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95165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刘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计算教学的现实与思考江津区双槐树小学 刘媛【内容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计算教学,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以会算做准为目标的计算教学,以简单告诉与密集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反馈纠正为主要训练形式的机械性学习;二是认为算法多多益善,课堂变成了算法的简单呈现,以为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度的演绎,算理的沟通,造成了数学技能的缺失。针对上述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计算教学: 1、创设情境,感悟算理;2、重视估算,培养意识;3. 强化口算,坚持不懈;4、严格要求

2、,形成习惯。【关键词】计算教学 现状 改进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与计算器的广泛应用,计算尤其是笔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地位逐步削弱,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计算的要求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较好的扭转了计算教学中的“繁、难、偏、旧”的现象,体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但作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它影响着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能力,所以抓好计算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我们教师着力研究的课题。一、计算课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计算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一是以会算做准为目标的计算教学,“以简单告诉与密集训练为主要教学

3、方式,以反馈纠正为主要训练形式的机械性学习” 。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唯分数的一种应对方法,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仍有广阔的市场。这不仅是教师观念的问题,还有教育的评价机制,管理机制和社会舆论等多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告诉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辅之练习,再讲再练,通过板演、改错等手段予以强化,以期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二)认为算法多多益善,课堂变成了算法的简单呈现。即使学生不能说出多种算法,教师也要多方启发。其启发过程是: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建立计算模型;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算法;如果算法不全面,便由教师说算法,强迫学生听算法;鼓励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法计算。于是课堂上

4、表面热闹非凡,但学生并未完全懂得算法的原理,更未了解每一种算法之间的联系,算法与算法彼此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学生的思维未能得以深化,计算的技能也未得到发展,计算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前者仍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并没有懂得四则运算的原理,没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后者只是追求一种表面的热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理念,使课堂呈现一种空乏化、过分自由化的倾向。二 改进的策略 如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探索出一条体现新课程理念,既发展学生思维,又能提升学生计算技能。促进学生计算素养良好提升的可行之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感悟算理新课程标

5、准关于计算教学明确指出: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因此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必要的情景,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到算理的研究研究过程中来。1、借助学具,研究算理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信息来源。在计算教学中通过直观演示,建立清晰的表象,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运算法则,从而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 例如,教学百以内退位减法:4327。为解决“个位不够减”这一矛盾,先通过小棒等教具演示,直观的理解“退一作十”的算理,让学生理解算法。然后,教师让

6、学生紧密联系操作过程(如笔算过程),抽象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的计算法则。这样既有思维性,又有趣味性,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借助语言,表述算理 “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在学习计算法则时,要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通过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例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时,要求学生讲述算理1个加上2个等于3个,是,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叙述用语中的错误,最后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叙述运算法则时要给每个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小声说、同学之间练习说、小组之内

7、互相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等等。小组之内互相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等等。3、比较分析,优化算理计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是否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呢?答案是否定的。“算法多样化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思维的发展阶段以及算法的同类性、层次性等”。有的算法是同一类型的,是一个层次上的,因而教师要善于归纳,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的算法限于学生现有知识、思维水平只能达到那一步,不可强制而行,所以应该应时应势而定。例如教学竖式计算364+578,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数的组成比较熟悉,加上教师的引导,结果出现六七种算法。如300+500+60+70+4+8;360+570+4+8;

8、300+500+64+78;364+580-2;364+600-22;列竖式从个位加起来等等。我们在肯定学生思维的同时,应从本课教学的目标和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把握,着重突出后三种,尤其重点突出的计算方法,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落实既定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在考虑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必须强调算法的“最优化”。我们往往在展示了多种算法以后,会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题目。”这话貌似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的发展,却让学生的思维无所适从或在原有的思维水平上徘徊不前,伤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学生的两级分化。因此,教学中注意多样化的

9、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主分析、对比,加以理解。(二)重视估算,培养意识1、重视估算,认识价值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估算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活中,人们要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和合理的判断。另外,在平常课堂计算的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有价值的检验,所以估算能力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重要标准。2、应用估算,培养能力要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

10、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价值”。比如:同学们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准备买20斤西瓜、6斤葡萄、5斤桂圆。市场上西瓜9角一斤,葡萄1.8元一斤,桂圆8.2元一斤,他们带了60元,够不够?学生先估算每种水果的价格,西瓜约1元一斤,葡萄约2元一斤,桂圆约8元一斤。1202685=72元。学生估算出钱不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从中发挥估算的作用,体现估算的实用性。(三)强化口算,坚持不懈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因为任何多位数的四则计算都可以分成若干步口算来计算,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四则计算的正确和速度。 1、基本口算必须正确、熟练。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1、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必须百分之百正确、熟练地口算。教学时要运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理解掌握计算规律。如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其重点和难点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时除了教师规定内容之外,还要让学生用学具操作,懂得“满十进一”“退一作十”。 2、坚持口算的常规训练。每节数学课铃一响,就让学生自然、迅速地在口算训练本上进行训练,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同时规定每天轮流由同桌两人出题,其余同学校对(时间在23分钟内)。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又将口算本及课本的口算训练题有选择地印成口算纸片,每片20道,每晚的家庭作业均练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12片

12、,以提高口算能力。(四)严格要求,形成习惯“培养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要求做到:一看、二划、三想、四算。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划就是在试题上标划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以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演算。演算要注意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就是在草稿纸上演算也应做到书写清楚,不乱写乱画,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及检查时方便明了。3、培养耐心检查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因此计算后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重算法、逆算法都是很好的验算方法。总之,四则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其教学时间占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一半以上。因此,我们应该着力研究计算教学的规律,总结经验,摆脱枯燥乏味的局面,使计算教学有趣起来,增进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