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94968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三、施工组织设计设计: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一、 总体施工部署1.1 项目概况: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拟在合肥市紫云路与安徽路交口西北角新建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其中主楼为15层,附楼为9层,下设满铺1层地下车库,框剪(主楼、附楼)和框架(地下车库)结构。 其中1-4层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1.2施工范围:本工程主要内容分为室外地埋管系统安装;室内热泵机房设备及安装;室内末端设备安装。本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系统复杂,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密集等特点。采用先室外后室内的安装工序.1.3地源热泵优点:

2、 水-空气、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运用地下土壤与建筑物内部进行热量的交换,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转移的冷暖两用空调系统 二、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1地埋管系统安装钻机进入工地钻孔 下地埋管 回填 连接水平连管 打压试压1.2空调水管道安装 制作管道支吊架及机组垫板等 支吊架安装 管道下料、除锈、刷漆 管道安装 风机盘管安装 各种阀门安装 管道系统试压 管道冲洗及 设备连接 管道刷漆保温 系统调试 1.3设备安装 支吊架安装 开穿墙孔洞 安装各种风阀等设备 安装风机盘管 安装风口及软接头 系统检测 2.

3、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主要分地下侧循环系统、用户侧循环系统、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四大部分。 2.1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2.1.1地埋管的质量对地埋管换热系统至关重要。进入现场的地埋管及管件应逐件进行外观检查,破损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不得采用出厂已久的管材,宜采用刚制造出的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管应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的要求。聚丁烯管应符合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GB/T19473.2的要求。地埋管运抵工地后,应用空气试压进行检漏试验。地埋管及管件存放时,应避免阳光下暴晒。搬运和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采用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应抛摔和沿地拖拽2

4、.1.2铺设水平地埋管前,沟槽底部应先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沙。为保证回填均匀且回填土与管道紧密接触,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步进行,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压实应与管道和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各压实面的高差不宜超过30cm。管腋部采用人工回填,确保塞严、捣实。分层管道回填时,应重点做好每一管道层上方15cm范围内的回填,回填土应采用网孔不大于15mm15mm的筛进行过筛,保证回填土不含有尖利的岩石块和其它碎石。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实,严禁压实机具直接作用在管道上,使管道受损。2.1.3钻孔揭露多层地下水时,采取回填封闭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钻孔前,

5、套管应预先组装好,施钻完毕应尽快将套管放入钻孔中,并立即将水充满套管,以防孔内积水使套管脱离孔底上浮,达不到预定埋设深度。2.1.4下管时,可采用每隔2m4m设一弹簧卡(或固定支卡)的方式将U型管两支管分开,以提高换热效果。2.1.5孔内灌浆时,应使用泥浆泵通过灌浆管将混合浆灌入孔中,不宜用人工的方法灌浆封孔。泥浆泵的泵压足以使孔底的泥浆上返至地表,当上返泥浆密度与灌注材料的密度相等时,认为灌浆过程结束。灌浆时,应保证灌浆的连续性,应根据机械灌浆的速度将灌浆管逐渐抽出,使灌浆液自下而上灌注封孔,确保钻孔灌浆密实,无空腔。否则会降低传热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灌浆回填宜在周围

6、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目的在于一旦孔斜将相邻的U型管钻伤,便于更换。2.1.6灌浆材料一般为膨润土和细沙(或水泥)的混合浆或专用灌浆材料。膨润土的比例宜占46。钻孔时取出的泥沙浆凝固后如收缩很小时,也可用作灌浆材料。如果换热器设非常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或岩石情况下,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以防止孔隙水因冻结膨胀损坏膨润土灌浆而导致管道被挤压节流。2.1.7 地埋管连接采取并连式,在入机房侧采用分集水器,分集水器的每个支管设有阀门,防止检修时影响到其它支管组。2.1.8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及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后均应对管道进行冲洗。2.2空调末端系统 空调末端系统的主要施工方法包

7、括:风机盘管安装、部件安装、管道防腐及保温。 2.2.1风机盘管安装 A.风机盘管机组在安装之前要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试验压力为1.275MPa,试验观察时间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 B.风机盘管设立单独支、吊架,安装的位置、高度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 C.机组与风管、回风箱或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D风机盘管同冷热媒管道应在管道清洗排污后连接,以免堵塞盘管。2.3机房安装2.3.1地源热泵主机的安装 A.安装前准备 (1)先检查制冷机组规格型号、外型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设备有无缺损、渗漏,配件是否齐全,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文件。并邀请甲方、监理

