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9542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蒁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蒇一、工业现状薄 (一)调整结构,工业初具规模。巴东工业经历三峡库区搬迁复建,按照国办 199953 号文件精神, 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破,原国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 除巴东县电力公司外全部关闭、破产。巴东 工业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 近几年来, 县委、 政府加大了项目争取、 招商引资力度, 确定“产业兴县” 的发展目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利 税贡献均翻了几番。截止 2009 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 2589家,就业职工人数达到 23205 人。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54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就业职工人数 5723 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23.24 亿元,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 6.27 亿元。水电、采矿、 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特 别是电力,已成为巴东工业的支柱产业。截止 2009 年底,水电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 12 亿元,占全县工业 现价总产值的 38.15%,占规模工业现价总产值的 59.8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1.18 亿元, 占全县工业销售 收入的 36.38%;上交税金 9334 万元,占全县工业上缴税金总额的 50.66%。莅 (二)壮大产业,工业初见成效。在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在全县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 扩大,通过全县上

3、下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使我县县域经济在全 省的排名从 2007 年的 69 位前进到 37 位,首次进入全省二类县市行列 , 对财政的贡献率也逐年上升。截止 2009 年底,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 31.45 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 20 亿元,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 11.7 亿元,占总数的 58.42%;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 8.3 亿元,占总数的 41.58%。三大支柱产 业优势突显, 其中电力产业总产值 12 亿元,占总数的 59.88%;煤炭开采总产值 1.43 亿元,占总数的 7.12%; 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2.5 亿元,占总数的 1

4、2.46%。衿 2009 年度工业企业利润 2.6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5.44 亿元,上交税金 1.84 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 现利税总额 2.48 亿元,上交税金 0.93 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2.12 亿元,上交税金 0.7 亿元;个体 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0.81 亿元,上交税金 0.21 亿元。蒀 2009 年度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30.73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9.15 亿元,县属规 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9.54 亿元。薄 (三)后劲乏力,发展问题突出。纵向比,我县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横向比,即使不看发达地 区,与周边县市也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巴东

5、工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产业技术支撑力较弱。缺少 产品升级研发队伍,难以形成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抢占市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技 术创新成果的支撑。一方面,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科 技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建设创新型产品的要求,没有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技术支撑力不足 致使产业升级缓慢,如果不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势必影响工 业持续发展。二是缺少办大工业交通运输条件。办工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不便,不仅制约了 本地企业的发展, 还制约了招商引资的大环境。 三是缺少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

6、 现有企业拉动力较弱, 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产品的数量不大、知名度也还不高,市场空间仍很狭小,一业兴、百 业旺的格局还没形成,难以支撑和拉动一个或几个产业集群。薂 二发展思路蚁 巴东要大发展,核心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工业是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纽带,在整个产业 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工业发展,这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发 展工业要突出立足县情,在特色资源中寻求项目,在特色地理环境中寻求差异,在特色人文环境中寻求商 机。抓住商机,突出发展特色工业,是我县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求特色是发展我县工业过程中的重要 课题,必须切实引起高度重示,不断加强研究

7、。艿 (一)立足资源,推进特色工业发展。资源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 力。虽然县内各种资源储量丰富, 但是我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长江中上游,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在资源型工业发展的进程中,要用活、做足资源文章,不能重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资源市场。巴东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能、煤炭,石 灰石、硅矿、铁矿、煤矸石,要把围绕这六大资源开发,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载体,不断加强项目前期研 究;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力争把“蛋糕”做大;作为工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 加强研究。为确保我县资源利用实

8、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资源利用的中长期规划,确保资源合 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资源使用,促进资源型工业健康发展。蚄 (二)强化措施,抓好重大项目谋划。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没有更多的项目,增长就难以保证,结 构就难以调整。要加快工业发展、扩大工业总量规模,关键在项目。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有了项目又存在着难以落地的问题。要分层次,分进度,着力加大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一是支持已投 产项目扩能增效。大力支持三峡酒业、阅山硅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我县新的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二是 支持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加快博爱科技、优拓电子、长友公司、水布垭银杏酒业、福诚矿业、金

