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95790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来宾市金秀县桐木中学 郭炳余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记事简练、以对话为主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要求能当堂背诵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难点。教学中抓住【关键词】:p 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的对话的内容,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学习目的:1、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特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背诵课文。 才能目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激

2、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前预习指导。 1、解释以下词语。 吴下阿蒙 :愿意指的是吴县的阿蒙,后用来形容发生宏大变化前的样子。 涉猎:粗略阅读,阅读群书,不作深化研究。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人分别了一段时间,就应当用新目光来对待。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书名的含义是,吸收历史由衰成败的经历教

3、训,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借鉴。 二、课内学习指导 一、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的提示。 1、在朗读中,体会对话中的人物心理神态。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二、新课教学 朗读指导 一、 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句读停顿。 提示: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朗读指导 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 提示: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以及对话中出现的语气词。 首先,孙权是吴国的君主,而吕蒙那么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两者有上下级的关系。但同时两者的关系又比拟朋友化,孙权的语气应是劝说勉励式的语气,而非命令。 其次,注意对话中使用的语气词

4、及表语气的标点。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此句可以看出孙权在用吕蒙如今的身份、责任去强调学习的必要性,读时要把重音放在“不可不”上。语气严肃,语调郑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其中“耶”字。读作“Y”,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其中“耳”,表感慨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而已”。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出鲁肃的惊叹之情。要读出惊奇之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字表现出吕蒙自豪得意的心情,放在句末,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要读出自豪感。 朗读课文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

5、心理。 设计理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教学尤其如此,因此,我要求学生按照人物的口吻、神态、心理,去朗读课文,以致当堂成诵,其义自见。为下面的疏通文意奠定根底。 三 疏通文意,老师略加点拨。 讨论 一、 讨论整篇文章的文意,注意疏通难词难句。 明确: 难词。 初:当初,用于追述往事时。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辞。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过 :到 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二、1、指导学生逐句翻译。 2、重点语句的翻译。A、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如今的才干

6、、谋略,你不在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望。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对待。 3、重点语气词的翻译。 A、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耳: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C、乎:表感慨语气,可译为“啊”。 设计理念 :字词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底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字词的根本功,正如俗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品读课文打下坚实而结实的根底。 四、问题探究。 1、该短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归纳层意。 可分两层:.蒙乃就学. 第一层:孙权与其劝学的对象吕蒙的谈话。第二层:鲁肃与吕蒙的谈

7、话。 2、孙权给吕蒙的读书目的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的保护、器重和充满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鲁肃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吕肃 为吕蒙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说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惊人的长进。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按照设定的人物关系,和口吻、神态去品读文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考虑。在此根底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8、 五、教学迁移与鼓励教育 1、试就本文与伤仲永作比拟,谈一谈你的看法。 提示;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方仲永幼年聪明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少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2、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或这一故事包含着什么深化的意义? 虚心受教,刻苦学习,可以增长才略,不断进步自身修养:要勤奋,多挤时间学,不能找借口偷懒。 3、假设如今你是“仲永”或是“

9、吕蒙”,你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迎接时代的挑战。让学生互相讨论,在讨论声中完毕本课。 设计理念:通过鼓励教学,激发学生对仲永由“天资聪明”到“泯然众人”的哀伤,再由吕蒙年老而不放弃,终学有所成,通过两相比照,和自身的情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努力学习。 六、作业设计 1、试用“吴下啊蒙”“刮目相看”各说一句话。 2、文中的“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说明吕蒙是一位一点就破的人;“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手法。 3、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某一回,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一 一、 力陈必要: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士 孙权劝学 别 善劝

10、 现身说法:孤常读书,大有所益。 三 日 先作托词:军中多务 当 吕蒙就学 刮 一点就破 后发奋读书:乃始就学 目 相 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待 敬才、爱才 二、板书设计二 吕蒙 无下阿蒙 乃始就学 才干、谋略有 惊人长进 后 非 天 常 年老 学 重 仲永 天资聪明 不使学 泯然众人 习 要 年少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11、。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带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进而带出两个成语的出处该段文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两个成语的运用。同学们,上课之前来作一个听力小训练,我来说一段话,要求是你们用心听,并找出我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话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小刘,这人特别不爱学习,成天脏兮兮挂着两条鼻涕,被同学戏称为“鼻涕虫”。鼻涕虫是那种老师一提就摇头叹息,也没有什么伙伴的人。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凭久完事的。毕业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见面。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学搞了个小聚会。大家很久没见面,个个都觉得特别新颖兴奋

12、,大家聊得特别快乐。这时候有人高喊:快看!我们一瞧,原来来了一辆亮银色宝马,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特潇洒一“款哥”。所有女同学都“哇”了一声,纷纷议论这帅哥是谁呀,这时候一同学说了:“他就是当年那个鼻涕虫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一大学。人家如今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因为实在没方法把鼻涕虫跟眼前这个帅哥联络起来。一同学不禁摇头叹了一句:“唉,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好,这段话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刚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如示对了,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13、资治通鉴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p 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2吕蒙承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板书孙权 劝学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大惊结友3、请学生看课件显示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旁

14、白局部,一个复述孙权的话,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4、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三、品味语言1、考虑: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2、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展对话,讨论孙权终究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3、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到达奉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认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

15、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络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卿言多劳,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心保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4、播放录音范读,学生跟读5、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非常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假设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