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95269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教案: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第二板块对应学生用书P30一、字音识记1万壑(h)2.青冢(zhn)3环珮(pi) 4.琵琶(p)(p)5飧(sn) 6.旧醅(pi)二、词语释义1危樯独夜舟:高高的桅杆2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3名岂文章著:显著4生长明妃尚有村:即王昭君5一去紫台连朔漠:即紫宫,皇宫;北方沙漠之地6独留青冢向黄昏:即昭君墓7画图省识春风面:略识8花径不曾缘客扫:开满花的小路9蓬门今始为君开:蓬草做成的门,意思是房子简陋10盘飧市远无兼味:熟食11樽酒家贫只旧醅:未过滤的酒12隔篱呼取尽余杯:叫过来三、名句背诵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群山万壑赴荆门

2、,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4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对应学生用书P30旅夜书怀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 “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靠朋友严武接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在成都无所依靠,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经过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时,他写了这首诗。二、内容提要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孤独、凄冷、绝望的境界,抒发了诗人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悲愤心情。三、写法借鉴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个字上,其余全属烘托。第一、二句展示了诗人的境况,

3、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適、严武等又相继去世,这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2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第五、六句写出了诗人极度愤慨之情。第五句说明作者志向未申,反而因文章而扬名;第六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末尾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触景生情,以景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只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和凄怆之情。重点揣摩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

4、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作者通过写月夜江中行舟的所见所感,营造了一幅凄冷、悲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困苦、孤寂之情。2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诗人认为一个人闻名于世不能靠诗文写得好,应该靠为国为民的政绩。做官应到年老体弱多病才退休,而不应因受排挤而去职。这两句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的悲愤心情。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漂泊异乡、苍老多病、穷愁潦倒的诗人形象。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

5、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的。此为第三首,是杜甫出川至归州(今湖北秭归)、江陵途中所作。二、内容提要 “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意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这首诗通过写昭君的身世遭遇,突出昭君的怨恨,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诗人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三、写法借鉴1借“人”寄“情”诗人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虁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寄托

6、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2注重炼字炼句如首联中的“赴”将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如颔联中的“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木三分。“紫台”对“青冢”,“连”对“向”,“朔漠”对“黄昏”,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重点揣摩1有人说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赴”字用得特别妙。请加以赏析。参考答案:诗人采用拟人的写法,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雄奇生动。2诗中王昭君的形象有何特点?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美丽、孤独、思乡和幽怨的女

7、子形象。杜甫时年55岁,“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昭君入宫被妒,杜甫入朝被妒,遭遇何其相似,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客 至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乐趣。春意盎然的一天,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了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二、内容提要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叙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三、写法借鉴1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描写待客情节,不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

8、节,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率真的友情。诗人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因而生活气息浓郁,处处充满了作者待客的一片深情。2全诗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诗的篇首以“群鸥”起兴,篇尾以“邻翁”作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3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余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词(“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更是明白如话。另外,诗歌采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

9、调。重点揣摩1赏析“舍南舍北皆春水”中的“皆”字。参考答案:“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参考答案: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对应学生用书P114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樯(qin) 萧萧(xio) 辚辚(ln)B省识(xn) 干云霄(n) 沙鸥(u)C青冢(zn) 盘飧(sn) 戍守(sh)D旧醅(pi) 万壑(h) 金樽(zn)解析:选CC项,“冢”读zh

10、n。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珮空归月夜魂环珮:这里指代王昭君。B千载琵琶作胡语 胡语:胡人的语言。C分明怨恨曲中论 论:诉说。D盘飧市远无兼味 兼味:重味,多种味道。解析:选BB项,“胡语”指胡人的乐曲。3下列各句中吟诵的对象是杜甫的一项是()A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B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C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D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解析:选BA项是李白,C项是白居易,D项是李清照。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旅夜书怀中“_,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2)_,

11、天地一沙鸥。(3)画图省识春风面,_。(4)_,分明怨恨曲中论。(5)花径不曾缘客扫,_。(6)_,隔篱呼取尽余杯。答案:(1)星垂平野阔(2)飘飘何所似(3)环珮空归月夜魂(4)千载琵琶作胡语(5)蓬门今始为君开(6)肯与邻翁相对饮二、拓展阅读5(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12、中心意思的能力。这首诗的主题相对隐晦,诗歌讲述了一个故事,以象征手法来谴责统治集团的苛刻搜刮。解答本题时,既要简述诗歌讲述的故事的梗概,还要揭示诗中“欲辨不成书”“哀今征敛无”两个关键诗句蕴含的深意。 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首诗通过讲述“泉珠化血”的故事,对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作出了血泪控诉。“珠中有隐字

13、”“开视化为血”语带双关,寓意深刻。考生在分析时,应抓住“隐字”和“化为血”这些关键词,联系诗歌的主题思想来阐述。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_(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