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教——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95250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评促教——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评促教——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评促教——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评促教——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只是一个过程或者是一种手段,它在实施过程中,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从而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我周围的教师,也包括我在内,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就只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这样的评价语言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兴趣,教师会失去鼓励学生的意义。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促进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方向,教有成效。一、赏识与鼓励,扬起自信的风帆。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犹如乘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课堂上就会勃勃而富有生机。如学生答得好,要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你很

3、厉害,连个标点都不放过”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要及时补充,不要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你读得真棒,长大了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不要急,慢慢来。”“再来一次,你肯定会成功的。”“你说得太好了,老师也没想到呢?大家想到没有?”“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个句子你读得不错!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 ”赏识与鼓励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使他们有一种成功,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二、诙谐与幽默,愉悦童心的源泉。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

4、“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让人浅斟细酌,回味无穷;一个富有哲理的警句,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某些特殊情况,如学生中出现某些错误和不足行为时,教师容易把握不住自己的理智和情绪,或大发脾气,或严

5、厉地训斥学生,这对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教师的自我形象都是有损害的。用幽默的艺术方式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其作用和效果就会大出预料。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到教室上课发现前面关着,他转身从后门走进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但出乎意料。老师幽默风趣的说:“也许大家都喜欢走后门,但老师是为人师表的不能走后门,下不为例。”同学们一下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那个关前门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在教学夏夜多美时,让学生上台演课本剧。学生演得有些不到位,我做出了评价。这时,一位同学突发奇想:“老师,你来给我们示范演小蚂蚁吧!”我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惊愕地问学生:“

6、我?”学生兴奋地说:“是的是的”。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撩起袖子,咳了两声说:“那就试试吧!”我从学生那里借来头饰,绘声绘色地配合学生演起了小蚂蚁。此时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一并用上,突现其直观性优势,教学效果远胜普通讲解。如此课堂,在师生合作中,在形象的表演中,在愉快的笑声里,学习课文不就是一种享受吗?把幽默带到课堂,也就把快乐带进了课堂。教师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既使教学信息的传递风趣而高雅;又叩开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学生在笑声中欣然接受评价;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三、巧妙与机智,激活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

7、瞬息万变,教师唯有随时准备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并牢牢把握每一个适当的教学契机,善用、巧用、活用课堂评价语,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才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又如在教坐井观天时,总结全文时我这样对学生说:“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狭小。”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青蛙也没有错,因为它没有撒谎,看到天多大,就说多大,应该算个诚实的孩子。”我听了,先是愕然,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显然学生在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得到的感悟是独到的。于是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青蛙没有撒谎,确实没有错。我们今天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想让

8、你们知道一个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有些事物的认识,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尽量使自己站得高些,认识事物尽量全面些。”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深入地去思考,去探索生活,发现问题。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它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唤醒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点燃了学生热爱语文的火种,催生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