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94828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复习题.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学院本科班中药鉴定学复习题总 论(第一四章)一、选择题【A型题】1.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A.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 考证与整理中药品种 C. 研究与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D.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 E. 研究中药成分与疗效的关系2. “四大怀药”不包括A. 金银花 B. 牛膝 C. 山药 D.地黄 E. 菊花3. 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是A. 虎、豹、赛加羚羊 B. 林麝、穿山甲 C. 川贝母、猪苓 D. 甘草、赛加羚羊 E. 穿山甲、虎、豹4.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A. 佛洛伦斯药典 B. 证类本草 C. 本草纲目 D. 新修本草 E. 丹麦药典

2、5.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是A. 证类本草 B. 神农本草经 C. 新修本草D. 本草纲目 E. 本草衍义6. 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A. 证类本草 B. 植物名实图考C. 本草纲目D. 新修本草 E. 神农本草经7.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采收期通常是A. 秋、冬二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至春初发芽前 B. 花盛开时 C. 花开放至凋谢时期 D. 果实成熟期 E. 种子成熟期8. 以植物的茎皮或枝皮为主要药用部分的中药,其采收期通常是A. 果熟期 B. 花盛期 C. 清明至夏至间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期D. 冬季植株落叶后 E. 夏季植物茎叶茂盛时9.用水合氯醛试液加

3、热透化装片,可察见的特征为A. 淀粉粒 B. 糊粉粒 C. 菊糖 D. 草酸钙结晶 E. 橙皮苷结晶10.加稀盐酸溶解,并产生气泡的结晶体是A. 草酸钙 B. 钟乳体 C. 硅质 D. 菊糖 E. 橙皮苷11.木质化细胞壁遇间苯三酚盐酸试液显A. 红色或紫红色 B. 橘黄色至红褐色 C. 蓝色或紫色D. 紫红色,并溶解 E. 砖红色,并溶解12.在紫外光灯下观察药材的荧光时,供试品应置紫外光灯下约A. 1cm处 B. 2cm处 C. 5cm处 D. 8cm处 E. 10cm处13.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使用的紫外光波长为A. 254nm B. 365nm C. 265nm D. 365

4、0nm E. 254265nm14.为控制含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的药材的无机杂质限量,尤应测定A. 总灰分B. 生理灰分 C. 炽灼残渣D. 酸不溶性灰分 E. 浸出物含量15.要确认纤维素细胞壁,应加下列哪种试液A. 间苯三酚浓盐酸 B.苏丹 C.氯化锌碘 D.三氯化铁 E.水合氯醛16.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所用的酸是A. 稀H2SO4 B. 稀HCl C. 稀HNO3 D. 稀HAC E. 浓H2SO417. 目前在中药的真伪鉴别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色谱方法是A. 纸色谱 B. 薄层色谱 C. 气相色谱 D. 高效液相色谱 E. 吸附柱色谱【B型题】A. 木质化细胞壁 B. 木栓化或角

5、质化细胞壁 C. 纤维素细胞壁D. 硅质化细胞壁 E. 菊糖18. 加间苯三酚盐酸试液,显红色或紫红色的是19. 加苏丹试液,稍放置或微热,呈橘红色至红色的是20. 加氯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的是21. 加10萘酚乙醇溶液及浓硫酸,显紫红色,并溶解的是22. 加硫酸无变化,加氢氟酸溶解的是【X型题】23. 中药的商品质量主要表现为A. 有效性 B. 安全性 C. 稳定性 D. 均一性 E. 经济性24. “浙八味”包括A. 玄参、浙贝母 B. 菊花、白芍 C. 麦冬、延胡索D. 天冬、天麻 E. 白术、郁金25. 现代研究证实下列传统加工方法中不正确的有A. 黄芩水解变绿 B. 人参浸糖 C

6、. 鹿茸排血D. 浙贝母去粗皮及心芽 E. 葛根硫熏26. 下列药材中,需以蒸、煮或烫法加工的有A. 白芍 B. 天麻 C. 北沙参 D. 红参 E. 牛膝27.“四大北药”包括A. 当归 B. 黄芪 C. 党参 D. 大黄 E. 北沙参28. 寻找新药源的途径通常有A. 挖掘古代本草 B. 从近缘生物中寻找 C. 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 E. 挖掘民间用药或老药新用29. 中药鉴定常用的四大鉴别方法是A. 来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E. 粉末鉴定30. 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下列哪些物质A. 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B. 来源

7、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C. 无机杂质 D. 有机杂质 E. 水分31. 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A.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B. 黄曲霉毒素 C.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D. 砷盐 E.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32.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可采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有A. 减压干燥法 B. 气相色谱法 C. 甲苯法 D. 烘干法 E. 红外干燥法33.水合氯醛液加热透化装片,适于观察A. 组织构造 B. 细胞形状 C. 草酸钙结晶 D. 淀粉粒 E. 菊糖二、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 2.走油3.发汗 4.车轮纹 5.中药指纹图谱三、问答题1.中药鉴定学的含义是什么?其任务有哪些?2.简述中药产地加工的目的?3.中

