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952242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O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O制定日期O审核O审核日期O批准O批准日期O(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美术教师岗位的美术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简笔画、手工,后续课程有美术教法。2.学习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

2、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1)阶段目标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第一学段(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

3、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So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

4、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2)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哪几个学习领域加

5、以描述一)、“造型表现”、二)、“设计应用”、三)、“欣赏评述”四)、“综合探索。3 .课程设计(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4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教师)课件、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L组织教学。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5 .感受与想象。(1)听:(2)忆:(3)看:(4)想:(5)看:6 .思考与表现。(1)看书

6、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3)尝试表现: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4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5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6 .作业展示,互评小结。(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7 .课后延伸。(1

7、)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春天吗?(2)请学生到大自然里欣赏美丽的春天。8 .课程考核通过平时考核和期末笔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对学生进行总评价。总分IOO分,平时考查占60器期末卷面测试和技能测试占40%。平时检测占60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平时学习活动中对美术学科所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工具准备情况占10%,课堂纪律占10%)是否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占10%,平时美术作业完成情况30%o期末检测为40分,美术理论部分占10%、美术实践创作占30%,考查学生美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基本的构图知识和色彩搭配的掌握(任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来记录,展示学生的形色知识与造型方法的运用能力及其美术构思与创

8、作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体现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9 .课程资源一、整合生活资源,展现美术生活化生活是美术的来源,是激发创作思维的源泉。无论是学习美术,还是创作美术,生活都是最好的角度。因为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会产生不同的感想,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孩子们,刚刚和生活有所接触,一切都还没有受到大人或是其他人思维的影响,他们看到的生活更加真实,更加不同,更加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直接表达。利用生活资源教学美术,让学生去画自己喜欢的花,喜欢的朋友,画自己的宠物,自己的房子。老师还可以带领这些孩子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的影子。大自然是天然的老师,是最真实的绘画对象。而且在开放的环境中,孩子们

9、的思维更容易得到激发,容易创新和变化。另外,生活也是发现美术资源的大环境,美术具有的写实作用可以借助生活来表达。美术教材中,可能会给孩子一些绘画的场景,也同时限制了他们对事物的表达。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帮助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在画纸上。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是最真实、最简单、最直接的,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创作思维。二、利用多媒体整合美术资源,开拓想象的美术世界美术具有写实和想象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生活资源,能够很好地表达现实的真实,但是想象力仍然需要一些刺激和引导。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应用不多,或者是形式化、不彻底。这样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应该

10、适当对其进行创新,通过一些趣味动画,展示吸引学生的经典形象,这些动画形象都是经过专业人员设计的,在动画形象方面比较经典,也符合学生的品位。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生动的动画形象都以美术为基础创造,这样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会更高。美术创作的前提是模仿,学生将动画形象转化到自己脑海中,然后再加以修饰,就能变成自己的动画人物。而且有了动画片的背景介绍,学生还可以自己编故事,并画成连环画的形式,这样又会提升一个高度。利用多媒体的动漫资源,开放学生的学习思维。这一点和漫画教学资源有异曲同工之处,又能够相互补充。漫画教学是平面的学习和模仿,学生可以临摹漫画中的形象,直接练习他们的美术技能。另外,漫画学习相对动

11、漫来说更加简单,更适合初级学习美术的孩子们。评价学生画得好不好,不要只看像不像,更多要看到作品背后的东西,看到学生用笔所表达的画的灵魂。三、整合人力教学资源,向老师、同学、家长学习美术教学资源不仅仅包括学习和模仿,更包括能够带给自己影响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点应当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可以向周围的人学习。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对象,在学生心中也是“理所当然”的。老师在黑板上作画,让学生模仿,或者是启发学生某方面的创作思维。老师还能给予学生及时的美术技巧指导,例如生活中事物的形状、用色、背景等等。除了老师,一起生活在学习这个大环境中的还有自己的同学,他们也是教学资源,同学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的。老师可以组织小组学习的形式,一起创作画,然后小组之间相互讨论,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榜样的树立能够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但是一定强调不要模仿。所以老师可以选择几个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这样能够号召学生坚持自我。父母的教育力量也不应该忽视,鼓励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创作,一起绘画,给家庭营造更好的学习和娱乐氛围。总之,小学美术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不应该局限于目前现状,美术教师要善于发掘,善于表现。将生活和想象结合,将学习和娱乐结合,将学校和家庭结合,让我们的美术学习更加流光溢彩。10 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调研报告和18年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