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954607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研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撰写人:_日 期:_中学校本教研制度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校本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师生均为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_教师_讨论,共同研究。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_加强农村教育工作_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校教育教学走向良性、健康、有序的轨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二、健全_,加强领导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当前学

2、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教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为此,学校将建立健全_,加强校本教研的_与管理。1、校本教研管理是培训教学、培训学习和培训教学研究等的保障系统。校本教研管理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奖惩等机制,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的教学、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促进培训教学、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真正使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型社会_,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2、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有帮助、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培训,促其成长的义务和责任

3、。贯彻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精神,就不在限于将学校办成教书育人的衷好场所,还要使其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校本教研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_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活动,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校本教研领导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教导处正副主任、教科室正副主任、各教研组组长三、明确目标,强化管理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学科教学的特点,要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并且要突出实际研究;2、教师本人要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计划,确定自学的新课程改革书籍1_本,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3、强化

4、_备课的管理和备课组建设。4、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_次示范课。5、每个学科备课小组每周上1_节研究课。6、每学期上交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7、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8、每学期上好一节研究课。9、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着,并认真做好自学心得笔记。10、学习专业知识,必须完成与所任同一年级的专业学习资料三本,与进度相符,由教导处检查,纳入考核.11、凡参加上级课改培训教师,返校后要做次专题讲座。12、每月_二次全体教师的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3、每学期_一次课堂教学比武活动。14、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课程研讨交流活动。总之,教师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并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1、教师要制定并逐步完善个人成长的计划,并制定具体的行为要点。2、教师要不断丰富反思教学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优化反思策略。3、教师要有适合于自己的科研课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和实践,并注意积累和阶段的总结。4、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校本教研和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形成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5、教师之间要经常而有效地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_经验,要建立合作攻关的同伴互助_,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和团队精神,在分工协作、互动共生中创造优秀的教研成果。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