1. 工艺流程2.2.操作工艺2.2.1. 沟槽开挖(1)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1) 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若无设计要求时 ,可按下列方法确定:B=D1+2(b1+b2+b3)式中:B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bl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

3、m);b2 管道一侧的支撑宽度,可取150 mm200 mm;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的宽度(mm) 。2) 管道一侧预留工作宽度见下表: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l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D1W500400300500 D1W10005005001000 D1W15006006001500 D1W3000800800注:1.槽底需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bl应适当增加。2. 管道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 每侧工作面宽度宜取 800 mm。(2)沟槽边坡的确定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 度在 5m 以内边坡不加支撑时, 在设计无规

4、定情况下, 沟槽边坡最陡坡 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荷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粘土 (充填为亚粘土)1:0.501:0.671:0.7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1:1.00(3)机械开挖1)开控基坑(槽)、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开挖, 开挖边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直槽开挖必须加

5、支撑。2)采用机械挖糟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 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和施工要求等;由专人指挥 ,并配备一 定的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防止超挖和欠挖。当沟槽较深时,应分层 开挖,分层厚度由机械性能确定。3)挖土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线路下一侧工作时 ,与线路垂直、水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输电线路电压(kV)垂直安全距离(m)水平安全距离(m)11.51.51201.52.035 1102.54.01542.55.02202.56.04)挖土机沿挖方边坡移动时,机械距边坡上缘的宽度一般不得小于基 坑(槽)、管沟深度的 1/2。土质较差时,挖土机必须在

6、滑动面以外移动。5)开挖基坑(槽)、管沟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 要的好土;多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挖运。6)堆土不得掩埋消火栓、雨水口、测量标志、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等。6)沟槽支护 沟槽支护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深度、地面荷载、周边 环境等固素进行方案设计、沟槽支护型式主要有槽子内支撑、土钉墙 护坡。1)槽内支撑:支撑材料可以选用钢材、木材或钢材和木材混合使用。 单板撑:一块立板紧贴槽帮,撑木撑在立板上,如图3-1。 横板撑:横紧贴槽帮,用方木立靠在横板上,撑木撑在方木上,如图 3-2 。 立板撑:立板紧贴槽帮,顺沟方向用两根方木靠在方木上,撑木撑 在方木上,

7、如图 3-3。 钢板桩支撑:钢板桩支撑可采用槽钢、工字钢或定形钢板桩。钢板 桩支撑按具体条件可设计为悬臂、单锚、或多层横撑的钢板桩支撑, 并应通过计算确定钢板桩入土深度和横撑的位置。2)槽内支撑基本要求:槽内支撑材质、大小及支撑密度应经计算确 定。3)支撑的安装 槽帮应平整,撑木应均匀紧贴槽帮。撑扳撑木撑板 撑板和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 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撑板的对齐应严密。方木撑木 撑木支撑高度,应考虑下步工序的方便,避免施工中拆卸。 钢板桩支撑采用槽钢作横梁时,横梁与钢板桩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木板垫实,并应将横梁和横撑与钢板桩连接牢固。 用钢管支撑时,两端需

8、安装可调底托,并与挡土背板牢固连接。4)支撑拆除:支撑拆除应与基坑(槽)、管沟土方回填配合进行,按 由下而上的顺序交替进行,拆除钢板桩支撑,应在回填土达到计算要 求高度后,方可拔出钢板桩。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当采用 灌砂填筑时,可冲水助沉;当控制地面沉降有要求时,宜采取边拔桩 边注浆的措施。(7)现况管道处理1)开挖沟槽与现况管线交叉时,应对现况管线采用悬吊措施,具体 悬吊方案应经计算确定,并取得管理单位同意。2)当开挖沟槽与现况管线平行时,需经过设计和管理单位制定专门 保护方案。2、边坡修整 开挖各种浅坑(槽)和沟槽,如不能放坡时,应先沿白灰线切除出槽 边的轮廓线。开挖放坡基坑(槽)

9、、管沟时,应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 度线,每隔 3m 左右做出一条,进行修坡。机械开挖时,随时开挖随时 人工修坡。3、人工清底 人工清底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的中线、边线进行。严格按标高拉线清 底找平,不得破坏原状土,确保基槽尺寸、杯高符合设计要求、机械 开挖配合人工进行清底。3133 季节性施工1、雨期施工(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期进行,必须在开挖时,应尽量缩短开槽 长度、逐段、逐层分期完成。(2)沟槽切断原有的排水管,如无其它排水出路,应架设安全可靠的 渡槽或渡管,保证排水。(3)雨期挖槽,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进入沟槽;同时还应考虑雨水 危及附近居民或房屋安全时,应及时疏通排水设施。(4)雨期

10、挖土时,留置土方不宜靠近建筑物。2、冬期施工(1)土方开挖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工方案进行。(2)计划在冬期施工的沟槽,宜在地面冻结前,先将地面刨松一层, 一般厚300mm,作为防冻层。(3)每日施工结束前,均应覆盖保温材料或松铺一层土防冻。(4)冬期挖槽,对所暴露出来的上水或其他通水管道,应视运行情况 采取保温防冻措施。(5)挖至基底时要及时覆盖,以防基底受冻。314 质量标准3141 基本要求 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3142 管道明挖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顶目见表3-4项次检查顶目规定值或允许偏 差(mm)检查方法1槽底高程(有管道基础工)10用水准仪检查2槽底高程

11、(无管道基础)20用水准仪检查3宽度0用尺量4边坡不陡于规定用坡度尺量315 成品保护3151 应定期复测量定位桩和水准点进行保护,并做好控制点的 保护。3152 开挖沟槽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水准点或地质,地质部 门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3153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槽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 水井,先低后高分层施工以利排水。3154 在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 先取得有关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 造成严重事故。31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61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 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并与有关单位协商

12、采取保护措施,在施工中进 行沉降或位移观测。3162 为避免平面位置、高程和边坡坡度出现偏差,施工中应加 强测量复核。3163 为防止槽底土壤被扰动或破坏,机械开挖时,应距设计槽 底高程以上预留不小于 200mm 土层配合人工清底。31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3171 环境管理措施 1现场堆放的土方应遮盖;运土车辆应封闭,进入社会道路时应 冲洗。2对施工机械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 态,避免噪声扰民和遗洒污染周围环境。3对土方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31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上下沟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 50m。2拆除支撑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并应制定拆除支撑的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3机械开挖土方时,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放坡、堆土,严禁掏挖,履带或轮胎应距沟槽边保持1.5m以上的距离。4挖掘机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大臂和铲斗运动范围内无障碍 物及其他人员,鸣笛示警后方可作业。5. 沟槽外围搭设不低于1. 2m的护栏,设警示灯,并有专人巡视。6. 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lm,堆土不应遮压其他设施。7. 人工挖槽时,两人横向距离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严禁掏挖取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