9、德矿业、 杨家坝和白磷岩电站等企业的建设进度,早日投产,早日见效。三是支持意向项目早日落户。力促御食园 食品、三峡现代农业、预拌商品混凝土项目、日产4000 吨水泥项目等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巴东,及早启动项目建设。四是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选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大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和引进投资业主。羃 (三)突出优势,统筹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集群是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 中的若干企业和支撑体系的集合。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 推力,是产业发展由单一型、粗放型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 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和打造“

10、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为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我县资源分布状况和品质特点, 重点发展电力产业集群、 矿产产业集群、 畜产品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 6 个产业 集群,具体把握我县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莃 三、对策与建议羈 要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狠抓工业经济的认识,继续坚持“产业兴县、工业 优先”的决策不动摇,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对内开发”的决定不动摇,继续坚持“举全县之力支持开发 区建设”的决心不动摇。螄 (一)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好产品,就能拉动一个

11、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要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 品的科技含量。对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的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支持鼓励企业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莄 (二)围绕支柱骨干产业抓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 17 大产业已初具雏形,电力、煤炭、畜 牧、桑蚕、蔬菜、魔芋、柑桔、药材等一批重点产业优势已凸现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几 年,要紧紧围绕这些优势产业,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螀 电力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电源点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的原

12、则,加快沿渡河、 桥河、后河、支井河、泗渡河、庙坪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力争 5 年内实现电力现价工业产值 20 亿元螆 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煤矿、铁矿、硅矿开发。采取整合、扩能、新建的方式, 重点加快麻沙煤田的兴建,力争 5 年内现价工业产值达到 18 亿元袄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是今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农副产品加工 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按照“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兴科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将资源优 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 充分利用项目资金的调控手段, 继续强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相

13、结合,实行“农、工、贸”和“产、供、销”的良性 互动。引导企业和农户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魔芋、蔬菜、桑蚕、小杂粮、茶叶、药材基地。要靠规模 经营赢得效益, 要把“农业大县”做成真正的“产品大县”和“商品大县”。 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上规模, 上水平、创品牌、闯市场、增效益。力争5 年内农副产品加工现价工业产值达到12 亿元。螄 (四)努力培植工业产业集群。重点促进资源基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以及产品研发、中介服务 的有效配置和组合。 工业发展起着龙头牵引作用。 巴东工业产业集群 , 必须以服从全州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 为前提,实行有效链接和集聚。重点建设洁净能源、煤矸石、煤炭、铁矿、硅矿、新型建

14、材、茶叶、特色 蔬菜精深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魔芋、特色饮料、粮食精深加工及特色食品开发、药业等13 大产业集群体系。薂 巴东工业发展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契机和手段,实现产业的规模增容、结构优化和提升。一是要注重 错位发展。融入全州工业产业布局,实现区间协作和产业整合,要抢占重点产业工业集聚中心的制高点, 抓住特色、错位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率先在州内培育和发展具有龙头带动和产业聚集作用的大企业,形 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格局,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实行非均衡发展。要针对 我县经济的调整布局和经济中心建设,结合全县资源分布、交通条件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特点,打破行政区 划概念,力避

15、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实行非均衡发展,实现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辐射带动的工业体系建 设目标。三是加大产业优化组合力度。产业集群必须以现有 17 大产业为基础,实行优化和组合,在全县 4 大工业体系中,着力培育水电、矿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3 大重点产业集群。当前,要着眼于这 3 大产业的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落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实现关联产业的配套和融合。蝿 推进产业链延伸。以支柱产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供、销上下游产业和企业, 建立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 促进优势产业、 龙头企业提档升级, 以产业和企业发展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 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全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

16、矿产开发等产业链条的延伸,符合“产业兴县”发展战 略的要求, 是加快推进资源型工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把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与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相结合, 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形成优质农副产 品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以及其他配套项目的产业链条,以标准化建设推进产业链延伸。羄 (五)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以经济开发区为基 础平台,结合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园区支柱产业为中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 的针对性,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引进高科技、少污染、有市场的企业和项目,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关联产业向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从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袁 (六)加快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集群 发展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