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9481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烟厂设计规范(修改版04-9-26)[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C0009-0304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卷 烟 厂 设 计 规 范修 订 版Code for Design of Cigarette Factory报批稿YC0009 2004主编部门: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批准部门: 国 家 烟 草 专 卖 局 施行日期: 2004年 月2004年9月79目 次 1 总则 2 名词、术语 3 厂址选择 4 总平面及运输 4.1 一般规定 4.2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5 工艺 5.1 一般规定 5.2 原料周转、备料及成组配方 5.3 制丝 5.4 CO2法膨胀烟丝 5.5 卷接包 5.6 滤棒成形 5.7 辅材备料、成

2、品周转 5.8 工艺管道 5.9 技术中心和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5.10 物流 6 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6.1 一般规定 6.2 生产自动化 6.3 物流自动化 6.4 管理信息化 7 建筑、结构 7.1 一般规定 7.2 建筑防火 7.3 噪声控制 7.4 建筑设计 7.5 结构设计 7.6 荷载 8 电力 8.1 一般规定 8.2 负荷和电源 8.3 动力配电 8.4 人工照明 8.5 防雷和接地 9 给、排水 9.1 给水 9.2 排水 10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除尘 10.1 一般规定 10.2 采暖 10.3 通风 10.4 空气调节 10.5 除尘 11 动力 11.1 一般

3、规定 11.2 供热方式 11.3 锅炉房 11.4 压缩空气站 11.5 真空泵房 12 卷烟厂仓库 13 维修 13.1 机修 13.2 电修和仪修 14 消防 14.1 一般规定 14.2 防火等级 14.3 消防措施 15 节能 16 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 16.1 环境保护 16.2 职业安全卫生 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件:卷烟厂设计规范修订版YC0009-2004条文说明1 总 则 1.0.1 卷烟厂工程建设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烟草行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保证设计质量,为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物能消耗、改善劳

4、动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条件,特对卷烟厂设计规范YC0009-93版进行修订。 1.0.2 卷烟厂工程建设应符合烟草行业发展规划;应执行国家关于基建和技改的现行有关法则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和规定。1.0.3 执行本规范的同时,应执行国家和烟草行业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和导则。 1.0.4 工程设计应符合卷烟厂所在地的地方规划和规定。 1.0.5 本规范适用于烟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工程设计;一般企业的改建或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0.6 根据本规范进行卷烟厂工程设计时,应与卷烟工艺规范的有关内容相协调;并与烟草行业有关设备

5、制造标准相衔接。 1.0.7 卷烟厂的技术改造应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进行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做到整体协调、远近结合、近期为主,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技术改造要挖掘原有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及公用设施等。1.0.8 工程设计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1.0.9 卷烟厂生产规模应符合烟草行业规划要求;应符合经济规模和集约经营的条件。必须根据批准的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能力宜以卷烟机能力为计算依据。制丝生产线能力应与生产规模相协调。 1.0.10 卷烟厂各车间和仓库设计年工作日和日生产班次按表1.0.10选用

6、。卷烟厂各车间和仓库设计年工作日和日生产班次表 表1.0.10序号车间名称设计年工作日(d)日生产班次备 注1制丝车间251216.0h计2卷接包车间251320.0h计3滤棒成形车间251320.0h计4膨胀烟丝车间2513CO2法5生产周转库251320.0h计6技术中心、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25117机修车间2511 1.0.11 卷烟厂设计时,重点骨干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应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并与之同步发展;重点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应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1.0.12 卷烟厂厂属的膨胀烟丝生产线应按本规范进行工程设计。 1.0.13 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的滤嘴烟比例应为100%。滤