8、、厂商代表参加开箱检验,形成文件记录。 (2)检查设备基础是否牢固平整,预埋预留是否正确。 B.安装工艺 按设计检查基础位置及牢固性 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文件规定安装机组与相应管道连接。 C.质量要求 (1)制冷机组的安装应保证其纵横向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 (2)附属设备就位前,其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管口内部应通畅。 2.3.2水泵的安装 A.安装前准备 (1)检查设备型号、规格、尺寸是否正确,基础是否牢固平整。 (2)测量检查设备基础,尺寸是否正确,基础是否牢固平整。 B.安装工艺 测量检查基础、核实设备 按要求安装设备找平、找正二次灌浆 二次找正后接管

9、保温 C.安装质量要求 (1)水泵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10mm,安装的地脚螺栓应垂直、拧紧,且与设备底座接触紧密; (2)垫铁组放置位置正确、平稳,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3块; (3)设备固定牢靠,泵体空盘转动灵活,管接口正确。 (4)泵的安装,纵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 (5)减震器与水泵及水泵基础连接牢固、平稳、接触紧密。 2.3.3水箱、集水器、分水器、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安装,支架或底座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与支架或底座接触紧密,安装平正、牢固。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垂直度允许偏差1/1000。设备安装

10、的搬运和吊装工作,必须在设备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持 有起重工上岗证书。吊装前仔细检查设备说明书,搞清楚设备重量、重心及易损伤部位。检查吊具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损伤、缺陷。设备吊装前要进行试吊,离地10cm,仔细观察设备及吊具有无异常情况,如无异常情况再正式吊装。 2.3.4 水管安装 A安装前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了解各管路连接设备间的关系,和各管道系统的特殊要求严格按管路安装图施工。对管子本身和与其连接的设备进行检查清理。去除杂物、对非镀锌钢管进行除锈并刷防锈漆处理。 B空调循环水管及热源管:管径DN32的管道采用焊接钢管丝接,管径DN32的管道采用钢管焊接,管径DN100采

11、用热轧无缝钢管焊接;空调冷凝水管采用加厚PVC管粘接。 C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及认可签证。 D焊接钢管不得采用热煨弯; E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制冷机组的接管必须采用柔性接口(本工程采用橡胶软接头)。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F冷热水及冷却水系统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目测:以排出水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水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制冷机组、空调设备相贯通; G管道穿越防护墙、沉降缝、挡土墙、楼板设置钢性防水套管,穿越其它墙体设置钢制或镀锌铁皮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套管应

12、与墙体饰面或楼板底部平齐,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50mm,并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支撑。保温管道与套管四周间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玻璃棉毡等)填塞紧密。 H采用焊接连接的管道当壁厚大于7毫米时,需打V型坡口。管道对口的平直度为1/100,全长不大于10mm。管道的固定焊口应远离设备,且不宜与设备的接口中心线重合。管道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36 中第11.3.3条的IV级规定。 I螺纹连接的管道,螺纹应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连接牢固;接口处根部外露螺纹为2-3扣,无外露填料

13、;镀锌管道的镀锌层应注意保护,对局部的破损处,应刷2道漆序号类别保温部位保温厚度1橡塑DN150空调水管352橡塑DN150空调水管453橡塑水箱间管道454橡塑蒸汽、凝结水管455橡塑集分水器506橡塑高位水箱50J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K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以便于检修。 L防潮层必须完整,且封闭良好。否则极易引起制冷管道的结露现象,进而造成绝热层的失效。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M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

14、并顺水; 2.4系统调试 2.4.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a 联合甲方监理电气施工单位检查空调系统供电是否正常; b工具仪表的准备:人字梯2个、安全带2个、热电式风速仪2个,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并经过检测。 c资料报表的准备,各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调试均需填写相应表格; d提前3-5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及甲方代表,作好现场签证工作。 2.4.2调试内容及要求: A、风机盘管的单机试运转: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B、循环水泵、换热机组的单机试运转:水泵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值符合设备

15、技术文件的规定。水泵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换热机组的单机试运转需要生产厂家的配合,以便于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 C、螺杆式制冷机组的试运转: 螺杆式制冷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脱开联轴器,单独检查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压缩机要求,连接联轴器,其找正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盘动压缩机应无阻滞、卡阻等现象; 3应向油分离器、贮油器或油冷却器中加注冷冻机油,油的规格及油面高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油泵的转向应正确;油压应调节至0.15-0.3Mpa,调节四通阀至增、减负荷位置;滑阀的移动正确、灵敏,并应将滑阀调至最小负荷位置; 5各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按要求供给冷却水; b)制冷剂为R12、R22的机组,启动前应接通电加热器,其油温不应低于25; c)启动前的程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d)调节油压宜大于排气压力0.1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