8、药鉴定的依据是什么?其基本程序一般包括哪几部分?4.何为微量升华法?各论第一篇 植物类中药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一、选择题【A型题】1. 正常双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类型为A. 无限外韧型 B. 双韧型 C. 周木型 D. 有限外韧型 E. 周韧型 2. 单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类型为A. 周木型 B. 双韧型 C. 辐射型 D. 无限外韧型 E. 有限外韧型3.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的一圈环纹为A. 外皮层 B. 内皮层 C. 形成层 D. 木质部 E. 石细胞环带4. 以下哪种特征是由正常次生维管束所形成的A. 车轮纹 B. 同心环纹 C. 星点 D. 云锦花纹 E. 罗盘纹5.蕨类植物根茎维管束(分

9、体中柱)的类型一般为A. 外韧型 B. 周木型 C. 周韧型 D. 辐射型 E. 复合型6.贮藏时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材是A. 狗脊 B. 绵马贯众 C. 骨碎补 D. 明矾 E. 冰片7.表面无节和节间,断面木部发达,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无髓部。此药材是A. 双子叶植物根 B. 单子叶植物根 C. 双子叶植物根茎 D. 单子叶植物根茎 E. 蕨类植物根茎8.具有双韧管状中柱的药材是A. 绵马贯众 B. 狗脊贯众 C. 紫萁贯众 D. 荚果蕨贯众 E. 狗脊9.绵马贯众根茎及叶柄残基断面的维管束为A. 1个,呈“U”字形 B. 24个,环列 C. 1721个,环列D. 513个,环列 E. 2个,

10、呈“八”字形10.大黄的“星点”存在于A.根的皮层 B.根的韧皮部 C.根茎的皮层D.根茎的韧皮部 E.根茎的髓部11.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是A. 游离蒽醌衍生物 B.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 C. 鞣质类成分D. 芦荟大黄素 E. 大黄素甲醚12.牛膝横切面的异常维管束排列成A. 58轮 B. 513轮 C. 69轮 D. 24轮 E. 411轮13.川乌断面的多角形环纹是A. 内皮层 B. 外皮层 C. 纤维层 D. 形成层 E. 石细胞14.川乌横切面最外层为A. 木栓层 B. 表皮 C. 后生皮层 D. 后生表皮 E. 厚角组织15.附子的正品来源为A. 北乌头的主根 B. 乌头的主根 C.

11、黄草乌的块根D. 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E. 黄花乌头的块根16. 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是A. 味连 B. 雅连 C. 云连 D. 峨眉野连 E. 土黄连17. 味连的特征不包括A. 气微,味极苦 B. 有“过桥” C. 皮层有石细胞D. 中柱鞘纤维木化 E. 髓部有石细胞18. 板蓝根水煎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所显荧光的颜色为A. 黄色 B. 蓝色 C. 绿色 D. 红色 E. 紫色19. 苦参的气味是A. 气微,味酸涩 B. 气微香,味微苦 C. 气微,味极苦D. 无臭,味淡 E. 气芳香,味微苦20. 葛根的正品原植物为豆科A. 峨眉葛藤 B. 甘葛藤 C. 三裂叶

12、葛藤 D. 野葛E. 野葛或甘葛藤21. 甘草的甜味成分为A. 甘草甜素 B. 甘草酸 C. 甘草次酸 D. 甘草苷 E. 氨基酸22. 甘草根的断面特征不包括A. 纤维性 B. 显粉性 C. 中央有髓 D. 黄白色,有裂隙E. 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23. 不具晶纤维的药材为A. 甘草 B. 黄芪 C. 葛根 D. 苦参 E. 石菖蒲24. 来源于豆科的药材不包括A. 黄芪 B. 红芪 C. 远志 D. 甘草 E. 葛花25. 黄芪的断面特征不包括A. 有黑心及空洞 B. 显粉性 C. 纤维性强 D. 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E. 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26. 来源于五加科的药材不包括A

13、. 人参 B. 刺五加 C. 西洋参 D. 三七 E. 太子参27. “艼”是人参的A. 支根 B. 根茎 C. 主根 D. 芦头上的不定根 E. 须根28. 人参与西洋参的原植物为A. 不同科植物 B. 同科不同属植物 C. 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D. 同科同属不同变种植物 E. 同科同属同种植物29. 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为A. 园参 B. 山参 C. 林下参或籽海 D. 活性参 E. 红参30. 人参树脂道主要存在于A. 木栓层 B. 皮层 C. 韧皮部 D. 形成层 E. 木质部31. 活性参的加工方法是A.晒干 B. 阴干 C. 真空冷冻干燥 D. 烘干 E. 微波干燥32. 以“铜皮铁骨”为主要性状特征的药材为 A.党参 B.玄参 C.三七 D.白术 E.川乌33. 三七的止血成分为A. 人参皂苷Rb1 B. 人参皂苷Rb2 C. 人参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