7、嘴烟以84mm长为计算标准。一个厂的卷烟规格和牌号不宜太多。一条制丝线每班生产的牌号不宜超过二个。1.0.14 卷烟厂工程设计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逐步建立全厂生产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1.0.15 卷烟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2 名词、术语 2.0.1 重点骨干企业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布的重点骨干企业名单确认。 2.0.2 重点企业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布的重点企业名单确认。 2.0.3 一般企业 重点骨干企业、重点企业以外的卷烟企业。 2.0.4 设计年工作日 根据国家规定,年法定工作日为251d。 2.0.5 日生产班次 班次为企业每

8、单日天生产三班制,每班。两班制按167.5h计,三班制按20h计。 2.0.6 设计生产能力(亿支/年) 按规定的设计年工作日和日生产班次计算的卷烟生产量。 2.0.7 周转库 与卷烟生产过程衔接的短时间贮存烟叶、原材料或成品的仓库。 2.0.8 叶组配方 用不同种类和等级的片烟,按设定的重量比例组成的配方单元。 2.0.9 立体库 由库房、多层货架、进出库系统等组成的库房。 2.0.10 配方贮存带 具有按产品设计要求暂存和输送功能的运输带。 2.0.11 松散回潮 将叶片松散并增加其含水率的工艺过程。 2.0.12 叶片预配 松散回潮后的叶片,通过预予配装置,将不同类型、等级的叶片掺配均匀

9、。 2.0.13自动清洗系统(CIP)使用清洗剂、水、蒸汽对设备的管道、料桶进行自动清洗、消毒的系统(CIP Cleaning In Place)。2.0.14 综合系数 计算生产线(设备)设计能力时引入的系数。2.0.15 峰值系数计算制丝线设计能力时因生产旺季而需在平均生产能力基础上引入的系数。 2.0.16 恒速气力输送 卷烟机气力送丝系统自动调节风量保持气流恒速的工艺技术。 3 厂址选择 3.0.1 厂址选择应遵守国家关于厂址选择的规定。 3.0.2 厂址宜选择在城镇或居住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0.3 厂址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外部协作条件好的地方。 3.0.4 厂址地区必

10、须具备可靠的水源、电源和通讯。排水应有去路,灰渣应有出路。 3.0.5 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应避开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异味等的污染以及其他不良影响。 3.0.6 厂址与其它对卫生和空气洁净度有要求的工厂、医院、居民区等之间,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设置卫生防护带。 3.0.7 厂址场地应避免洪水浸袭,其设计标高应高于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 3.0.8 厂址选择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的总体规划。 3.0.9 厂址不宜建在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复杂的地带和地震设防烈度高于8度的地区。4 总平面及运输4.1 一般规定 4.1.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应节约用地。 4

11、.1.2 总平面布置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生产区、动力辅助区、仓储区、厂前区等功能区域应合理布置。 4.1.3 总平面布置应方便运输,便于管理,美化环境,为文明生产创造条件。 4.1.4 卷烟厂总平面布置应按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丙类生产、仓储进行防火设计。 4.1.5 总平面布置应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应留有扩建改造的余地。老厂改建、扩建应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4.1.6 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 4.1.7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城市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4.2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4.2.1 工厂由生产区、仓

12、储区、动力辅助区、厂前区等组成。各区布置应符合管理方便、管线短捷、节约能源、物流畅通、人流与货流路线不迂回交叉等原则。 4.2.2 新厂应设厂前区;老厂改造宜设厂前区。4.2.3 锅炉房、变配电站、除尘室、压缩空气站、真空泵房、制冷站等,既应靠近负荷中心,又应符合环保、卫生、安全及防火要求。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压缩空气站、制冷站、变配电站等宜合建为能源动力中心。4.2.4 经常散发烟尘及异味的车间,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5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合理确定设计标高,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2.6 总平面布置应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方位、较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 4.2.7 厂区出入口的设置应结合城市道路规划和人货分流原则合理确定。出入口不宜少于二个。4.2.8 厂区交通系统应根据人流、物流线路和全厂运输量计算和设计。厂区道路宜采用城市型,主要道路应形成环形。原料、成品运输及主要人流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