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95065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xx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高滩小学刘远 xx-9-1一、指导思想: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学情分析:本期新接任xx级1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二班共有学生68人,女生33人,男生35人。1、上学年成绩情况通过前任老师一年的辛勤劳动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不少基础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分析通过一年的学习、理解和探索

2、,大部分同学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从而为下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有个别差异。有少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不明白题目的要求,有的对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能一口说出得数,还要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想出来,而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还需要要用数小棒或数手指节的方法来辅助完成,因而本期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辅导和提高。3、学生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都非常的讨人喜欢,天真 活泼,而且好动,对学校的各种新鲜事物

3、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对于新生事物或新的知识,他们都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入一个新的知识天地,去吮吸新的知识营养,能很好地、很快地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出新的理念,偶尔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结论。4、学习困难的分析 通过一年的培养、训练和理解,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上的事情。但还是存在有少部分的小朋友,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正确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毛病

4、,从而造成学习中更多的困难。比如: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识字量很小,这样就增加了小朋友读题和理解题的难度,对很多题都不明白其意思,这就需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才会明白。有的小朋友不知道题目的意思,就乱填乱做,造成越陷越深。另外,对应用题的理解非常困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通顺连贯地叙述题的要求和意思。除了识字量的原因外,还有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的能力。有的同学虽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一个一个的认识字,但还不能连贯的进行思考,不愿意积极开动脑筋,也不能确定题目的意思和具体的方法,只有随心所欲的写出算式和算出得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

5、观动作思维的形式。无论何种思维,对于那些幼稚、可爱的小朋友来说,都是在不断的完善和逐步的形成过程中。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他们不能按照成人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对全局不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总存在一些欠缺。就相对应用题来说,很多小朋友老是忘了写上单位和答语;而对于计算题,也总是记不住把得数抬到横式上面,尽管老师时常都在提醒。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四、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

6、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7、6、初步认识时间,懂得看时钟,能理解何时是几点几分,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习,学会简单的安排时间等体。(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

8、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9、六、学科活动安排: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口算竞赛、讲数学故事活动,积极组织学生以会的教不太会的同学学习。七、教学进度:(60课时左右)(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第1至第3周)(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5课时左右)(第5至第8周)1、加法3课时左右2、减法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第9周前两天)(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第9周后三天至第11周)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4课时

10、左右)(第12周)(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第13周至15周)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量一量 比一比1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第16周上半周)(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第16周下半周)(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第17周)八、提质设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九、业务提升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每节课的40分钟。2、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反思。3、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